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侨园》2011,(7)
韩晟昊(韩国华侨)在韩侨民联合总会会长全世界每个人中就有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全中国每20个人中就有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干大事,能治理好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胡锦涛主席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和谐世界,已经成为指导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6)
近代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始了思想转变,从知夷、师夷到用夷,从睁眼看世界到技术变革,再到政治体制上的思考,终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而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营养,是最好的正能量。这些年来毛泽东热持续升温,深层的原因就是在这里。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人民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这是多么大的正能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因为毛泽东改变了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他使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强大起来了,世界都要  相似文献   

5.
《理论视野》2021,257(7)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世界社会主义大潮中建立、发展壮大、走向辉煌,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维护党中央领导核心和全党的团结统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在以“并联叠加”、“时空压缩”为特点的现代化进击中,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的拓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史上的重大事件、重大突破,其影响是空前的、世界性的,标注了人类现代化扩张演进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2021,(2):90-96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许多共产党迎来了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时刻,世界共产党呈现出联合的新态势。这种联合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一系列联合化的组织机制、形成了发表联合声明的惯例、开展了一致性的国际斗争、凝聚形成了共同精神等。与19、20世纪的国际共运相比,这是一种联合化新趋势,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即联合主体上的平等性和多元化、空间上的共振性和网络化、时态上的连续性和密集化、方式上的多样性与议题化。百年变局下世界共产党的联合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反制资本主义的力量,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声势,丰富并发展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内涵与形式。同时,它也是站在建党百年历史时刻的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实践环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1,(22)
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深情地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1921年至1991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奋斗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史,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广大劳动者利益前仆后继、浴血斗争史。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却不是平白无故的。中国共产党受到全中国各族人民的拥戴,中国各族人民把自己的希望、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不是平白无故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70年竭诚为中国劳苦大众服务的斗争实践,赢得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 7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景况?那时的中国,是残破、  相似文献   

9.
刘琼 《学理论》2011,(4):18-19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会议。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分别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分水岭,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由盲目走上自觉的转折点,这两次会议分别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创建和发展的自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自我发展。始终坚持阶段性目标与总的发展目标的统一,以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推进总的发展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中国道路的目标自觉;明确地把中国道路的方位定位于我国国情与当今世情的统一,并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中国道路的方位自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统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推进中国道路的路径自觉;中国道路在理论逻辑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融为一体,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现代化探索而形成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取得过重要成就,也有过深刻教训。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实现了对苏联式现代化的创新性超越,树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史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人类发展史上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辉煌成就,集中概括起来就是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5)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具有伟大思想启蒙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研究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首先要认识其作为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本身的历史意义,还要把握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做出的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影响,既体现在无形中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进程,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促动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提供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意义和卓越贡献英雄大别山,不朽鄂豫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二大根据地,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二大红军主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和人民军队发展、人民共和国创建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  相似文献   

15.
郑懿  黄阔 《学理论》2009,(17):25-26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贡献。在整体低潮的大背景下,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绩效依据、理论范武、参考模式和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21,(10)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令人倍感振奋和鼓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创造了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伟大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为全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7.
马紫微 《学理论》2014,(20):10-11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成熟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壮大史,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进程彰显着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历史性嬗变,同“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具有深刻内在一致性,其道路走向反映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指向与现实形态。中国现代化运动被动启发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全球扩张,最终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主动选择、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且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世界历史自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成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辩证融通、双向互动,是由相对落后国家开辟的现代化新道路,革除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魅影的“绝对统治”,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可靠性,表征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标,为有效解决世界历史的新挑战和全球化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马运军 《学理论》2011,(31):19-21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建党经验。从思想上建党原则的提出是由中国革命的实际和党情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创造性的发展。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在坚持从思想上建党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改革开放以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得到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征程中,逐步培育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梳理几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发现,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突出表现在多个方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坚决巩固主流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战线上的基本经验;批判继承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大胆吸收是中国共产党对外来文化的博大胸怀;创新发展当代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充分学习借鉴、继承发扬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立足于、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