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运用早期媒介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即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认为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时并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对媒介的道德谴责上,而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放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上,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媒介暴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流动人口犯罪数量不断增加,且其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针对此种现象,文章设计构建了青少年流动人口犯罪综合性信息平台.以平台为依托实现了青少年流动人口犯罪的数据共享,挖掘青少年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关联社会服务行业,提高青少年思想意识.为青少年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宵禁令制度曾经在美国许多地区广泛实施,并成为美国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作者通过一次在加利福尼亚对青少年宵禁令制度的调查,结果却发现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对并不能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而且笔者认为青少年宵禁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种族歧视、司法资源的浪费、伤害青少年的问题,实际是政府权力的过度扩张,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已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4.
对外来青少年团伙犯罪与本地青少年犯罪团伙在其形成、发展以及犯罪手段等诸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寻求更好的预防、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1992年至1995年,上海市闸北区法院判决的168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犯罪为80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47.62%.近几年青少年团伙犯罪案件逐年递增,目前仍呈上升态势.参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对青少年的保护,应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坚持培养教育、启发引导为主的原则.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本文仅就13—18岁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和性心理疏导,作一初步探析.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充满朝气、活力,积极向上的时期,是心理上的“断乳”和要求个人独立自主的时期.他们还未完全成熟.还存在很多不适应新条件的困惑.因此,青少年期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身体发生急剧变化.性的成熟、心理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处在成熟过程中,他们一方面继承祖先的文化和精神,另一方面根据他们内在的无限潜力而不断创新.青少年人口占人类的三分之一,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亡盛衰.现在韩国民族青少年人口有 1310万人,北韩(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780万人,海外160万人.韩民族的将来将依赖于青少年.因此,为使青少年开发无限的可能性以及成为智德兼才的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成为国家重要课题.帅此要求我们特别重视青少年育成问题.  相似文献   

7.
低碳已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青少年作为社会中较活跃的群体,目前其行为局限于宣传低碳.本文通过目前青少年的低碳意识和行为的调查,对其低碳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掌握青少年在践行低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青少年践行低碳活动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促使青少年能以更多样化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到低碳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自我同一性混乱和消极的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犯罪之间有密切联系.学校、家庭和政府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构中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期,认识和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课题,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关系现实大局和未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强对青少年预防工作的认识,不断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体系,从战略和策略等方面系统地去应对.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委员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事务署主办,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协办的“跨世纪的青少年保护”国际研讨会于1996年4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市举行.来自韩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学者带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自北京、辽宁、福建及上海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最新见解.研讨会为四十余名国内外代表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切磋观点、增进友谊、推动研究的良好机会.在世纪之交的时代,和平和发展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全人类憧憬着新世纪的宏伟辉煌,跨世纪的人才则是新世纪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培养人才,促进人类发展为宗旨的青少年保护工作成为全人类倍加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当“跨世纪的青少年保护”国际研讨会的邀请信发出后,国内外学者、专家和青少年工作者予以热烈响应,充分显示出全人类在关心青少年的利益、维护青少年的权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共同利益和责任.  相似文献   

11.
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给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中,人民法院又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全社会的重视,青少年的法律维权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都面临着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和犯罪率不断攀升的严峻局面.据美国司法部1996年3月7日发布的报告,1994年因凶杀、强奸、抢劫等暴力犯罪被捕的青少年超过15万人,创历史最高记录,青少年杀人犯的数量比10年前增加了2倍,因暴力犯罪而被捕的青少年人数增加了50%.英国近年来每年少年犯罪达700万起.1996年德国共有13万未成年人犯罪,比1995年增加了12.3%.1994年,俄罗斯有20多万少年因违法犯罪被判刑或劳教.日本在“二战”以后曾出现过三次大的少年犯罪高峰,且一次比一次迅猛.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从八十年代末形成的新的高峰延续至今.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到全社会犯罪成员的70%-80%.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自从189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制定少年法庭法和建立少年司法制度以来,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蓬勃地发展起来.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状况:一是从青少年法规的内容来看,由单纯的司法消极预防转变为对青少年进行积极保护;二是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向“司法福利”发展;三是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向成年人发展;四是青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制度对少年犯处理向社会化和多样化发展;五是将危害少年的成年人犯罪特别规定为青少年法规的主要内容,借以保护少年.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遇到"心理挫折"现象在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交汇和沉积的时期是难以避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当代青少年对社会适应性反应的一种结果.只是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代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日趋多发且恶化,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对形成当代青少年"心理挫折"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及其恶性反映,有分析、有例证地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一、青少年吸毒行为的严重性我国90年代的有关统计表明.多数的吸毒者是青少年.实际生活中,青少年是最易受到毒品诱惑的“高危人群”,吸毒所带来的迷幻作用以及那种飘飘欲仙的自我感觉特别能吸引青少年。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和青少年学生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青少年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认识社会,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分析、掌握社会的本质性的东西而形态万千的社会表象又往往不能与青少年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相互协调一致,因而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心理误差.这种误差可能会外化为种种非正常的行为,会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据对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时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除偶然的过失犯罪之外,几乎所有的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在心理误差的背景下发生的.并且这种由心理误差引发的违法犯罪的自知程度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误差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错误引起的,因此,很有必要从正确认识社会、调整心理误差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青少年的侵害,不全是通过赤裸裸的暴力和胁迫的方法手段进行的,有时候还有许多非暴力和胁迫的方法手段,其中,通过欺骗的方法来获取青少年的钱财和实施对女青少年的性侵害,是违法犯罪分子经常采用的作案方式之一.由于对青少年的欺骗常常带有智力性,青少年难以识别,因而更容易受害上当.  相似文献   

18.
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着力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着力点"在于加大学校的法制教育比重,注意营造和谐家庭、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群防群治网络,做好不良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青少年保护工作现状和跨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九五”期间我国的青少年保护工作应注意以下四大体系的建设:一、完备的青少年法制保障体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青少年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青少年保护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的轨道.《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具体规定了我国儿童事业的十项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保护青少年的法律体系框架.但是,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仅有法律体系框架,还不足以满足青少年保护工作的发展需要,因而“九五”期间应致力于青少年法制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法律赋予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作为青少年来说,也有与自身的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就更加广泛.我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青少年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对青少年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普法教育的开展,使得更多的青少年懂得了自己享有那些合法权利,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理直气壮地进行维权斗争.但是,对于那些犯有各种各样罪错的青少年,对自己是不是还有合法权益,具体有哪些权益是法律确认的,还能不能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却是不太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