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样贯穿于商标申请、使用等行为的各个方面,民事主体无论是申请注册商标还是商标使用都需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以《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8项的"其他不良影响"对系列"火神山""雷神山""李文亮"商标的注册申请进行"管控"。但"不良影响"具有严格的适用条件,而非商标申请行为可能会产生消极、负面影响。运用"不良影响"对不当商标申请行为进行管控不符合商标法的立法本意,以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规制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2.
诚信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适用于商标法。然而,诚信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价值判断词,相对于不同的价值主体,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本文试从消费者、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以及社会三个角度,解读商标法中的诚信原则,指出其当前面临的危机,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于商标侵权归责原则的认识,学界历来存在过错原则与无过错原则的争议.本文试从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归责原则等民法基本概念入手,首先澄清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进而联系我国<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并通过对司法实践的考察,参照国外的相关立法,对我国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进行梳理,力图通过分析具体民事责任的适用,论证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既包含过错原则,也包含无过错原则.  相似文献   

4.
作为"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以其所负载的价值涵摄全部私法法域。诚信原则浸染在《商标法》中,存在着深刻的理论根据。诚实信用由道德转化为法律,其基本途径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一是制定成具有弹性力的原则性规定;一是将其作为基本原则蕴涵在法律规范中,制定成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规范。通过后一种方式,《商标法》将诚实信用原则贯穿于其法律规范中。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法看我国新商标法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际公约、外国立法例和我国的实践,分析我国新商标法第13条第1款关于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所适用的主体和客体的范围,认为这一规定将突破我国传统商标法的商标权取得原则和商标的地域性观念,对商标立法和司法保护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标法》实施单一的注册取得制度,在商标注册上不要求商标使用,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时值《商标法》进行第三次修改之际,应对现行的商标权取得制度进行重构。一方面,《商标法》应将商标使用作为商标注册的条件,并借鉴美国《兰哈姆法》"意图使用"内容;另一方面,《商标法》应对商标的在先使用利益给予充分的保护,以防止未注册商标的抢注。  相似文献   

7.
商标"第二含义"问题是我国商标法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修订后的商标法对商标"第二含义"问题的规定比较原则.借鉴国外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商标法的现有规定,商标"第二含义"的适用范围应包括地名和地理标志,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描述性标志以及其他缺乏显著性特征的标志.使用时间长短和表明消费者态度的证据是认定商标"第二含义"的标准.商标"第二含义"的所有人不得排除他人在原有含义上正当、善意地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标法实行自愿注册原则,未注册商标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以往的立法中,对未注册商标的规定明显不足。在未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性、逻辑基础、立法模式选择及具体的条文设计等诸多问题上学界尚未达成统一认识,商标法的第三次修订也没有完全解决该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上述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完善对普通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规定,充分发挥商标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后知识产权时代,商标的存在是否仍具正当性?财产劳动论虽然提供了抽象的正义观,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一定要给予财产权的回报,尤其是不能解释商标保护的正当性,更不能诠释当前商标权扩张的实质。为美国商标法所采纳的效益主义存在主观臆断搜选成本,虚设质量保证功能,片面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缺陷,不能合理诠释商标法的正当性,也不宜为我国的商标法所直接移植。社会规划论着眼于建构公正、自由、民主的理想社会,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追求相契合,可以趁第三次修改商标法之机,明确为我国商标法的理论基础,以商标的信息传播模式建构商标权,抑制商标财产扩张,合理体现消费者的利益,细调与商标本体论原理不一致的条文,使其整体逻辑自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标法》较多地借鉴了大陆法系商标法,并且具有浓厚的商标行政管理法特色,在商标权取得制度上偏重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效率性,较少体现公平,客观上使得商标抢注成风、不公平竞争泛滥、垃圾商标成灾,最终导致了效率的丧失。美国《兰哈姆法》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使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其商标权取得制度建立在使用主义的基础上,并科学地引入了在先申请主义的内容,使其制度设计不断优化,为我国商标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11.
现行商标法对自行改变商标形式采取否认的立法态度 ,本文现实需求、国外立法例和商标法的理论三方面进行分析 ,认为这种立法规定应当修改 ,并借鉴国外的立法规定对现行商标法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商标法的实施,对加强商标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立法的缺漏和理论上的争议依然存在,表现在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的概念界定、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以及商标淡化等方面。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的含义不同,但在立法中却是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其侵权行为的归则原则是一个突破于传统民法理论的混合原则;另外,在侵权界定时应将淡化侵权行为明确于立法当中,以做到司法统一。  相似文献   

13.
商标转让中存在当事人意思自治与避免市场混淆的博弈,法院审理分割转让近似商标合同纠纷,应当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避免强制转让。《商标法实施条例》第25条第2款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分割转让近似商标的合同应属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14.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与路华公司(英国)“陆虎”商标争议案焦点是对《商标法》第31条如何理解适用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理解适用该条规定非常重要。《商标法》第31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该条与本案密切联系的关键词有:“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网上商标侵权行为 ,以及商标抢注行为 ,商标法重管理轻诉权等的缺陷 ,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商标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 WTO的日益临近和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现行商标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在对商标法进行修订时 ,既要考虑有关的国际条约对成员国的具体要求 ,又要面对国内商标保护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使我国的商标法能真正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未注册商标.随着1982年<商标法>的颁布及修改,我国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这些实践加深了人们对未注册商标保护的认识,推动了<商标法>的不断完善,同时检验了新的<商标法>的实际效果.但在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8.
商标法的法律价值是对商标进行法律保护的直接依据。分析商标和商标权的特点及商标法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公平和平等、自由、幸福、安全、秩序等为商标法的法律价值。其中,公平和秩序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自由价值的地位较低;促进社会和谐与团结,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是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平衡商标注册人和在先使用人之间的利益,以弥补申请在先原则和注册原则的不足,应赋予所有善意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继续使用的权利.大多数成文法国家对先使用权制度进行了规定,在《商标法修正案(草案)》中也增强了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力度.但是,在我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下,仍需要对先使用权利构建进行解析,明确权利行使的条件和限制,完善未注册商标先使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在我国会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而我国尚未对此进行法律规制。本文认为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地域性理论 ,在理论基础上有其不科学性 ,同时借鉴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 ,并从商标法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贸易政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我国应在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如 :《商标法》时 ) ,适用商标权国际穷竭理论 ,允许平行进口 ,但对平行进口商故意的“搭便车”行为则予禁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