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雒树刚 《前进》2002,(10):4-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汇集了江总书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精辟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习这部著作,深深感到贯穿全书的有三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根据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需要,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上来。这本书以言论摘编的形式,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中所发表的部分重要论述,反映了他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和理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全面系统,深刻精辟,充满新意。特别是“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的成就”。这一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及其成果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礼富 《人事管理》2000,(12):14-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我们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这部著作,汇集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13年来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重要论述,回答了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13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理论创新的精华。这些理论成果,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的精神实质 ,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贯穿一条主线 :“三个代表”思想。二是体现一个灵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的灵魂。三是围绕一个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人民网理论频道学者专栏上著文说,学习《江泽民文选》,既要学习和掌握其中重要的理论观点,更要抓住贯穿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江泽民文选》的主题,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主题是什么?有两种表述。一种是指“发展”。2003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中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另一种,则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  相似文献   

8.
在全党全国努力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为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一部重要教材。书中关于党的建设部分,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所进行的深入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迄今为止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这个理论体系迄今为止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面、系统地研究和系既然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然有着统一的主题、灵魂和内在结构。对此进行全探讨,有利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桂海论丛》2002,18(6):99-101
广西区党校 :张月泉理论创新的辉煌成果———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刘小兵努力做一个勤于和善于学习的“学习型领导者”黄新跃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论述的时代特点娄杰党员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运用权力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前途的大问题黄飚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凌海金“两个先锋队” :党建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创新翁洁江泽民对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韦绍福试析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赵艳琼论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的务实性叶裕惠…  相似文献   

11.
浙江是"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标本,浙江的经济绩效和社会活力举世公认,但浙江的所有制结构又使一些人充满疑虑."浙江现象"的最大特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自主创业权利,率先建立能够调动千百万人积极性的体制机制,走全民创业之路.四千多万浙江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自主创业,自我积累,自愿联合,自强不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主政治、民办文化、民间社会,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做到了社会全面发展而且比较安全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全国领先并且差距较小,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活跃有序,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政府管理科学有为."浙江现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元主导、多样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构特征."一元主导"是指坚持社会主义因素的一元化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全局;"多样并存"是指允许和鼓励多种非社会主义因素与社会主义因素多样共存、健康互动、共同发展,使社会更加丰富和富于活力.这一格局的形成,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于毛泽东,奠基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证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厘清社会主义在价值、制度和体制三个范畴内的不同含义,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基点;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4.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三个层面来把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社会主义一般共性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仅仅认识基本特征是不够的,只有同时了解社会主义的一般共性和本质要求,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11月26日,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与上海海事大学社会科学部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理论研讨会.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夏军主持研讨会,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彭东恺致词,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刘泽雨、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时平,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吴解生、孙力、杨志英、王子奇等,与来自沪上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主题和最终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涵和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核心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联系和统一起来的一个重要纽带,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黄新跃 《桂海论丛》2003,19(6):9-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一判断的前提下,准确地把握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重申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全面而准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前进坐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的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大众文化在我国成为大众主要的消费和娱乐方式、以及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等这些原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文化商品”转化具备了必要性。“民族心理”的客观存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文化商品”转化有了可能性。“文化商品”承载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文化商品”的转化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提出著名的"四个全面"以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达93处用到全面,将"全面性方法"作为一种方法论推到了理论前台,需要不断去学习、解读和阐释。全面性方法跳出了对立统一的限制,将事物内外的所能掌握的因素都纳入考虑,契合"知行合一"的中华文化传统,强调完整、周密、详细的行动,符合当前治国理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体现出更灵活、更实用、更科学的特征,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方法论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