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对现代司法理念进行了多个方面的分析,着重从司法中立、司法公正、司法独立、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的角度表达司法工作的基本价值和根本目标,司法工作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证司法为民。  相似文献   

2.
司法公正作为法治的基本要求,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为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以司法公正为基础。当前的司法不公,源于司法制度上的障碍。而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则需要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其中尤需以合理完善的制度构造为要。  相似文献   

3.
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加强法律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正是执法和司法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价值观念,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保障。要实行社会法治化就离不开法律监督。法律监督应当成为维护我国司法公正的主要手段。法律监督和司法公正是法律实施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通过法律监督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作为承担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应具有义不容辞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建立完整的司法公正理念则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司法公正包含法律正义和公正司法两个方面,其中,法律正义是公正司法的起点和归宿,公正司法则是法律正义的实现方式。法治信仰、法律权威、法制统一、司法公开、司法独立等作为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有机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司法公正理念。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开的基本法理在于司法权是一种直接关涉社会正义和公民权益的公共权力。在现代社会,司法公开是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并有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司法是保障人民自由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司法公正的基础上,而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的保障。为此,为实现司法公开的社会价值,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应在司法公信力、司法廉洁、培育法律信仰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方略 ,要实现“依法治国”必然要进行司法改革。司法改革的目标是保证司法公正。真正做到司法公正 ,必须要理顺人财物管理体制 ,保障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配置司法权力 ,公开司法活动 ,强化监督制约 ,建立科学的管人用人机制 ,同时还要理顺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浅谈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灵魂。司法机关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必须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司法公正要求司法独立、司法统一、司法的公开与高效。只有司法机关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裁判,才能从根本上保正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和谐。利益关系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就是权利关系,可以通过调整权利关系来协调利益关系。通过法律调整分配权利义务,实现分配权利正义、分配程序正义、分配结果正义和司法正义,达到协调利益关系的目的。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是加快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立法,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进一步改革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学术探讨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司法制度建设几经波折,使司法公正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司法运行模式在很多方面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在一部分司法人员中,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甚至以权谋私、枉法裁判的现象时有发生,司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使得公众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司法公正,保证司法清廉,首先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司法体制。本文拟就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上的原…  相似文献   

10.
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法的价值的体现和维护。本文针对我国司法不公的现象,提出了从司法独立、权力制约、司法程序、法官素质的提高、对司法的监督等方面来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司法公正的描述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司法实务中,往往由于对司法公正本质的模糊把握而导致司法结果有违社会的期待,以至司法公正的实现层层遏阻。文章分析问题的由来及司法过程中程序正义的内涵与功能,重点探讨了司法过程中程序正义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公正是司法的永恒标志与基本价值。对于司法公正的评价标准,人们缺少统一的认识。我国目前的司法工作还存在着大量不公的现象,司法公正的实现还存在着诸多障碍。究其原因是:司法体制制约、妨碍区域利益冲突,造成司法活动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影响司法公正;司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而实现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制度改革的途径是:把司法改革纳入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强化法制的统一性,防止司法权的地方化、部门化;完善管理体制,增强司法公正的独立性;推进程序公正,健全司法公正的运行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影响法官行为的因素,法官人格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司法公正在个案中实现与否和实现的程度。法官人格在变迁和重整中产生的缺陷同法官守护正义的职业要求相去甚远。高素质的法官应当具备促进正义实现的精神和品质,以法律人、道德人和经济人为基本框架构建法官理想的人格图式和灵魂寓所已成为现代司法乃至建设法治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现代司法理念--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有着明显的价值冲突.在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重构过程中,如何满足现代司法制度基本要求和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协调与平衡,本文认为,从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的长期实践看,在体现其注重司法效率、效益价值的同时,应当重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各自公正、正义价值的实现.基于刑...  相似文献   

15.
自有司法活动以来,老百姓一直对司法活动的公正行事寄予厚望。他们把美好的理念化作多姿多彩的千古话题,代代相传,长盛不衰。相对而言,司法公正的理性探究较为贫乏。司法实践呼唤学术界的理论配合。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此课题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一初探,以作引玉之砖。 一、司法公正的范畴 在什么范围内控讨司法公正问题?有的同志主张司法公正可以分为“规范公正和运作公正”。还有的同志将司法公正分为形式公正和实质公正,认为形式公正是指司法活动的程序与结果完全符合法律的要求,实质公正是指司法行为、活动、结果完全符合正义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传媒监督和司法均有宪法基础,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司法自身所要求的公正独立性,都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均应着眼于这个共同目标。司法没有了传媒监督,公正就会缺少一道保障,传媒如果过度干预司法,正义也将难以实现。二者的关系是整个法治社会结构中的一大基本关系,且是相容并行的同时密切联系,在社会规范和管理方面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因此,媒体与司法之间能够以此为基础构建一种全方位的良性关系,真正做到既能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又能保障司法的独立、公正和权威。  相似文献   

17.
实现司法公正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和基本要求。从政治文明视角而言,要达到司法公正的目标,首先应实现司法机构设置、组织人事、财政经费的独立;第二要理顺人才引进制度,建立高薪制度,进而提高法官素质;第三应完善党委人大、检察机关和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改革的目标,一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最佳平衡,二是树立司法权威。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思路从大的层面来看,包括审判方式、诉讼制度、司法体制、司法机制、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从基本进路来看,包括司法机关的定位、司法工作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司法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及其运作等九个方面。中国司法改革应当注意实行全面统一领导、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要有整体的改革思路和成熟的改革方案等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保证司法的工作不受来自外界的不适当干预,才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要实现司法公正也离不开对司法权的合理监督,而这种监督必须以尊重司法独立为前提。司法公正的实现,要求司法接受监督和司法保持独立这两项基本原则之间实现统一和协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司法机关进行监督应遵循适当的原则与方式,人大监督必须以尊重司法独立为前提,必须把监督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20.
论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是人们权利或利益的合理分配。公正观不同,公正内容也不一致。司法公正是人们对司法活动公正的一种企望,一种司法价值评价。司法公正应包括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司法形象公正三个内容。要矫正“重实体、轻程序”现象,必须特别强调程序公正的历史价值。司法改革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经之路。在这场改革中,能否解决好司法独立的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