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还有这样的记忆 :一排排电杆高举一根或几根银线遥遥伸向远处 ,这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神州大地是随处可见的一景。这便是架空明线通信。在20多年前 ,架空明线是我国我军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有线通信手段。大半个中国成了通信盲区架空明线托起了一个裸露的通信网络 ,但它却支撑不住来自大自然的灾难。1969年1月27日至29日 ,西伯利亚寒流来势凶猛地席卷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和新疆的部分地区 ,中南、华东、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的架空明线通信感染上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重疾 ,电杆和电线上挂满了沉重的冰凌。华北、华东、中南、…  相似文献   

2.
1、上世纪50年代兵站部建成甘肃柳园经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823公里的青藏公路运输线,填补了祖国西部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空白。2、上世纪60年代兵站部官兵爬冰卧雪,攻坚克难,架设了从柴达木盆地腹地大柴旦镇至拉萨全长1329杆公里的国防通信架空明线。3、上世纪70年代兵站部官兵经过4年多的浴血奋战,铺设了由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080公里的输油管线。4、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兵站部官兵参与修建了全长2300公里的兰西拉光缆通信线。  相似文献   

3.
王勇  王鹏 《党史纵横》2001,(5):36-37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每当这首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旋律奏起,就不由得使人想起我军军歌的作曲者、著名的朝鲜族作曲家、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郑律成。[1]1918年8月13日,郑律成出生于朝鲜的光州。他原名是郑富恩,因为从小喜爱音乐,立志要做一名歌唱家,所以后来把名字改成了“律成”。日本把朝鲜变成其殖民地后,郑律成的大哥、二哥先后来到中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哥后来回国秘密组织革命,被日本侵略者逮捕,死在监狱里;…  相似文献   

4.
萧卫国 《党史文苑》2007,(11):16-21
在我军通信事业和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史上,永远铭刻着两个人的名字——原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王净和常务副部长刘寅。他们是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建者、我国电子丁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0年9月,他们在南昌结下师生情谊。同年底,两人又同时在中央苏区参加红军,并受到毛泽东、朱德亲自召见。此后,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我军无线电事业和我国的电子工业。在他们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5.
1、无线电技术。马可尼利用无线电波技术试验成功无线电报机后,加拿大人费森登又发明了无线电广播。2、载波通信技术。1918年,架空明线4路载波电话机问世。载波通信的出现,改变了一对线传送一路电话的局面。3、电子计算机技术。1946年2月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正式宣告诞生。计算机被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4、电视技术。20年代电视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加大了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量,使世界开始变小。  相似文献   

6.
经过几代高原官兵的不懈奋斗,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今天的青藏公路已由过去的搓板路、翻浆路变成了现在宽阔的柏油马路。2004年,超期“服役”的格拉输油管线改造后,全部采用数控技术。随着兰西拉、兰西乌两条光缆的铺成,通信兵也结束了使用架空明线的历史。随着青藏线环境、道路、线路的全面整治,部队工作、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是在全同解放前夕,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新闻稿。毛泽东一生写新闻不多,但此文却成了我国新闻史上熠熠生辉的名篇。  相似文献   

8.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救灾是一个大问题。是否今年的春荒比过去严重呢?不是。过去财政还没有统一,各级都有钱,很多小灾都没有向上报,在县里、省里或者大区就解决了。现在财政统一,所有灾情都报上来了。所以,不能说今年的春荒比过去的还厉害。今年的春荒有特殊原因,主要是去年发生了寒流,冻坏了很多红薯。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9,(11):52-52
陈辉等在9月18日的《北京晨报》上介绍:在新中国已举行的13次大阅兵中,有3个兵种陆续被淘汰,这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编制体制的变革和现代化的进程。骑兵:1949年到1955年先后参加了7次国庆阅兵。开国大典,骑兵第3师2000余匹战马组成了白马连、红马连、黑马连,威武雄壮。1985年,我军由摩托化取代骡马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在我军消失。  相似文献   

10.
正摆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内的这台收报机,是1930年12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江西永丰县龙冈战斗中缴获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张辉瓒部的。在此之前,我军在无线电通讯上是一个空白。通讯指挥只能靠有线或骑马、徒步进行。党中央对这半部电台非常重视,决定成立自己的无线电队。这台收报机成了无线电队唯一的装备。它是我军创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军队文化建设思想及特点成国银周恩来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一位未授军衔的我军元帅。他领导军事工作的才能早已被全党所了解和承认,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特别应当指出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恰好踩在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节拍上。尽管中国并非遭受打击最大的国家,但寒流已扑面而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群体,最有可能在产业升级与危机效应的双重压力下被率先甩出。今年是高校扩招的第十年,人数屡创新高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正我军无线电通信部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屡立奇功。追根溯源,我军的无线电事业起步于中央苏区时期,福建长汀则是我军无线电正规化教育的摇篮和祖地老家。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始于1931年。在此之前,红军的通信、联络靠步兵或骑兵传递。1930年6月,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在长汀正式整编为红一军团,红军的作战形式自此发生了  相似文献   

14.
“海空雄鹰团”的前身原隶属于空军建制,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1954年3月划归海军,编为海军航空兵四师十团。在我国万里海空保卫战中,该团弘扬我军英勇顽强、敢打善战的优良作风,以劣势装备抗击美、蒋空军对我大陆领海、领空的多次进犯和袭扰,取得了击落击伤美机、美制蒋机31架的辉煌战绩,并涌现出王昆、舒积成、高翔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和“王牌”飞行员。1965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该团“海空雄鹰团”称号。这也是建国后我军惟一一支被国防部命名的团一级作战部队。  相似文献   

15.
詹国枢 《奋斗》2011,(4):64-64
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这是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一种共识。换句话说,中国的住房政策应该是,有钱的或者比较有钱的,从市场购买自己的住房;没钱的或者钱比较少的,由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16.
徐静 《当代贵州》2008,(9):38-39
强大的民族意志仍然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精神动力,而痛定思痛的理性思考更是我们科学决策的不可或缺。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一场半个世纪难逢的雪凝灾害,历时近一个月,席卷大半个中国,给刚刚跨入2008关键之年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动力电缆大量被损,交通干线严重阻断,煤炭、电力、通信告急,车辆、旅客、物资滞留,城镇、村庄成了失去生命补给通道的一座座荒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军通信事业和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史上,永远铭刻着两个人的名字——原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王诤和常务副部长刘寅。他们是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建者、我国电子工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0年9月,他们在南昌结下师生情谊。同年底,两人又同时在中央苏区参加红军,并受到毛泽东、朱德亲自召见。此后,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我军无线电事业和我国的电子工业。在他们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对一江山岛战役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一江山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登陆作战。解放一江山岛的胜利,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初步取得了联合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被称为中国的"诺曼底"登陆战。此役规模不大,但政治意义深远,参战部队不多,但诸兵种齐全,组织指挥难度大。通过此次作战,对于加快我国国防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笔者特将军史中这一精彩战役收集、整理成此文,以表对我军的崇敬之意。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2月,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洪学智同志的110周年诞辰。洪学智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洪学智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时,密切关注着军事领域里的信息革命,始终心系国防神经。我军通信的现代化建设,无不凝聚着这位伟人的关心、重视和厚爱。 没有留影的视察:一群海军“旱鸭子”在盐碱地上的创业,引来了邓小平 1958年8月3日,经数次磋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八三协定”:中国将建设一座海军超长波电台,由苏联提供技术和一些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