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比亚战争已尘埃落定,然而由其引发的思考应该说刚刚开始。其中引人瞩目的一项就是美国白宫和国会围绕“宣战权”的“府院之争”。虽然被美国人捧为圣经的《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国会拥有“宣战权”,然而在实际战争中,总统往往先斩后奏、先战后报甚至不报。此次奥巴马政府面对利比亚战争也没有例外,这再次引起了国会的极大不满。两党议员纷纷谴责奥巴马没有遵守宪法以及1973年的《战争权力法案》。而奥巴马则辩称,利比亚行动不算“战争行动”,因此无需得到国会的批准。其实,  相似文献   

2.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都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选两名,50个州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大约50万人选一名,共435名,任期2年,届满全部改选。国会每两年一届。州长任期不一,有的2年,有的4年。由于国会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其中一次同四年一度的大选即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2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特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提出"财政悬崖"(Fiscal Cliff)概念,要求美国国会尽快解决这一"紧要问题",强调如任其发展可能拖累美经济复苏。自此,美政界、舆论、商界对此概念展开激烈争论,并引发全球关注。由于民主、共和两党诉求存在较大差距,且大选前聚焦点  相似文献   

4.
印度历史教科书修改问题 ,在印度社会中引起激烈的争论。支持者很多 ,反对者不少。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印度历史教科书部分修改内容和印度学者关于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引发的关于“北美洲”界定之争柳松世人瞩目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于1994年1月1日生效。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会影响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今后若干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也将波及其他美洲国家。在协定生效前后,不少人提出...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19日,独联体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正式签署了建立“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协议,这无疑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掀开了新的篇章。长期以来一直游离于独联体核心圈之外的乌克兰加入其中是“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最显著的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可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成功的机遇,但实现过程并非坦途。为了使“四国统一经济空间”顺利向前发展,就目前而言,四国应在入世问题上协调政策,统一立场;俄罗斯应尽快使所有以俄为中心的三个集团(俄白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方案协调一致并千方百计地加强在成员国,特别是在乌克兰的经济存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国际政治几种主要理论范式之争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两大主流范式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并探讨了21世纪国际政治理论范式重建的可能方向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朝鲜"脱北者"问题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中国周边关系构建的安全性问题。朝鲜"脱北者"在来源、性别、身份、去向上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在国际社会各种势力的插手与干预下,"脱北者"问题逐渐国际化,这不但会激化朝韩矛盾,给朝鲜半岛局势动荡再添变数,而且会引发外交纠纷,影响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的发展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长期动荡不安。进入新世纪以来,巴政府采取以开发求稳定的战略,大力推动开发俾路支省的工作,在该省矿业、基础设施、教育等领域进行大笔投资,取得一定成效。但2005年以来该省爆发新一轮危机,其特点是重点袭击经济开发项目、袭击外国公民、表现出较强的国际背景。巴民选政府继承了前政府以开发求稳定思路。在危机缓和后,现政府初步采取了和解、国有设施重建与重新分配资源的新战略,表现出若干较明显的积极迹象。目前尚不能期待俾路支问题在短期内解决,但局势的缓和将为最终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国的崛起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同时也威胁着美国及俄罗斯等国的利益。2014年8月,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开始对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展开军事打击,同年9月底又把军事打击范围扩展到叙利亚境内。一年后,俄罗斯也派军队进入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美国为其入叙打击伊斯兰国所给出的法律依据是:保卫伊拉克的集体自卫行动的延伸;叙利亚政府无意愿或无能力有效打击伊斯兰国。俄罗斯为其入叙打击伊斯兰国所给出的法律依据是:受到叙利亚政府的邀请;打击目标仅限于恐怖组织。同为入叙打击伊斯兰国,美俄却选择了不同法律依据,其重要原因是两国围绕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府是否是合法政府而进行着国际话语权之争。这种话语权之争从根本上讲是何谓合法政府这一国际规范层面问题之争的外在表现,其事关中国战略利益,值得中国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绑架问题”虽然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但其提出和演变始终与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进程相伴随,并成为两国建交谈判的主要障碍之一。日朝间虽然就“绑架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但在事件的处理上双方却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日本热炒“绑架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战略利益,“绑架问题”不仅是日本与朝鲜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日本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剖析美朝"黑名单"问题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把朝鲜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是布什政府把朝鲜定为"邪恶轴心"和"暴政前哨"的核心理由之一,是美国严厉打压朝鲜、造成朝美关系长期对立和紧张的一个根源。美国把朝鲜列入"支恐"黑名单问题早于朝核问题的出现,现在布什政府将两者联在一起,即将朝鲜在无核化问题上的进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 0 0 1年 8月 1 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室召开“拉美产业结构及相关问题”座谈会。座谈会由经济室青年研究人员谢文泽做主题发言 ,拉美所 1 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座谈会。近年来 ,拉美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引起了拉美问题研究人员的重视。召开这次座谈会 ,旨在简要介绍拉美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比较突出的产业结构问题、贸易自由化对拉美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以及研究拉美产业结构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以促进对拉美产业结构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工业化进程中 ,拉美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特点 ,如农业…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5日,越共中央十届七次会议作出关于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的第26号决议.这个决议是在越南革新开放进行20多年后,关于"三农"问题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决议.从越南建国和卫国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发展、进步和繁荣离不开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发展农业、农村,提高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一项战略任务,是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而言,德国似乎再次成为“问题”:德精英“疑欧”倾向明显增强,民间“疑欧”倾向前所未有,德国政府也不再顾忌其他成员国感受,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开始“单干”。“德国问题”再现既是德国历史记忆及负疚感淡化的结果,也与两德统一效应20年来持续发酵以及媒体对政府欧洲政策影响力增大有关联。德国对欧态度的变化及政策调整将对欧洲一体化造成重大影响,德国很可能由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力量转变为保守甚至阻碍力量。  相似文献   

16.
“疆独”势力是一支奉行“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思想,打着“民族自决”、“宗教至上”旗号,以“建立‘东突厥斯坦国””为政治纲领,运用恐怖暴力等手段进行分裂新疆活动的恐怖势力.其从产生至今,给中国边疆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疆独”势力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势力尤其是美国的扶持与帮助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冷战后,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剧变、对华政策深刻调整,美国对“疆独”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介入程度不断加深.如今,作为“疆独”问题中的国际性因素之一,美国已经成为影响“疆独”问题演变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西藏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英文译法, 表面上看来, 似乎这三种译法只是语言 的表述不同而已, 实际上, 这三种译法背后暗含着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要有清 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不丹难民问题”产生过程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分析了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原因,对“不丹难民问题”解决前景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有机会从《东南亚》杂志上读到贺圣达同志论述早期东南亚国家社会性质的文章,不禁勾起我六年以前读较早一篇关于扶南封建论的论文时的回忆,记得那时也是很为欣喜的,因为关于扶南的社会性质,除奴隶社会说之外,终有不同意见发表了,而且以其“封建论”针锋相对。学术研究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发展的。因此,这无疑是一件极好的事。 我是扶南奴隶制说的主张者之一,与其他持相同意见的同行一起形成了这种学术观点。我们与扶南封建论者之所以存在不同学术观点的分歧,我以为,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研究方法的不同,对马列经典作家理论理解的差异和对具体历史问题认识分析和结论的不一样。欲展开讨论,势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期,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和参照的现代化进程的铺展和中国国家制度的疾速衰竭,使汉语在世界语言的中心地位也发生了颠覆式的位移,逐渐滑落到边缘地位,"汉字文化圈"也呈现出破裂的态势。21世纪,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现代化实践及其重大转型,为汉语的复兴和精神重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语境和历史背景下,将重新"发现汉语"及其"天下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命题,这意味着以西方文化为轴心的单向度的世界文化秩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以汉语复兴为切入点,中国文化将成为解构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在重新"发现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吸收其他语言文化资源的同时,坚持汉语及其文化形态的输出立场,摒弃中西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模态,建构一种语言的"天下精神",从而使汉语在文化全球化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