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青山逶迤,绿水迢迢,有着“浙江绿谷”、华东地区最大“氧吧”的美誉;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丽水市。秉承了丰富自然、文化资源的丽水市,却有着一个难以回避的尴尬现实:作为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无论是产业发育程度、企业规模实力,还是区域经济总量、整体发展质量都与全省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该如何振奋精神,奋起直追,加快把丽水培育成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呢?“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是丽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  相似文献   

2.
“秀山丽水、浙江绿谷”。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称的丽水,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阮春生 《今日浙江》2010,(11):57-58
被誉为“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和华东地区最大“天然氧吧”的丽水,生态是最大的优势。丽水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走生态化发展的路子是丽水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休闲经济是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低代价、高效益”,以无形资源替代有形资源,以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共同推进经济繁荣为己任,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相平衡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休闲经济是“人性化”的经济。人类的“  相似文献   

5.
“民本多元”是浙江经济能够迅速走在前列的活力源泉。“民本”是浙江经济的本质特征。由此促成的浙江经济的发展形态可以生动地概括为四个“大小”:即“小资本、大经济”,“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浙江经济发展的根本经验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积极改革国有企业,使老国有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使多种经济形式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6.
《观察与思考》2007,(8):62-63
<正>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市,以绮丽的风光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而闻名全国。享有“浙江绿谷”、“华东氧吧”、“中国生态第一市”等美誉。2005年7月,皇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就创建于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7.
从浙北江南水乡到浙西南生态绿谷、再到浙东海岛风光,美丽浙江如诗如画,生机勃勃.绿色,是浙江的底色,也是浙江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 "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期许和勉励,让全省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部省共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省为抓手,苦干实干、奋力争先,交出了一份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的高分报表.  相似文献   

8.
张德江同志在党代会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后发优势,决定了丽水在“绿色浙江”建设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使丽水成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  相似文献   

9.
张利 《群众》2022,(6):18-19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打造江苏发展的绿心,支持里下河地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升生态碳汇能力。高邮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立足自身特色优势,紧扣“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产业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助力“强富美高”新高邮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千百万浙江农民的命运转变,并让他们活跃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大舞台上。2001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9%,至此,浙江已连续16年  相似文献   

11.
黄福良 《今日浙江》2005,(22):28-29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磐安,要落实“走在前列”的要求,生态建设这一篇可以做好做透的大文章。磐安作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生态环境清新优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6%,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99%的河道水质全年达到一类标准;大气清洁度高,粉尘污染少,有“浙中绿谷”和“天然氧吧”之美誉。其次,生态经济方兴未艾。磐安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和“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全县现有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万多亩,是全省十大有机农产品基地之一。以圣诞礼品、塑料制品、农副产…  相似文献   

12.
王毅 《北京观察》2011,(6):27-27
现在关于"绿色发展"有很多提法,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型国家"、"新型工业化"、"两型社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互之间既有区别,也有重合,而工作上不同部门又各有侧重,这不利于在"绿色发展"的计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做好统筹,难免出现衔接不好、重复安排的问题。对此,我们首先应厘清“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上,“绿色”有三层含义:一是开展资源节约、亏染治理、生态保护等,这属于“绿包”本身固有之意;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3,(4):1-1
前些年,“生态资本”、“生态文明”这些饶有新意的语汇,给了正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云南人予很大的启发。最近又听到有的学者提出一个新概念,叫做“绿色发展理念”,心头不禁为之一亮。真正有思想含量的东西总是能够让人感到兴奋的。对于“绿色理念”,也应该是这样。“绿色理念”,可能在今天还难以对它的确定概念做一个什么定义之类,但它的指向未来和富有创新意味的性质,是无法不引起人们的兴趣的。在笔者看来,“绿色理念”,应该是指人们在反思、总结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单一地追求经济指标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应雄 《今日浙江》2016,(13):44-45
浙江经济要强大,浙江制造务必首先强大;浙江制造要领先。创新驱动必须领先;实现“浙江经济升级版”,必须打造“浙江制造升级版”。德国制造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屹立不倒、愈加强大,保持了60多年的经济奇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浙江经济要强大,浙江制造务必首先强大;浙江制造要领先,创新驱动必须领先;实现“浙江经济升级版”,必须打造“浙江制造升级版”。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资本活跃,经济活动频繁,招商引资就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环。随着长三角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往“以会招商”等传统的招商模式不再“一枝独秀”,新的招商引资模式和思维不断涌现。 8月下旬,江苏泗洪县在杭州举办的一场投资说明会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这场普通的招商活动之所以受人瞩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张罗”这次招商活动的不是泗洪县的政府机构,而是浙江本地的投资咨询公司。招商中介组织在招商引资会上唱主角,浙江的招商公司帮助浙商进入江苏,这  相似文献   

16.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7,(11):16-17
<正>有人说,生活在浙江的百姓是惬意的,不仅拥有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更有着充满活力的绿色经济——“生态大省”建设的启动,经济与环境同轨,人与环境友好,使浙江人的绿色家园梦不再遥远;也有人说,生活在浙江的百姓是幸运的,不仅可以时时感受到平安的嘱托,更能处处触摸到平安的暖意——“平安浙江”理念的提出,廓清了思  相似文献   

17.
<正> 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从浙江流向全国的民间资本至少有7000亿。毋庸置疑,这个省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资本溢出大省。对此,人们的看法莫衷一是。不少人直接将其扣上“资本大逃亡”的帽子,并据此诟病浙江,从而带出了“浙江这列快车到底还能快多久”的疑问。的确,浙江是陆域小省也是资源小省,环境支撑力和要素支撑力与不断膨胀的民间资本之间的矛盾正日趋尖锐。就在人们认定越来越多的资本将迫不及待地“逃离”浙江之时,另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是国家确定的10个“绿色GDP核算试点”省市之一,但有关人士指出,浙江的试点并不代表全面计算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最多只能称之为“浅绿色”GDP。  相似文献   

19.
潘海平 《半月谈》2004,(24):32-33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字眼.“浙江经济”是全国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逐步显山露水的“成长的烦恼”。“浙江人经济”这个乍看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水面.而它受关注的程度绝不亚于“浙江经济”。“浙江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地域。是指在陆域10余万平方公里和海域26余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范围内.浙江人和非浙江人创造的经济总量:而“浙江人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人”.是近4700万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20.
张肖斌 《今日浙江》2016,(23):55-55
山为脊,水为脉,清新的空气常年滋润,沐浴出了令人心醉的“仙居绿”。仙居县被确定为浙江省唯一的县域绿色化发展试点。为了这方绿色,仙居大做“显山露水”文章,让生态增绿、百姓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