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是基层公共组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或者说适度扩大街道办事处权限的城市管理体制下,街道办事处这一组织层级不仅需要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事项,还要和社区组织一道协调处理好基层存在的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更是和小区居民沟通最多的部门,提高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的建设,使社区自治组织真正站在居民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尽可能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要,是推动社区组织和谐发展的重要阀门。  相似文献   

2.
不能将居民自治归结为就是居委会的自治,社区居民自治也不是地方性的社区自治,社区治理也是一个具有很强解释力的概念。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会议选举的委员组成的常设机构,不宜简单地将其定位为"议事层"或"执行层"。城市化发展中的社区居委会建设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拓展社区居委会管理服务对象;吸引新老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公共生活;全面落实新老居民的民主权利;规范社区民主议事和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3.
社区管理体制涉及我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取向,以及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及与行政相调适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行政化和自治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解决社区行政与自治的调适问题应区分社区管理体制的两种理解,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和自治机制,明确界定社区自治的内容和范围,构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和自主决策、管理、服务、监督的自治机制,构建社区与政府双向互动的议事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5,(9):25-26
居民自治,就是广大社区居民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自觉参与各项自治活动,推动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最终实现社区的事务社区办。居民自治的目的,是使居民群众的社区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根本利益得到有效的实现和维护。  相似文献   

5.
社区居委会作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载体。然而,文章通过对湖北省恩施市社区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社区行政化问题突出比较,居委会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分析了社区行政化的表现及原因,借鉴地区发展模式社会工作理念,提出了社区去行政化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让社区发挥其自治功能,从而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质是要使社区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回归到社会领域。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完善社区管理就要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社区治理代表了社区管理的新走向,治理包含管理又超越管理,它是管理、服务、建设的有机统一。在社区治理中,除了发挥政府、社区主体组织的作用,还要重视和发挥其他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城市社区管理由行政主导的传统体制,发展为以居民自治为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公民社会发育的要求,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区自组织的理论优势有助于跳出既往关于社区自治组织的认识误区,重新审视社区内各组织的性状,从而归类出社区自组织角色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中介组织等,明确了它们在“应然意义”上作为社区发展的主人翁、社区公益和社区文明的倡导者、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的整合器、实现社区自治的主力军、社区利益矛盾的协调人等自治功能,为实现社区自治发掘新的组织力量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厚金 《党政论坛》2009,(11):27-28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管理应该是组织全方位的社区公共服务,通过建立社区居民与单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实现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管理,逐步实现社区公共事业目标的过程。大都市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应当是政府指导性管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9)
网格化管理作为行政力量应对碎片化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举措,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持久性不强、运行成本高、抑制社区自治、全能网格等问题,导致这种行政管控型体制难以与社区自治力量有效衔接。面对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形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推动社区自主建设,促进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型,加快服务职能向专业性服务组织转移,充分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实现行政力与自治力的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要求.从建设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社区的目标出发,探讨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区建设中如何发挥居居民自治组织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宋跃飞 《学理论》2009,(27):157-158
本文认为,在现有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状况下,必须进行社区重组才可以促进社区发展。社区重组主要涉及重组社会管理层级、各类资源和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区全面、协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的基本单元.然而,在既有的政府垄断性供给体系下,社区普遍存在公共物品供给短缺.改革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建立新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满足社区不断增长的需求,已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在众多的创新实践中,"社区治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思路.本文遵循社区治理的理念,尝试将其深化并落实到体制层面,提出"四轮驱动、一辕协调"的社区治理结构与运作模式,并建议首先在"危改回迁社区"中试点.  相似文献   

13.
Oscar Newman 《Society》1980,18(1):52-57
  相似文献   

14.
Neyroud  Peter 《Policing》2007,1(2):127-129
I have been involved in trying to deliver effective neighbourhoodpolicing for over 25 years and it has, at times, been a frustratingprofessional challenge. I joined Hampshire Constabulary in 1980as a young history graduate from Oxford University. The ConstabularyI joined was coming to terms with a huge influx of young officersas a result of the Edmund Davies pay awards that had significantlyimproved the pay and conditions of police officers. I founda police force that was in transformation. There were stillmany, particularly in senior management, who had been broughtup in  相似文献   

15.
16.
北京市公安局在逐步推行社区民警驻区制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不少困难,如经费保障稳定性差、人员管理与考核难度大、驻区民警的警务素养与社区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等。依据相关警学理论,从多渠道筹措资金、科学安排勤务、创新考核机制、多角度提升驻区民警的警务素养等几个方面对上述问题提出科学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7.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工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在城市,由城市现代化带来的城市社会管理重心下移以及“单位体制”的逐步瓦解,引发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1991年国家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居民通过自助、互助和他助,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步实现社区多元主体的共治局面。  相似文献   

18.
智慧社区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社区治理的新模式。论文首先分析了智慧社区的发展现状,提出智慧社区是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其未来发展要实现以技术为中心到以技术为人服务为中心的转变;然后基于深圳宝安区智慧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智慧社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The via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sponsor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of poor ethnic enclaves hinges on the perceptions of residents. If residents view the enclave in which they live as their “community of choice,” they will be more likely to join with local government to coproduce community improvement. Residents who see their enclave as their community of choice tend to hold positive perceptions of neighbors and neighborhood and are less fearful of crime. Conversely, those who see the enclave where they live as a “ghetto of last resort” commonly are not meeting their economic expectations, are uneasy about race related issues, and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desirability of their neighborhood. Government should not employ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reserve a “ghetto of last resort” where most residents remain because they feel they have few option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 examined here view the enclave where they live as their community of choi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