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重金主义与贸易垄断制的形成十八世纪以前,西班牙对西属美洲殖民地贸易垄断政策的指导思想是重金主义。这种指导思想认为,“财富即货币”,国家积累的金银等贵金属越多就越富有。研究重商主义的学者霍罗克斯认为:美洲的发现不仅使西班牙成为一个殖民帝国,而且在欧洲需要金银的时候提供了大量的贵金属。这加速了主张贸易平衡的重商主义理论在其他国家的形成。十六、十七世纪正是西欧封建社会瓦解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人口激增,金银货币极为短缺。当时,西班牙竭力垄断从美洲运出的大量金银,于是欧洲其他国家为弥补货币匮乏,就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是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浪潮传入拉丁美洲的。由于拉美大部地区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宗主国的天主教遂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宗教,而新教的地位则显得微不足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的战略中心逐渐从亚洲转向拉美,美国的新教传教宗派蜂拥而至。这对拉美政治和当地居民特别是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拉美的新教获得勃勃生机,以致有人惊呼,2000年后,拉美可能会成为一个“新教大陆”。此论虽然不一定成为现实,但至少说明美国新教宗派对拉美地区的渗透力和影响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3.
德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发展焦震衡德国和拉丁美洲的关系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在16世纪初双方就开始了经济交往。然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美殖民地的长期垄断,使德国在该地区的活动和影响十分有限。19世纪初拉美国家独立后,德国才开始向拉美渗透。20世纪初,它已...  相似文献   

4.
新重商主义是重商主义贸易思想基于不同的利益与价值诉求在新时期的一种新形式的选择。在美国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影响下,频发的中美贸易摩擦有向长期化、高端化发展的态势。美国的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鼓励出口的政策看,推动美元贬值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并以绿色技术、设备、新能源为突破口,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与出口导向型战略;从限制进口的政策看,"两反两保"等贸易救济措施、"炭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频出。  相似文献   

5.
现代拉丁美洲文化是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出强烈的继承性特点。历史表明,在漫长的殖民地时代形成的拉美社会经济结构不可能从其内部孕育和产生出巨大的独创精神。新大陆文化主要依靠直接输入或借用外部的文化科学成果来填补因自身结构造成的严重不足;因这种文化的输入或借用而形成的杂交文化基本上是一种进口文化,而不是从内部发育起来的。传统结构造成了拉美文化科学的外  相似文献   

6.
历史回顾墨西哥是最早与日本建立经济贸易联系的拉美国家。据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冲田三郎考证,远在1613年12月,以支仓常长为首的日本贸易代表团就曾访问了新西班牙(即今墨西哥),企图与之缔结通商条均。由于宗主国西班牙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支仓未能完成使命.然而,他的新西班牙之行不但揭开了日墨经济联系的序幕,而且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日本人的眼界,使他们实地领略到  相似文献   

7.
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美国对拉美政策奉行“新门罗主义”,加大了对拉美国家的干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领域,如鼓噪“美国优先”,大打“贸易牌”“移民牌”,使前任奥巴马政府与古巴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出现全面倒退,甚至拒绝承认委内瑞拉民选总统马杜罗而另行“任命”一个代理总统瓜伊多等。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政治、经济格局也经历着深刻变化。中国、俄罗斯等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落地生根,深化了中拉政治、经济互信;俄罗斯强硬支持委内瑞拉加剧了美俄博弈,导致美国“后院失火”的可能性增大,迫使特朗普深度调整美国对拉美政策。这一政策调整对美国究竟意味着全球战略扩张还是战略收缩,值得探讨。特朗普的拉美政策不仅会影响美拉关系及美拉双方的发展,也将影响中拉关系的发展。本文尝试对美国“新门罗主义”拉美政策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考察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是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由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倡议、并得到了拉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国家及葡萄牙的热烈响应而召开的。自1991年以来每年召开一届,迄今为止已举行了9届。它正逐渐成为各成员国之间展开对话、协调政治和磋商重大问题的固定机制,并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拉丁美洲科学技术的历史演进李明德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科学技术活动存在于一种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之中。对于拉美来说,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踏上这块“新大陆”,使其步入欧洲轨道的时候,其科学技术活动的性质也不可避免地有了自己的特色。应该说,...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自由主义学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于新自由主义学说的几个问题江时学智利的拉美经济与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S.比塔尔指出:“在拉美,‘新自由主义’这一术语被用来指实现私有化、放弃管制、减少国家的作用以及在贸易和金融领域中扩大开放度等经济政策。但在英语中,这一政策方法被称作‘新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1.
拉美国家的司法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拉美国家的法律渊源和司法传统进行了历史考察,指出拉美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传统不仅受到欧洲大陆法系的重要影响,还吸收借鉴了前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的法律制度和习惯。当前拉美大陆主要国家的司法传统属于大陆法系,尤其是法国民法典对拉美主要国家司法传统的影响比较显著,美国宪法和西班牙宪法对拉美国家的政权组织和司法制度的建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加勒比地区的非西班牙语国家则主要受到英美法系的影响。拉美国家独立以前形成的等级法律体系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司法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当今拉美国家司法机构的组织原则包括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等,主要的司法机构有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等。此外,陪审制度也是拉美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为摆脱西班牙、葡萄牙宗主国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不同学者对有关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拉美独立运动爆发主要是由内因引起的,并从拉美人口结构变化、克里奥尔人的地位和角色、拉美文化、对殖民统治的长期反抗斗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本文认为,拉美殖民地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拉美民族的产生使得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半岛人"成为少数民族,克里奥尔人即拉美土生白人成为独立运动的推动与领导力量,殖民地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形成的拉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长期以来殖民地人民为反对宗主国横征暴敛的抗争最终导致了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  相似文献   

13.
1810-1826年西班牙、葡萄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是拉丁美洲近代史的起点。拉美人民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赢得了独立,建立了民族国家。这场独立战争是十七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又一次大搏斗。虽然独立战争本身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触动殖民地的封建制和奴隶制,但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拉美的发展毕竟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对拉美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资  相似文献   

14.
一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在美洲大陆的最后一支殖民军向玻利瓦尔投降,长达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宣告基本结束。在美洲大陆赢得并巩固了政治独立之后,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无力,政权落在封建大庄园主手里。他们与帝国主义势力沆瀣一气,对民族民主运动实行残酷镇压。长期论为殖民地的拉美各国,经济基础十分落后,为帝国主义的巧取豪夺提供了有利条件。英国资本大量渗透到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全球化:扩大同发展中国家贸易引起的争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美国国内的贸易政策辩论在关注重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引起争议的主要是如何对付日本等发达国家为帮助本国企业占领国际市场而采取的产业和贸易政策。这种政策的“重商主义”倾向被认为严重威胁美国企业在出口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嘉靖元年(1522年)西草湾之战后,葡人被逐出广东,在中国私商的导引下,占据浙江双屿港作为国际走私贸易的据点。起初,葡萄牙人在双屿主要从事中国沿海的走私贸易,后发展成在日本、闽浙和满剌加之间从事三角贸易。随着走私贸易的发展,双屿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葡萄牙人居留地。然而,由于葡人在浙江沿海从事海盗活动,以及中葡商人的“商欠”纠纷,促使中葡关系不断恶化,并导致中葡之间的大模武装冲突,其结果是葡萄牙人被逐出浙江沿海,结束了在那里的通商活动。  相似文献   

17.
拉美民族意识和“拉丁美洲”名称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丁美洲是指从墨西哥湾的格兰德河往南,一直到南美大陆最南端的合恩角全长1万多公里的大陆和沿海岛屿。拉丁美洲这一名称是复合名词,由“拉丁”和“美洲”两部分组成。它的演变和形成过程,同该大陆人民的民族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洲这一名称产生于16世纪初。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到达今天加勒比海中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揭开了一个大陆历史的新的一页。哥伦布误认为这个地方是印度的一部分,并把此后发现的岛屿和大陆均称为印度,把这片大陆上的当地土著人称为印第安人。受其影响,此后300多年间,西班牙王室一直用印度或西印度称呼其美洲殖民地;直至1506年哥伦布去世时,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一直没有意识到,他  相似文献   

18.
浅议拉丁美洲印第安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第安人问题是拉丁美洲主要的民族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拉美印第安人的现状、拉美各国政府对印第人的政策和拉美印第安人问题学者的主张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印第安人”这一名词来自一场误会。当1942年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时,误认为他所“发现”的新大陆是印度,所以将当地土著称为“印度人”。为与真正的印度人相区别,中译者把它译为“印第安人”。其实,不论从哪一方面说,“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没有任何关联。我们现在所说的印第安人一般是指美洲主要土著及其后裔。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19.
拉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的地区主义”是 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是拉美出现“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外在必要条件 ,拉美的民主化进程和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是其产生的内在推动力。拉美经委会在总结 90年代拉美一体化新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放的地区主义”战略思想 ,以指导拉美一体化继续朝着具有“开放性”的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模式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 ,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拉同属WTO成员 ,这就扫清了双边贸易中的许多障碍 ,为中拉贸易创造了互利的外部环境 ,双方存在着扩大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 ,有利于中拉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同时 ,对中拉拓展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华夏文化在近代拉丁美洲刘文龙自16世纪末马尼拉帆船贸易启动,到19世纪后期大批华工输入拉美,璀璨的华夏文化成分通过各种途径——太平洋两岸的贸易交流、伊比利亚半岛的中介及华工华人的移居,陆续传播到新大陆的一些地区,对那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产生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