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草 《党风党纪月刊》2000,(12):32-33
任何一个“公仆”在蜕化变质前,都会有一系列“客观”反映,这也是大大小小腐败分子的基本特征。从近几年来查处的一批大大小小腐败分子身上,研究、归纳出十种迹象,以儆“公仆”,以诏世人。  相似文献   

2.
“硫酸”是一种化学物质,腐蚀性极强。人、动物、衣物等一旦接触,即快速腐烂。把一些腐败分子及一些不规矩的干部比作“硫酸”,不能说恰如其分,但也不无道理。他们走一处坏一处,走一个单位坏一个单位,不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而是坏了多锅汤。这些硫酸干部为什么能异地做官?为什么能屡屡得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此种人“官本位欲”强。从近几年来查处的腐败大案要案可以看出,入仕途买官位是腐败分子的一个共同选择,他们把当官作为成本低、投资少、风险小,且回报率高的途径,因而时时处处总想再上一个台阶,这山望见那山高,总想当更…  相似文献   

3.
纪律处分决定的执行是审核处理违纪案件的终结环节。严格执行结查案件的处分决定,昭示出了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昭示出了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执法必严的社会效应。然而,在实际中,确实存在着处分决定执行不到位的严重问题,有的拿纪律打“白条”,有的将处分打“折扣”。为确保执纪质量,使执纪工作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应着力做到“三加大”“三强化”。一、加大执纪力度,强化齐抓共管纪律处分的执行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事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实践证明,纪律处分决定执行不到位,犹如只响雷不下雨、只开花不结果。具体工作中,要…  相似文献   

4.
柳涛 《河北党风》2003,(10):40-40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力度,每年都有一大批腐败分子受到应有的查处。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些“赔本”现象应当引起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纵观被查处曝光的腐败分子,其蜕化变质的轨迹几乎都是这样的:起初,时收受一点烟、酒或千儿八百块钱还有点忐忑不安;继之,便因为侥幸得手未被组织察觉而胆大起来,贪欲随之膨胀,想方设法地捞钱;最后,东窗事发,便落得锒铛入狱、身败名裂的下场。 无数腐败分子所走过的这条“轨迹”,很现实地警  相似文献   

6.
勿“王顾左右而言它”□张秀璋近几年,在查处腐败分子时,也带出了几个夫人和秘书之类的人物来。于是,报刊上不断出现“管好身边人”、“挡住枕边风”之类的文章,提醒人们警惕秘书的负面作用。对此观点,有人说这是孟子说过的话“王顾左右而言它”。笔者认为不可责备写...  相似文献   

7.
张莉 《党风建设》2000,(11):27-27
第一怪:出生率竟然大于死亡率 人类的出生率如果大于死亡率,就有毁灭自己的危险。政治生活领域也是如此。当前令人吃惊的是,执法执纪部门刚刚查处一批腐败分子,立刻又有更多的腐败分子产生。据1997年中纪委八次会议报告中的数字表明:1994年,全国纪检监察部门共查处违纪者3191名,1995年上升至5333名,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总纲,是在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江泽民同志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论述了反腐倡廉工作对于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意义,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反腐力度,相继查处多个“重量级”案件。这些腐败案件背后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腐败分子之间往往存在种种密切关联,甚至来自同一个“圈子”。“ 圈子”一词本身并无褒贬,作为社会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社交圈,可以因力相同相似的学历、经历、兴趣爱好成为同学、同事、朋友,也可以因为相近的血缘、地缘成为亲戚、老乡。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实践》2001,(11):39-40
《决定》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决查处以权谋私案件,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查处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买官卖官的案件。严肃查处基层干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侵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案件。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不管涉及谁,不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要一查到底,依纪依法严厉惩处,绝不手软。党内绝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人民。”  相似文献   

11.
透过许多大要案的查处和披露过程,人们看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众多的腐败分子不仅思想上堕落,经济上贪婪,而且生活上腐化,“包养二奶”几乎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道秽色景观。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作出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决定以来,全国每年都要查处一大批腐败分子。对这些发现的腐败分子,轻则党纪政纪处理,重则处以刑律,直至处死,力度不可谓不大,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第50个年头,在世界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面临的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在本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纪委对反腐败的形势作了这样的评估:“有些腐败现象没有得到遏制,甚至还在一些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蔓延;党员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失职渎职、贪赃枉法、腐化堕落案件增多,县(处)级以…  相似文献   

13.
“马桶干部”,是群众对那些在此地作官时即有问题,但因捂着未暴露尚“香”,提拔异地交流后东窗事发便“臭”的腐败分子的谑称。“马桶干部”的产生,除了他们使尽手段掩其劣迹之外,也与干部管理部门弱化和放松监督管理有关。从中原某市近三年提拔后被查处有问题的干部情况看,有10.9%在提拔前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阜南县是沿淮国家级重点扶贫开 发县。县纪委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 事”的观念,坚持把严查损害群众利益 案件作为办案重点,去年以来查处侵害 群众利益案件56件,处分党员干部82 人,其中科级干部15人,挽回直接经济 损失500多万元,“查”出了群众满意, “查”出了纪委威信。  相似文献   

15.
殷国安 《唯实》2001,(10):71-72
过去办乡镇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往往有“两头延伸”战略。什么意思?比如你是一家布厂,向前延伸可以办纱厂,向后延伸可以办服装厂。今天要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也在提倡“两头延伸”、“加长产业链”,就是不光指导农民生产,而且向前延伸到新品引进、试验示范、供应种苗等服务,向后延伸到加工、销售领域,帮助农民解决产品销路,并且加工增值。我现在提出要推广“两头延伸”战略,是要把这种战略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主要是查处大案中,例如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败的斗争和打黑除恶斗争。 反腐败斗争揭出了一个乃至一窝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16.
《正气》1997,(3)
运城市纪委实行办案“八不准”制度为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大要案力度,提高执纪部门的整体办案水平,近日,运城市纪委、监委制定实行了办案“八不准”制约制度。一是不准借办案之机在被查单位谋取私利;二是不准接受被查单位及被查对象的香烟、水果及食品招待;三...  相似文献   

17.
从当前查处的一些干部腐败的大要案件看,被查处的对象不同程度地都有一层或多层“保护伞”。事实告诉我们,干部中存在“保护伞”,干部监督的许多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和见效。所以,研究如何打破和消除“保护伞”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一腐败分子的“保护伞”,有的来自上级,如乌云蔽日,遮住一方;有的存在于周围,亲朋好友,哥们兄弟,相互关照,相互庇护;有的延伸到下级,一帮子亲信爪牙,说客打手。个别的还与社会犯罪分子和黑社会势力串通,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种:亲缘型“保护伞”。以血亲、姻亲…  相似文献   

18.
叶丽雯 《党课》2008,(5):70-73
现在的贪官们大都学会了一套“包装”、“作秀”的本领,开始还真是欺骗了许多善良的老百姓,可随着腐败分子一批一批被揪出来,他们“包装”、“作秀”的骗术也大白于天下。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识“假”的本领,有人专门把这种现象做了归纳。  相似文献   

19.
山乐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合会会长潘厂田,是目前全国查处的级别最高的非党领导干部。而他所以成为近年来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典型,不仅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其腐败心态在腐败分子中也很有代表性。潘厂田在接受检察机关讯问日寸的三个“不明白”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发生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从“众”言行值得我们注意。有这样一部分党员干部,或许是一时的“糊涂”,不管是牢骚话,还是骂人的话甚至是会后需要保密的话,也都不分地点、场合、对象,统统给“倒”出来,似乎惟此才能“痛快”。而实际上,这种降低对自己要求的行为,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群众发发牢骚是正常的,因为,政府的工作中总不免有疏漏或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也要跟着群众发牢骚、乱“讲话”,则与身份不符,实属不该。更为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在查处腐败分子过程中,群体腐败现象十分突出。为什么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