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四年前,也是在春天,我对自己许下了一个诺言: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律师。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我就成为了一名律师,并能够光荣地在这里向大家表达我做为律师的内心思想,我为自己兑现了诺言而感到由衷的骄傲,也乐于将自己在这期间的内心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2.
作为学者,我谈谈自己的感想。我赞同史晓捷教授的观点,也即非凡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是学者型的律师。所谓学者型,是指律师不光是为了赚钱,现在正在搞律师教育整顿,网上也经常看到,而为什么要搞教育整顿,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在当下律师行业虽然整体上是好的,但在现实当中也确实是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我认为,律师究竟需要树立一种什么样的形象?我以为,对社会法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如果从表面上看待律师,会认为这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若仅仅把律师执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则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而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首先必须了解律师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其次就是进行有效的营销。  相似文献   

4.
王勇 《中国律师》2014,(1):51-52
正老律师们在律师行业所经历的各种酸甜苦辣,都是无字天书,没有哪一部教科书能写得出来,值得年轻律师用心体味。我的律师职业之路,可以归结为是一次从学者梦到律师梦的转身。2000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后,我并没有急于从事律师工作,甚至没有想过将自己的律师资格借挂到一家律所,而是一如既往地追求自己的学术梦,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律师首先是一种职业,但又并非一般的职业,而是靠专业和智慧来谋生的职业。有人说,律师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也有人说,律师是靠脑瓜子吃饭的。归根结底,律师是靠专业和智慧吃饭的。专业和智慧从哪里来?靠学习,靠不断地学习,靠在实践中学习,靠在书本中学习。经验有可能是自己的,也有可能是他人的。但书本只有靠自己去学习。于是,看什么书就成了一个问题。此前,我曾读到过天津律师张勇教授撰写的被誉为“最实用的律师圣经”《远见》一书。张教授在书中不仅仅为律师提出了改善自我的方法和标准,而且为所有希望成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的佼…  相似文献   

6.
说起当律师,我们这批四十几岁的中年律师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我们当律师时,绝无现在这份光景。不说当时有一种奉献精神,但肯定没有想到当律师还会有出人头地的风光。但即使如此,我们当律师也已经托了老一辈律师的福了。为此,我想起了律师界一些受人尊敬的老人。老律师王工是我国律师中的第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他跟我说过,在当时的人大会议上,他四次抢话筒发言,在刑诉法讨论中,要求删去他认为对律师事业发展不利的条款,最后终于被人大会议接受并删去。王工跟我说,我老了,但我为中国律师业尽了自己的力,以后就看你们的了。说…  相似文献   

7.
<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刑辩律师?做一个什么样的刑辩律师?这是我从法官转型做律师后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律师朋友问及的一个问题。在进入律师队伍之前,我曾经有过近20年的刑事审判工作经历,工作中自然少不了与刑辩律师打交道,那时我就对刑辩律师该有的样子有了自己的看法。从事律师工作之后,我对刑事辩护又有了新的认识,深刻地感受到刑事辩护不仅是一项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在律师业务中,刑事辩护关乎当事人最重大的利益,与当事人在其人生最为困难的时候相遇,考验着律师的品行。刑辩律师需要有勇有谋,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司法考试通过后,刚刚决定去律师事务所实习之际,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听说我要做律师,蔑视地说"你一个女孩子做律师啊,嘿,律师和医生都是无良的……"我听了后心里就像被什么刺了一样痛。就在那一刻,我听到心里有一个强大的声音在说,我一定要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律师。它成为我在选择律师职业时为自己设定的人生梦想,6年来,我也一直在为实现这样的职业人生而不断探索和奋斗。时间飞逝,在没有细细体味这个旅程之前,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只是觉得一步一步就这样走来。今天当我用心去观照过往的每一刻时,领悟到追  相似文献   

9.
各位同仁: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就是———上海律师品牌化的战略分析,那么我想用10分钟的时间,从上海律师的整体角度来谈3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首先,为什么律师要建立品牌化的律师事务所或者说为什么推行品牌化的战略,我想,这源于律师本身的属性。第一,律师是一个职业。职业就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我们要赚钱,我想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情。理发店尚有它的一个品牌,况乎我们律师?律师是一个高回报的职业,但在这个浮华的背后是我们的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当然在说到这“三高”时,好多律师还讲:还有高血…  相似文献   

10.
作为学者,我谈谈自己的感想。我赞同史晓捷教授的观点,也即非凡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是学者型的律师。所谓学者型,是指律师不光是为了赚钱,现在正在搞律师教育整顿,网上也经常看到,而为什么要搞教育整顿,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在当下律师行业虽然整体上是好的,但在现实当中也确实是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汤忠赞 《中国律师》2011,(11):80-81
人们都认为律师有学问,有才华,收入高,是中国人才的一个优秀团体。诚然,笔者赞成这种评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都是如此。许多律师在事业上坎坷颇多。还有少数律师认为律师很难做下去,泄气的也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除了有法制架构的原因和若干社会原因之外。主要是律师没有自己管理好自己,没有发挥好自己的才华。下面,笔者就律师在事业中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谈点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人有的时候会想这样的问题,我是谁?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或者也可以说,是人在给自己进行一个定位。答案可以非常丰富,但是我想,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和他的职业有关联,一个人是干什么的,一个人一生在干什么。我,是一个律师。我是杨仲凯律师,这个概念模糊而又具体。我心目中的律师是怎样的,其实也可以归纳为,我,对自己怎样去要求,自己的人生怎样延展,怎样活下去。在想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本真的我和作为一个律师的我,撕裂成为两个人,一个是思考者,一个是游走在时光里的践行者,这种自我的要求,让两个我互相成为镜子,相互对照,试图达成一种完美的统一。我想,完成“我心目中的律师”的命题,叙事可能远比论说生动,不如就写一段往事吧——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在我大学即将毕业时,我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虽然已接受了几年的法律正规教育,然而成为~名职业律师,对于我来说并非一个最佳的选择。那个时候,一直有一个观点影响着我的决定,我总认为律师行业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并不能创造真正的效益,相反地却是在制造社会成本。我总认为,年轻人应该到企业去,那才是真正能创造效益,制造社会财富的地方。只有在企业中,创新精神和管理经验才能变成冥正的社会利润。也就是抱着这种矛盾的心情,我参加了1993年举行的律师资格考试,权当作几年来寒窗苦读的一个总结,没料到,这一次考试却决定…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青年律师,我认为职业道德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前我在法院工作了很长时间,与许多律师有过接触。现在到了上海,又在上海司法界与律师界交了很多朋友。我认为,职业道德是一个应当引起青年律师高度重视的问题。谈职业道德离不开律师职业的目的,从律师协会对青年律师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促使青年人选择律师职业依次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收入、具有挑战性和较大的自由度。没有多少青年律师是因为律师能为现实社会正义和公平起到促进作用而选择这个职业的。这固然有一个社会环境问题,如律师地位低、法制水平差等因…  相似文献   

15.
袁江 《中国律师》2008,(4):32-33
2008年春节后的一天下午,《中国律师》杂志社副主编陈秋兰打电话约稿,让我作为杂志的“老人”,为创刊20年写点儿东西以示庆贺。我知道这既是客气,也有些希冀,虽然自己一直关注着那样热爱的《中国律师》,但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落伍了,也不了解曾经那样熟悉的律师领域了,写不出可以让读者感兴趣的文章了。但我还,是愉快的答应了,因为那是我曾经为之工作近十年的刊物,感情的牵挂和长期的关心以及思考已在内心深处积淀了厚厚的“茶垢”,自己却不知其中滋味。当提起往事,对约稿必须有个交代的时候,就又提起了回忆,使我思绪像老茶壶煮白开水地翻滚起来.也渐渐地有了一点点味道。  相似文献   

16.
孝凤兰 《中国律师》2004,(10):23-24
有人说,生活是一个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用人生去诠释着属于自己的角色。有人热情地奔跑,有人留恋地驻足,而我,选择了在平静中守望。进入律师这个行业已经整整23个年头了,每天奔波于各类案件之中,同形形色色的行业打交道,听着一个又一个倾诉者的故事,体味着人世间的快乐与苦涩。23年的律师生涯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我也似乎习惯了在平静中去接受自己的律师生活。今年3月。司法部在全国开展律师队伍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围绕“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受诚信”这一律师队伍建设的总要求,每个律师都进行了自查自纠。回顾自己的执…  相似文献   

17.
许俊 《中国律师》2023,(1):54-55
<正>少年时的律师梦当年高考结束后返校,教室里熙熙攘攘,同学们讨论着如何估分,如何填写志愿。作为文科生的我们,那时候可选的方向很少,师范类、新闻类、文学类,还有一个法律类。正在犹豫时,有同学对我说:“许俊,你报法律吧,你长得多像个律师。”对于我们“80后”一代,深受香港律政剧的影响,看着荧幕上在法庭为当事人的利益唇枪舌战、正气凛然的大律师们,我也经常幻想,未来自己要是能成为一名律师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18.
做一个临乱不惊、挥洒自如的律师是我童年时的一个梦想。而这种梦想多半起源于电影或电视里经过戏剧安排的律师形象。那个时候我想,还有什么职业比当一名律师更好的呢 ?它是正义、博学、睿智的象征啊 !好在大学毕业以前的命运一直安安稳稳地驮负在我小小的书包里。高中毕业,我如愿以偿进入了法学院,那是一段无拘无束、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什么书都看,康德的、弗洛依德的、尼采的,什么样的思潮都有。就我们当时的年龄和心智来说,对这些多半是一知半解的,因此有时候思想还真有点混乱。但“做一名好律师”的想法却一直静静地根植在我心…  相似文献   

19.
熊辉伦 《法制与社会》2013,(35):229-230
近几年,律师及律师行业地位逐渐提升、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律师不仅应该是一个法律人,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律师法》颁布以后,虽然明确了律师不再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淡化了律师受制于政府的误解,但社会普遍认为律师在法律上的地位和作用比公检法低了一个档次,在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上,亦缺乏相应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律师进行参政议政,对提升律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作用自不待言。正因为如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从自己参政议政实践促进律师自身发展及如何提升律师地位等有效途径进行探讨,力求提升律师地位增强使命感,并为我国的民主政治、法治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我之所以选择律师这一职业,可以说是被法庭上律师的机敏善辩、正气凛然所吸引。在我心目中,律师是正义的化身、智慧的代表,更有一种崇高的人格魅力。   我入行三四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青年律师,包括我在内,在介绍自己的业务专长时,常会说自己善长金融、贸易、证券、投资等项目,可极少有人提到自己精于刑事辩护或民事诉讼。甚至有的律师开玩笑说,自己连法院坐落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是句戏言,可也是一句危言。   也许在日新月异的非讼领域,青年律师接受知识更快,更容易谋求发展。但我想青年律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