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安全法》对于网络食品的安全销售未有任何规定,从而使该领域的食品销售陷入严重的诚信缺失。在网络销售的市场准入、产品信息真实性、监管等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国务院正在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与《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未能完全弥补这些缺憾。如能对食品流通渠道、信息公开、日常监管等问题加以重视,对保障网络食品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将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刑法修正案(八)》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修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本罪属于具体危险犯,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界限主要在于有没有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本罪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特别规定,发生法条竞合时,应从一重处。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对危害后果持积极追求态度。无证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不能以非法经营罪论处。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惩治力度,《刑法修正案(八)》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作出了重大修改。结合修改内容,研究对该罪构成要件中的食品含义、行为方式、明知的认定,量刑情节中“其他严重情节”、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及该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毒品犯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类罪的区分,有利于促进修订后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1,(7):25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  相似文献   

5.
论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应当强调执法重于立法、突出抓好日常监管与预警、以防范有毒有害食品为重点、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6.
周林 《瞭望》2007,(33)
食品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但美国媒体为什么对中国的食品问题如此大肆渲染和炒作?近几个月来,美国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与中国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道说,至少有137批来自中国的食品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呈阳性,或因含有违禁成分而被鉴定为不卫生并被拒绝入关。《华盛顿邮报》称,除了农作物产品,一些最不适宜出口的商品也进入了美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09,(2):30-31
欧盟:“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欧盟为统一并协调内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30多年来先后制定了20多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形成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从2000年颁布的《食品安全白皮书》到2002年生效的《食品基本法》,欧盟进一步在食品安全立法领域确定了一系列基本的原则和理念,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于7月26日签署了第503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近日,温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一段时间以来,从有毒宠物食品、有毒牙膏、不安全玩具到不合格水产品,一系列负面新闻和炒作,使"中国制造"在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法》引入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理念。相较《食品卫生法》而言,《食品安全法》在法律保护对象、法律适用主体、监管模式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均有很大突破和完善。法律保护对象的调整、法律适用主体的扩大、全程主动的监管模式、制定标准的科学性以及食品溯源制度的延伸构成了《食品安全法》的五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的欠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要真正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赋予消费者的监督评价权,需要建立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05,(5):44-45
西方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起步很早,1851年,法国就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止伪劣食品的法律——《取缔食品伪造法》。多年以来,在严管食品安全方面,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市井人语     
《侨园》2019,(7)
正食品制假售假"直接入刑"好5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加快完善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食品安全关乎公众健康,事实证明,对于昧着良心赚黑钱的人必须打出法律重拳,才能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让人们懂得守规矩,敬畏法律,不敢轻易造次。《意见》的出台,无疑给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一份保障,其"以儆效尤"的警诫意义不言而喻。(李红军)  相似文献   

13.
李涛  唐振刚 《学理论》2013,(12):120-121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是现代国家文明的标志之一,其管理水平反映国家综合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是保持良好社会秩序,有效应对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化解风险和维护稳定的紧迫需要。我国食品安全事故事中管理存在强制调查缺乏法律依据、封存涉嫌食品措施与上位法冲突等问题,应依托《治安管理处罚法》,解决行政强制调查权缺位,修改《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解决法律冲突。  相似文献   

14.
张传发 《民主》2012,(1):53-53
4年前的2007年,北京市食安委曾经修订过一次《奖励办法》。与最初的试行《办法》比较,当年的修订有两处“亮点”:一是明确可以采取匿名方式进行举报:二是奖励金额上限由1万元提高到5万元。而今,举报食品安全的奖励金额再次“涨价”。市食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市食安委近日修订并实施了《北京市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修订稿)》。在此次新实施的规定中,奖励金额大幅提高.市民举报最高可奖3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周秘 《学理论》2013,(23):166-167
食品安全的极大社会危害性相比其对经济的危害性,更适宜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范畴。我国刑法中没有规制持有不安全食品的相关规定,虽然持有不安全食品暂时不会发生危害后果,但一旦这种食品进行社会流通,为人食用,必然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后果,故持有不安全食品的行为应在刑法中加以规制。我国刑法和《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完全有可能导致刑事处罚的罚金远低于行政处罚的罚款。建议对食品安全犯罪应以"货值金额"为标准,设定较高的罚金刑限额。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商品和斩控制规范,标准是政府广泛采用的工具.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经历了从《食品卫生法》时代的卫生、质量双体系,到《食品安全法》下的统一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演进过程.标准的整合反映了立法对标准所服务的规制目标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谈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文娟  柴丹  陈景玉  李尚禹 《学理论》2010,(21):149-150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它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还影响到食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直接影响中国食品安全主要有:农、兽药残留、环境污染和生物毒药等食源性问题。同时,不科学的食品加工过程和不卫生的经营过程都是增加食品不安金隐患。特别是政府职能监管不力以及食品卫生法制法规不健全都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和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以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保障中国食品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8.
李艳 《学理论》2012,(15):85-86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问题越来越明显,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食品问题刻不容缓。从食品问题产生的经济与法律原因入手,揭示目前存在的问题,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一套有效的运行体系,即完善的制度,有力的执行,有效的监督。也将重点从食品安全立法的滞后,执行的不力及媒体的放大报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现象入手对食品问题进行深切思考,从而防范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预防恶劣事件的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9.
前瞻     
《瞭望》2005,(1)
未来5年我国将采取八项措施构筑食品安全网。商务部会同9部委联合印发了《三绿工程五年发展纲要》,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形成有利于食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使绝大多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生鲜食品超市达到绿色市场标准,使进入绿色通道的食品都能符合卫生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吴玲 《民主》2009,(8):55-56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食品安全法》起草相关负责人李援目前首次明确表态:“按照新规定,明星如果代言虚假食品广告,可能因此赔得倾家荡产。”(2009年3月17日《文萃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