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推进新疆,尤其南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南疆面临暴力恐怖活动多发频发和向北疆、内地蔓延,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不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等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问题.推进南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就要严打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围绕民生推进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兵团南疆各师安边固疆的稳定器作用.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北京 3月10日电 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至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看望代表、参加审议.习近平强调,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为重点,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站在全国战略大局高度,深刻分析新疆社会稳定发展形势,全面安排部署新疆工作,调整治疆方略,提出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这不仅进一步丰富我们党的治疆方略,也为今后做好新疆工作指明方向,提出新要求、新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安全的大局。而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目前,由于受国际、国内、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新疆区域凝聚中国力量面临多重困境,需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工作;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统领社会治理工作;坚持民生改善,夯实凝聚中国力量的物质基础;深入推进"去极端化",为凝聚中国力量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5.
社会文明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是通过社会建设达到社会和谐所取得的文明进步的成果。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有助于推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引导社会自治,对政府公共管理意义重大。政府只有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共同促进的整体战略架构,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在职能定位和转变上更加倾斜于社会建设,加强体制创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使社会文明建设惠及民生,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长治久安     
正背景:2017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安全屏障,战略地位特殊、面临的问题特殊,做好新疆工作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方略的重要节点和有效路径。推进依法治疆体系建设,就要围绕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总目标,不断优化新疆治理理念、加快立法进度、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制度和规范打击犯罪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代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新疆的发展稳定,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努力使新疆改革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疆的民生建设成就辉煌.  相似文献   

9.
<正>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3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看望代表、参加审议。习近平强调,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  相似文献   

10.
正李克强俞正声讲话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5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这是针对新疆"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这"三期叠加"的特殊形势而制定的。深刻认识新疆问题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疆是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只有善用法治思维,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能破解新疆"三期叠加"困局,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访惠聚"是新疆基层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理论指引下,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不断优化治理主体,转变治理方式,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商的基层治理模式。这一基层治理举措在维护社会稳定、建强基层组织、做实群众工作等方面成效显著。在新一轮"访惠聚"推进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组织基层治理的基本要求,切实发挥派驻单位的"后盾"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督导体系,真正为基层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下扎实推进新疆绿洲城镇现代化,必须紧紧围绕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按照"内外双驱、量质并重、和谐包容、生态宜居、兵地共融"的要求,使新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影响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城镇文化特色得到彰显,社会服务、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许益军  李义波 《唯实》2014,(10):59-62
南京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特大型城市,近年来,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引领下,高标准谋划社会建设,大力度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积累了一系列具有现代都市特点的社会治理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对进一步探索与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一、构建"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架构民生导向的社会治理理念。首先,凸显"民意为大、民生为本"社会治理理念。将市民满意度作为评判政府社会治理成效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景雅丽 《实事求是》2016,(3):109-112
城市社区治理是当前社会治理的热点领域,是我国近年来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区治理"战略部署,着力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新疆哈密市在创新和加强城市社区治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在政府和社区互动基础上的社区共同治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治理模式,为推进哈密城市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哈密市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自治能力,对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没有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话语体系转换;二是基层社会治理片面化;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治理主体缺失;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畅,效果不佳。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承认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形成社会治理主体平等关系;有机地把国家、社会、公民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民族乡是新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温宿县博孜敦柯尔克孜民族乡为个案,分析博孜敦乡扶贫开发中经济、民生、文化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现状与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博孜敦贫困治理实践,建议通过拓展"参与式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要素的深度融合,提升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发展能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牧民人力资本开发,以促进新疆民族乡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云峰 《奋斗》2008,(11):22-2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公共部门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极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都匀经济开发区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增加民生支出,将同步小康创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不断完善调处机制,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和谐稳定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20,(1)
正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疆宣传思想战线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新疆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凝聚共识、积蓄力量。一是高扬新时代思想旗帜。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