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降,民族国家制造业社会向全球信息化秩序转型.法律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相互推进,这对全球法律格局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在法律客体与财产类型层面,伴随信息资本的全球流通,知识产权成为核心法律部门,传统产权已难以把握信息资本主义的真实动力.大量自治性客体出现,信息资本围绕“原型”创新展开竞争,当代法律必须针对这些变化提供新的规范性框架.在法律空间层面,信息全球化打破了民族国家的疆域限制,法律系统不再受限于领土分化,进而获得全球范围发展的动力.全球信息化秩序重组了全球法律空间,在互联网数字宪法、全球商人合同法、药物专利法以及超国家宪法等领域都出现了法律发展的新契机.全球各大系统的内在冲突,也推动“社会性宪法”的诞生.在法律时间层面,古典法律时间被充满风险的信息化时间取代,所有法律关系都进入到时间性的流动平面.“后风险社会”的到来,既使当代法律变为一个风险性系统,也使当代法律陷入与代码同化的危险.在全球信息化秩序重组中,法律系统将承担比过去更为重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业务已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发展到基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复杂的内部网、外部网、全球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泛滥,黑客的入侵,防不胜防。本文将对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并日益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的经济领域、技术领域、法律领域甚至政治领域。数字技术、交互式数字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以及数字传送系统给常态的法律制度造成冲击,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合同法律制度滞后的矛盾已  相似文献   

4.
邵威 《法制与社会》2010,(34):61-61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互联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不仅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涉及到公民名誉,隐私权保护、知识产权、保密制度、国家安全等等法律问题,构建保护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正处於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画,落实网络治理各项原则和目标,都离不开网络法律体系的构建和网络法治的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6月12日和13日,“2012第一届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互联网法律与公共政策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这是两校在互联网法律与公共政策领域的首次合作.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主办,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国家数字版权基地、腾讯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承办,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内知名高校的法学专家和法律实务人士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法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社会既是信息时代又是法制时代。法律已全面信息化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法律并从互联网上获取法律和与法律有关的信息,虽然人们从网上通过各种途径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但因种种原因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便之处。因此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法律数字图书馆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法人》2014,(6)
正《互联网政策参考》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互联网行业政策法律规制的专业刊物,本杂志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主办、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协办,法制日报社旗下《法人》杂志承办,致力于从政策法律的角度记录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沟通交流社会各界关于互联网政策法律问题的观点和资讯。《互联网政策参考》杂志共包含资讯、聚焦、专栏、前沿、舆情等五大栏目,分别从互联网政策法律热点、国内外  相似文献   

9.
《法人》2014,(5)
正《互联网政策参考》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互联网行业政策法律规制的专业刊物,本杂志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主办、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协办,法制日报社旗下《法人》杂志承办,致力于从政策法律的角度记录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沟通交流社会各界关于互联网政策法律问题的观点和资讯。《互联网政策参考》杂志共包含资讯、聚焦、专栏、前沿、舆情等五大栏目,分别从互联网政策法律热点、国内外互联网政策法律资讯、行业动态、技术前沿、网民舆论风向等方面介绍交流当下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各个侧面。本杂志不公开发行,随刊赠阅给有关互联网政策法律机  相似文献   

10.
《法人》2014,(10)
正Internet Policy Review 互联网政策参考《互联网政策参考》杂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互联网行业政策法律规制的专业刊物,本杂志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制日报》主办、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协办,法制日报社旗下《法人》杂志承办,致力于从政策法律的角度记录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沟通交流社会各界关于互联网政策法律问题的观点和资讯。《互联网政策参考》杂志共包含资讯、聚焦、专栏、前沿、舆情等五大栏目,分别从互联网政策法律热点、国内外互联网政策法律资讯、行业动态、技术前沿、网民舆论风向  相似文献   

11.
P2P互联网借贷作为一种正在不断发展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运作过程中由于现行法律框架的不完善和监管体系的缺失,使其面临诸多的法律风险,特别是刑事法律风险的隐忧。为了更好地推动包括P2P互联网借贷、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我们既要从监管机制和法律体系等宏观方面进行着手,同时也要从互联网金融各类产品的本身入手,继续完善其平台的功能并加以规范,不断提高投资者的法律风险意识,进一步防范法律风险,特别是刑事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2.
北大法律信息网于1995年创立,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中国法律信息网站。该网站及“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产品起源于1985年北大法学院的一个边缘科学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法律研究》。时至今日,北大法律信息网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中国法律信息服务平台。专注于为法律人和公众提供专业法律信息服务.并努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法律信息服务商。  相似文献   

13.
李立娟 《法人》2015,(2):60-61
企业法律事务信息化和网络化无法避免,公司法务人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运用这些新科技,主动拥抱甚至主导信息化世界信息化的大潮中,当生产自动化、流水化之后,如何管理得自动化和流水化,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法律顾问和我们的法律从业人员不关注互联网、不利用互联网的话,明天也许我们的岗位也将会被机器所代替,被信息化系统所代替。既然企业法律事务信息化和网络化无法避免,公司法务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在当今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时代,如何评价法律图书馆的实际作用和法律图书馆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犯罪作为当前高科技犯罪的主要形式,其危害性已经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如何从真正意义上预防计算机犯罪,防惠于未然,一直以来有很多观点。本文试从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原因和完善法律等方面来探讨计算机犯罪预防,从而更为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开始深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网络犯罪也应运而生。在互联网上不仅可以实施以计算机系统为犯罪对象的新型犯罪,还大大便利了传统犯罪的实施,并赋于传统犯罪新的特征。计算机犯罪尤其是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巨大差异,对于传统道德观、法律观产生了冲击,对现行刑事司法协助也产生了冲击。  相似文献   

17.
何鹏 《河北法学》2001,19(6):153-154
对计算机软件,单纯用某个传统法律方式已难以做到全面保护,单靠《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调整手段对软件进行保护也日显薄弱和不足.完善诸法,综合运用,才能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据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Royal Pingdom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网民人数的总量已突破22亿,较2007年的11.5亿人增加了将近100%。从这一仍在不断攀升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及网络科学技术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对于此类技术高度依赖的同时,涉及计算机及网络的科学技术也悄然出现在犯罪活动中。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犯罪手段、犯罪方式、犯罪工具、犯罪目标、犯罪证据以及储存有关犯罪行为的信息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以及网络在社会各行各业普及开来,极大的促进了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发展程度。但是这种普及也是一柄"双刃剑",由于对计算机以及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计算机犯罪也迅速增长,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的计算机犯罪的现状、特征以及预防和惩治计算机犯罪的主要措施的基础之上,从法律建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预防与惩治计算机犯罪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摘     
制止滥用互联网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信息界》2003年12月20日德国联邦司法部长 齐普里斯 在信息化时代,国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制止滥用互联网。2001 年在这方面通过了第一个国际公约,即欧洲理事会的“计算机犯罪公约”,这个公约要达到以下目标:制定出刑法方面的共同的最低标准,一方面保护计算机和电信系统免遭针对它们的可信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进行的攻击,另一方面阻止利用它们来进行犯罪。 国家与互联网的关系恰好表明,国家肩负各种各样的任务。凡是必要的地方,国家就要承担起规范的任务。借助法律,国家可以促进发展,也可以制约滥用。除此之外,国家还担负着保障的任务,必须为精神创新和经济繁荣提供环境并且视情况予以支持。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国家必须考虑互联网对于民主的意义。实行国际化的互联网管理也是众多话题之一。电子信息和通讯网络及其服务的技术上的行为能力为全球信息社会确立了基本前提条件,应优先考虑让一个非政府组织而不是一个由国家控制的管理机构来管理互联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