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爱夸口 今年45岁的杨平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一个普通家庭,高二那年,他恋上了亭亭玉立的班花赵玉。赵玉对杨平也并不反感。由于两人住同一个镇子,一起走读,于是,杨平书包里常常多出一个红薯,这是给赵玉留的。他把红薯带到学校,烤给赵玉吃。同学们都笑他俩是“烤红薯温暖着的爱情”。  相似文献   

2.
明明本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一次班上有人丢了东西,查去查来他的疑点最多,班主任老师责令他写检讨、退赃款,同学们则指指点点议论他是小偷。半个月后,问题查清了,正当老师要还他清白、为他恢复名誉时,派出所又找上学校,原来他上周真的跟几个不法青年一起当了扒手。老师不明白,怎么一时的错怪,竟使一个好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心理学中,这种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容易使该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贴标签效应”,其一是因为标签的暗示作用可以影响人的“个体意识的自我认同”。如…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1日,浙江省玉环县陈屿镇仰天湖村孤儿曾进海摆脱病魔吞噬,在福岭小学全体师生的欢呼声中,重新回到母校和同学们一起欢度儿童节。这说不尽的童真童趣,道不完的人间温情,对12岁的小进海来说实在来之不易。温暖的家,父母的爱,小进海不曾拥有。父亲早在他1岁时死于脑肿瘤,母亲在他7岁时不慎落水身亡。孤苦伶订,无依无靠的他,被一位年逾古稀曾以乞讨为生的好心老爷爷收养。小进海终于又有了个家,吃着百家粮,穿着百家衣,过着与常人一样的生活。到了上学年龄,村干部将他免费送进了学校,老师同学们时常轮流为他开“小灶”,小…  相似文献   

4.
女儿的心愿     
从女儿上小学时起,我就害怕到学校开家长会。这倒不是因为自己是聋哑人而感到难为情,而是怕孩子因父母是残疾人受到歧视。在女儿上幼儿园那会儿,有一天和小朋友吵了架,那个小朋友很不友好地说:“你妈妈聋哑。”女儿回家后直流眼泪,问清哭的原因,我的心里也酸酸的。 女儿上了初二,有一天,她气呼呼地说:“妈,总有一天我要让同学们觉得我的妈妈很光彩。”我吃了一惊,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她班的同  相似文献   

5.
最近,香港《大公报》一记者到四川某高校采访,事先就在电话中告知:随便提供住宿,打地铺都行,不在学校吃饭。当时主人们以为只是客套,因此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后来。这位记者来了,所有该做的事做完以后,也到了吃午饭时间,未料他果真不肯到学校为他准备的地方进餐。万般无奈之下,该校以“AA制”形式,让他吃了一顿自掏腰包的午餐。晚饭,也只好由着他自己一人去了学生食堂。走之前,他拒绝了学校送给他的纪念品。 尽管这位记者一再说明,他这样做只是按照自己的职业规范来要求自己。但他的所作所为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一张合影照     
王月旺 《中国保安》2004,(24):55-55
小刘和我是一起来京的打工仔,我俩都选择了保安工作。五年前的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征婚信息,怀着试试看的想法,按刊登地址往广东发了函,很快得到回信,他又复了信,对方又回了信,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的情感逐渐升华到了极点。因相距太远,见上一面谈何容易,于是,双方都提出想要对方一张照片,越快越好。她先给小刘寄了一张照片,是张合影,她说是自己专门挑选了一张合影,想考验一下小刘的眼光,再者就是告诉小刘她有很多要好的“铁姐妹”。小刘回信告诉她,肯定是合影照片最中间的那一位,因为,那个姑娘最漂亮,大大的眼睛也一直盯着自己看。她回…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22日,河南省焦作市发生一起罕见的特大强奸案,而案由竟是OICQ聊天引起,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是一对铁得磁实的“网友”网上结识“一根筋”秦靖,女,17岁,焦作市一所中等专业学校2001级3班学生,本案受害人之一,网上昵称NICK为萍儿我是在2001年夏天,独自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走进这所陌生学校的。我是一个外地生,离家比较远,星期日同学们都回家了,就剩下我们几个同学,孤零零的。我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和同学们没有很深的交往,好朋友自然不多。心里有点事,只能往自己肚里搁着。我知道自己家境不好…  相似文献   

8.
老骥  仁厚 《人民公安》2009,(3):28-30
一段时间以来.在重庆市长寿区大街小巷.人们不时见到一个三十八九岁的男子.他脚穿旧胶鞋,身着破烂衣裳。长发披肩、满面污秽,满大街小巷地游荡着.天气晴朗时他便到学校门口向进出的学生伸手要饮料、面包吃.下雨天就到餐馆、酒楼去捡吃剩菜剩饭;吃饱喝足后.他便打着赤脚在雨中乱跑.口中还不时“一、二、三、四”地叫着出操口令……  相似文献   

9.
4月初,云南镇雄县塘房镇顶拉小学300多名学生,在吃了学校统一供给的营养餐后出现腹泻、高烧等不适症状。孩子们说,“当天吃了米饭、豌豆、小瓜、葵瓜,豌豆闻起来是臭的,很难闻;但是不吃不行,要被罚款,老师说不吃,一次要罚10元。”  相似文献   

10.
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要求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好公民。要做好公民,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公民”。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公民”这个概念,我简要地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第一,要弄清什么是国籍。要谈“公民”,首先应懂得什么是“国籍”。“国籍”大家比较陌生,但“学籍”同学们都很熟悉。凡是到了入学年龄,到学校接受教育的人,人们就称他为“学生”。这种学生的资格,就叫做学籍。可见,在这里“籍”是资格的意思。学籍是指一个人具备了入学年龄,到学校接受教育的资格,那么,国籍就是…  相似文献   

11.
当外来务工者小刘从上海世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处领导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580元钱时,感激得连声说:“谢谢!谢谢!”他要感谢清洁工陈秀秀等众多好心人,是他们的爱心帮助,使他终于在10天后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钱包。  相似文献   

12.
冷冰 《人大建设》2004,(4):40-42
今年14岁的石晓阳是个独生子,在河南省西峡县东关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读书。石晓阳自幼骨架大,看上去倒像是一个中学生,在班里同学们都称他是“大哥大”。石晓阳天生腼腆,性格内向,与其他同学不太合群,倒是同学们都喜欢他,爱和他在一起玩耍。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有一副端庄的五官,国字脸上那对浓黑的眉毛横在黝红而微突的额头上,更惹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案例一:曾任美国通用电气公总裁的杰克·韦尔奇,是一位非常秀的现代企业管理者,称为世界第CEO,也就是世界最棒的总裁。他导了世界最大的企业,写了很多管方面的著作。他自己讲,他的成长一份是母亲的功劳。小时候他有些吃,母亲是如何帮助他改正这个缺的呢?母亲说:“你的脑子动得比快。”明明是缺陷,母亲还是以他的点作为切入点,挖掘他的内在优势内在的潜智来战胜和克服自己的陷和毛病。案例二:北京的一位初中学生由于成绩不太好,考虑将来也上不大学,母亲就帮助他联系了一所计机职业学校。但到高中二年级就读下去了。母…  相似文献   

14.
有应届大学毕业生近日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除了“被瞒着就业”,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经常有老师这样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听懂了。”“听懂了吗”,一句看似极为关切学生的话语,多年来曾让学生为之感动,也曾让许多教师为之效仿。殊不知,学生真的听懂了吗?会不会有的学生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懂装懂?为此,在课堂上,“同学们,听懂了吗”可否换一种问法?“同学们,我讲清楚了吗?”从表面上看,这是言语的变换,实际上,这一变化,变出了角色换位。从教师角度看,既考虑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还可以使教师重新思索自己课前的预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学生角度看,既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快速回顾,…  相似文献   

16.
成秋英 《新东方》2009,(11):43-47
一、“上学难、上学贵”的现象 “上学难、上学贵”既是民众普遍关注的民生焦点之一,也是如今普通老百姓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疾苦呼声。“上学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小学、初中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未落实,学校仍向学生乱收费、变相收费,二是上“好”学校难,即上教师水平高、基础设施好、教学设备全的优质学校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生小刘的签约单位要求他提供一份学习成绩单,当他拿着复印的成绩单去教务处盖章时,却被告知要支付50元的“手续费”。学校教务处的负责人解释称,适当收费可以防止学生随意盖章,这笔钱也用于改善教务处的工作条件,让教务人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见7月12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8.
“郑涛事件”:一个少年的遭遇孙震博王石平孩子们都听到了“咔嚓”的一声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爹和娘又听到了“咔嚓”的一声1995年9月27日下午,山东枣庄龙头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学习劈叉。孩子们做准备活动时,老师王磊上了厕所,那几天他拉肚子。从...  相似文献   

19.
漂流     
黄任波 《当代广西》2007,(22):55-55
在我,读书纯粹缘于兴趣。 表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据说一个人小时候吃得多的是什么,长大了他就会偏爱吃什么。所以“啃书本”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起.长大了你才会把它当饭吃。可见。读书兴趣,“从娃娃抓起”,也是说得通的。  相似文献   

20.
一、认识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他们对教师的尊敬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父母。每当课前或课后,同学们在玩耍时,我要是叫住哪位同学同他(她)交谈,他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反应“啊!老师,您认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