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远秀 《时代主人》2007,(12):14-15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吹响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号角,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党又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随着大会的胜利闭幕,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已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领导下、代表人民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当前首要的头等大事和任务就是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高潮,自觉用十七大精神指导人大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协助常委会联系公安、民政等政府部门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专门委员会,内司委的工作与民生和社会领域立法息息相关。这里,我结合委员会工作,就社会领域地方立法的问题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整整一个大的章节,观点鲜明地阐述了加快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地方人大应把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放到人大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对外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提高文化软实力两个重点,抓住举办北京奥运会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两个契机,拓展外宣工作渠道,打造外宣品牌,努力构建大外宣格局,做大做强外宣工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客观友善的外部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5.
袁红叶 《云南人大》2009,(11):28-29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沾益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监督工作中,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从关注民意、维护民权、保障民生人手,坚持抓重点、求实效,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从讲真话办实事做起,监督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梁华 《当代广西》2008,(19):56-56
打好外宣“侨牌”促进招商引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容县是广西的主要侨乡,广西在海外的63个同乡会,有55个与容县有密切联系;广西海外华侨社团857位负责人中,有520人是容县籍,其中有123人是各地政界、商界领袖。改革开放以来,容县立足于得天独厚的侨力资源优势,以做好对容县籍侨胞的宣传工作作为外宣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章丘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章丘市民生建设,章丘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改善民生“十大行动”。文明建设行动是改善民生十大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二,章丘市文明办严格按照文明建设行动的各项要求,确立“创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塑造新文化、倡导新风尚、推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关后勤》2007,(11):10-10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作出全面部署。学习十七大、宣传十七大、贯彻十七大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全省民进各级组织,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认识十七大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并结合实际抓好各项工作,履行好参政党的各项职能,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0.
王立人 《群众》2008,(3):64-6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无锡强调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用新思维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打开新局面,不断提高全市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刘广忠 《群众》2008,(1):52-5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结合省情实际。确立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根据十七大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内涵,确立了更高的目标追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为新时期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提供了动力。民政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改善民生必须加强政府的民政工作。我们很难想象还有困难群体没有得到切实有效保障的社会是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理念,为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政协组织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现阶段人民政协的突出任务,作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切入点、着力点,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报告中多次提及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结合广东妇女工作的特点,广东省妇联以关注民情民生为重点,加大对困境妇女儿童的社会服务力度,力争使广东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惠及到全省妇女儿童。  相似文献   

14.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7,(21):64-65
<正>民生为基,民生为本,民生为大,民生为重。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侧重阐述民生问题,最后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为结尾,让各界媒体给出了"民生盛宴"的十七大定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杭州也一直都在履行着总书记的论断。民生,是杭州新动力的又一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7,(21):1-1
近段时间,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省上下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迅速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把该项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十七大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用十七大精神凝聚合力、指导工作,把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焕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变为推动和促进当前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  相似文献   

16.
张宝顺 《前进》2008,(3):4-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了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富于创新,是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上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是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7.
对外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对外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地方外宣工作的好坏,一头关系着国家形象,另一头影响着地方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地方外宣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挥地缘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多元推进,立体宣传,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一、充分利用各种节会,搞好重大外宣活动,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作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省辖  相似文献   

18.
郑建国 《前进》2008,(11):19-20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要求,切实强化改善民生、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提出新举措,破解新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普及网络知识,传送网络宣传的信息,帮助地方外宣部门更好地开展网络宣传工作,感谢各地方外宣部门给予今日中国杂志社工作上的支持, 10月25日至27日,今日中国杂志社在辽宁大连二十一世纪饭店举行了地方外宣干部网络宣传研讨会。在开幕式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今日中国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黄祖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负责人李家明等就网络宣传如何从宏观和具体运作方式上和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湖北、江西、安徽和辽宁省的50余名代表进行了探讨,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网络在对外宣传中的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这一要求和现实民生的实际,迅速改善农村牧区民生势在必行。并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响亮地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新调整、执政方式的新变化和执政重点的新转向,标志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下面,我就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谈点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