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和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鄂州市考察农村工作时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这既体现出他对农村现状的担忧,又表达了他对农村工作的殷切期望,实际上提出了正确看待和处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前提是正确理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健康推进的根基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重温邓小平的农业发展理论非常重要。邓小平关于农村和农业的基础地位、主体作用、发展布局、政策科学、两个飞跃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关理论,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意义,我们要把它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学习好、实践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乡村振兴视野下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要在深刻领会其蕴含的时代特征及价值意蕴的基础之上,正视当下存在的师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不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结构亟待调整、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尚待提升以及职业培训滞后于学历教育的发展等现实问题,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离我们还有多远-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解读总书记的这句话,我们在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的同时,更要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想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看看中国农村的现实,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一)农村经济基础落后,发展不快,是最大的距离首先,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农业投入品的成本过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有限。二是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普遍…  相似文献   

6.
禹新荣  陈湘舸 《求实》2008,3(2):16-18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农业、农村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新的矛盾与困难.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要走出一条"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必须走改革这条道路"的思想,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沿着邓小平的所指引的道路,以改革求发展,继续深入进行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以弘扬农业文化作为发挥农业功能、拓展农业市场的先导,从文化层面提升对农业的认识,铸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之魂应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理念。这对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增强农产品和市场竞争力,对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增长方式得不到转变,农民收入就不能大幅增长,农村整体面貌也就不能出现较大改观。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潍坊市是全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十余年来,潍坊市深化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富裕农民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闯出了一条规模化种植、标准…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也与我市建设“五新一好“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农民自主投入,在于是否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当前的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过度松散.要加快农村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在农村建立经济联合会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一、要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农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