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晋 《中国公证》2004,43(12):27-30
我国正在酝酿设立独立的少年法院.据估计,2004年有望在上海、广东、江苏和黑龙江四省市率先成立.①1984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中国大陆建立第一个少年法庭,至今已走过整整20载历程.从当初创立少年法庭到今天提出建设少年法院,其必要性何在?又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少年法庭制度?  相似文献   

2.
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简称少年法庭),从而开始了探索我国少年审判制度发展的征程。到去年底,全国各级法院已建立了2300余个少年法庭。 八十年代初期,青少年犯罪案件在刑事案件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呈上升趋势,重新犯罪的比  相似文献   

3.
少年法庭十周年雷迅自1984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少年法庭以后,全国现已建有少年法庭2800多个,占法院总数的80%左右。少年法庭最初是以合议庭的形式出现的,以后建立了与其他审判庭同等建制的少年刑事审判庭,目前正在试点少年案件审判庭,即受理刑事案件和少量...  相似文献   

4.
张媛 《法制与社会》2013,(3):261-262
从1984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建立第一个少年法庭开始我国少年司法制度逐步形成,迄今对少年司法的探索已有27年的历程,回顾这期间对少年司法制度的探索,无论是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和进步,然而,与欧美等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现状相比,我们还是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少年法院创设的问题,作为少年司法体系核心的少年法院在我国尚未独立建制,本文试从构建我国少年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探究建立适合我国本土化土壤的少年法院的紧迫性与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5.
张春波 《中国审判》2014,(12):34-35
少年法庭是改革创新的产物,少年审判事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推动。从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国第一个少年审判庭起,30年来,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肚大,现已发展成为人民法院的重要审判机构。2014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少年法庭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形成了多元化少年法庭审判组织格局,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少年法庭审判队伍,创立、发展了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树立了人权司法保障的良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基层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自1987年9月开始,一直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至今已经有22个年头了。作为我国第一代从事少年审判的法官,我有幸经历了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开始建立到全面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在我眼中,少年法庭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就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子慢慢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相似文献   

7.
我国与外国少年法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与外国少年法庭的比较康树华就我国少年法庭与外国少年法庭作以下比较:第一,我国少年法庭与美国乏加哥市1899年创建的少年法庭比较。美国芝加哥市1899年创建的少年法庭是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目前我国上海、天津等地的少年法庭都属于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创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法院少年法庭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拟在总结少年法庭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刑事犯罪案件的审判原则体系,以求教于司法界、法学界的同仁。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规定,结合我国国情、少年犯的特点和少年法庭的经验,经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审判》2009,(6):4-5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近日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听取关于全国少年法庭工作情况汇报的专题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少年法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贯彻好“坚持、完善、改革、发展”八字方针,切实加强对少年法庭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少年法庭机构设置,切实加强对少年审判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切实加强对少年法庭工作的指导,切实加强少年法院的改革探索,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9日至10日,全国法院第五次少年法庭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这是狗年伊始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第一个业务会议,也是时隔7 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又一次召开的关于少年法庭工作的全国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为此次会议的召开发来了贺信,对全国法院少年法庭的工作给以了充分肯定。她在贺信中表示,多年来少年法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少年犯合议庭”,开创了,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开始踏上发展完善的征程。回首少年法庭25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2.
自198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召开全国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经验交流会以来,到1990年6月,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建立少年法庭862个,有14个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已初步展开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为了总结交流两年多来少年法庭工作的经验,讨论最高人民法院草拟的《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若  相似文献   

13.
从1899年美国伊利洛斯州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少年法庭法至今,少年司法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国家及社会非常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保护与教育工作,但是有关少年司法制度的建设却起步较晚,直到1984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合议庭,即少年法庭,少年司法制度才真正在中国大陆上出现,可以说少年法庭作为我国少年司法最重要的载体,至今刚刚经历20个春秋。在过去的20年间,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1991年、1999年我国先后制定了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法院少年法庭逐年增加,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长安区法院于1988年7月在刑庭内设立了少年犯会议庭。此后,又派专人赴上海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少年刑事审判体制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根据最高法院的指示精神,该院改革少年审判组织形式,于1991年7月成立了庭一级独立建制的少年法庭。同年底,又将少年法庭受案范围由原来单一受理刑.事第件扩大为审理涉及综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民事、…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中诸多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1 984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以来 ,全国各地法院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过程中 ,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积极探索适合少年的审判方式 ,先后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审判经验。 1 991年 1月 2 6日最高人民法院又颁布了《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试行 )》 ,对于少年案件审理有关的程序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 ,这是我国目前唯一有关少年案件审理的法律依据。在我国刑诉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尤其是审判制度上改革的步伐较大的情况下 ,少年刑事审判作为一种特殊的审判程序 ,如何能够既更好地体现少年案件的特殊性 ,又适…  相似文献   

16.
<正> 世界上,最早制定少年法庭法的是美国的伊利诺斯州。该州在1899年制定了少年法庭法以后,又在同年的7月1日在芝加哥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其宗旨是:(一)对于身心正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少年,应该改变过去的那种只着眼于使用刑罚严厉处分的办法,而代之以多种多样保护和指导的措施;(二)对于不同的少年罪犯,应当采取灵活的、适合具体情  相似文献   

17.
少年司法制度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司法行政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一种专门法律保护制度.建国以来,特别是自1984年上海长宁法院率先设立专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的少年法庭后,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发展迅速,近年来更是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立足于近年来少年司法制度,特别是在少年审判制度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揭示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若干设想.求教于师长和同仁.一、近年来我国少年司法闲度发后情况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实质性发展变化是在1991年,标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出…  相似文献   

18.
30年前的1984年10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少年法庭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成立,从此星火燎原:从上海到全国,从1个"合议庭"到独立建制的"审判庭",从1名法官到如今的全国7400余名少年法官。在此期间,一个个"问题少年"从少年法庭回归社会。于是,一个个故事在这里延展,犹如一段段心灵  相似文献   

19.
7月下旬,最高法院在青岛中院召开了“全国部分地区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座谈会”,进行了集体调研活动。与会代表在介绍情况、分析形势、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一致认为,我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当前对诸如事关少年法庭组织建设、少年法庭工作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深入探讨。本文结合青岛座谈会和沈德咏副院长讲话精神,以及青岛法院少年法庭工作20年来的实践,就以下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谈谈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雁 《当代审判》2003,(10):45-45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社会问题的日益重视与深入研究,随着各地少年法庭的建立与发展,对未成年罪犯刑罚制度的探讨与创新倍受司法界关注。缓刑制度因在少年审判实践中更能突出帮教效果,从而成为法院少年庭着重研究与适用的刑罚。笔者认为,对未成年犯,应当加大缓刑的适用范围与幅度,这不仅符合现实发展趋势,也会使缓刑制度在不断的规范与完善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