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民参与表明了一种全新的公民责任、权利以及治理的观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对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功能,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是公民参与的载体。公民性是公民参与的内在支持和保证。伴随国家民主化改革的进程,我国应当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性的发展。国家的治理需要有一个讲道德、守法律的公民社会。依靠有良好公民性的公民社会,才能节约治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公民参与立法是指公民以个体或团体的方式直接介入立法过程,并通过参与行为对立法决策施加影响的活动。我国当前公民参与立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无序的情形,阻碍和制约着我国民主立法进程的推进。要走出公民无序参与立法的现实困境,必须实现公民参与立法在形式上转向有序参与,在实质上转向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3.
有序政治参与是公民争取和扩大个人权利的最主要途径,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公民的个人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扩大与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人民参与权实现的直接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应不断完善法律和制度环境,不断完善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4.
梁纪毅 《党政论坛》2013,(21):33-34
研究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动因的变迁,能把握公民政治参与动因的发展与构成,认清当前政治参与动因的现状及趋势,深刻认识公民责任动因是我国公民当前以及今后急需具备的较高层次的政治参与动因,进而更好地创造条件促进公民政治参与责任动因的成长,最终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郭琰 《理论视野》2009,(5):47-49
公民政治参与是检验当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变化、内在原因及所存在的问题来观察当代中国政治。中国政治的逻辑已经发生巨大变革,但要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前党和国家所要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全国各地若干省份高校学生的实证调查,认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他们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具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然而在人大代表选举中,许多大学生却表现出相当的被动和冷漠现象。尽管部分大学生具有追求物质享乐的倾向,许多大学生具有功利主义的参与倾向,但并不能淹没其公共精神和济世情怀。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6)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点出发,分析思考了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实现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合法、有序、理性的进行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政治参与作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基本途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推动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政治参参与的机制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努力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民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政府、公民、社会以及政府与公民等几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建议对促进公民参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筱安  张雪泽 《学理论》2012,(31):29-30
当前我国正处于民主、法制建设的关键阶段,而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切实维护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途径。目前在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主要有投票、社会中介组织、网络、听证会、信访、民主座谈会等途径。  相似文献   

11.
政府绩效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绩效领导途径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行政论坛》2017,(6):43-49
公民参与是现代政府社会治理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借用西方的制度途径引导公民参与的方式在我国有明显的"水土不服"。在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框架下,从"品清湖综合整治"和"下围村村民议事"实例中获得线索,讨论绩效治理、绩效领导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证实基于公共价值的协同领导系统——绩效领导更符合我国社会情境的引导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绩效领导作为一个结构性概念,其框架内的价值领导、愿景领导、效率领导相互作用,通过识别需求、整合资源、有效执行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有效帮助提升政府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特点及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方式,是有秩序、理性、自主、适度的行为,其核心价值在于:理性、和谐、正义、民主。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公民利益意识的觉醒、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利益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政治文化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大大促进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特点,并提出了推进与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大立法公开是我国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立法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人大立法将更加注重科学化、民主化的新形势下,加强立法公开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在加强立法公开方面的实践,就人大立法公开的理念、制度、内容、形式等,进行初步思考和研究,以期引起更多关注,共同推动人大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则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情况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分析原因并思考对策,有利于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社会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宇 《理论探讨》2007,(5):161-163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中国在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背景的变迁,从各个层面上呼吁公民参与到政策制定中去,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建立在公开讨论协商和公民、社会与政府共同参与政策制定的民主氛围。对于推进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具体社会背景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从而推动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和科学。  相似文献   

18.
19.
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主要呈现出过渡性、不均衡性、多样性、层次性等四大特征.过渡性具体表现为由动员型参与向自主型参与过渡,由信念型参与向利益型参与过渡;不均衡性主要由地域差异、地位差异、政治身份差异及受教育程度差异所引发;多样性表现在参与主体、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和渠道方面;层次性主要体现在政治参与阶层及政治参与水平的分化上.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5)
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着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之后,我国学者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相关活动的研究探讨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以公民为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还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我国各级政府的绩效评估活动中,积极探索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对于公民个人和政府建设都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