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法制史二十世纪的研究状况分五个时期进行了综述 ,考察了研究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沿革 ,对这一时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各种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进行了析述 ,并对关涉中国法制史的重要考古成果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北方法学》2018,(5):154-160
目前法律史学界对地方法制史感兴趣的学者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对多元复杂生活的体悟,对具体真实问题观察思考的法学学术发展之需要,以及对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习惯差异之国情的认识以及大量地方档案等史料的发现。对地方法制史的研究需要通过对地方司法问题的研究得以呈现,这有利于揭示真实的中国,也有利于史学研究重焕生机。地方法制史研究尤其需要重视方法论问题,比如研究地点、研究时间段、研究史料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3.
孙光妍  宋鋆 《北方法学》2020,(2):138-149
革命根据地法制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经历了开拓起步、稳定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在研究成果方面,法律法规汇编、论文及专著等各种形式成果不断增多;在研究领域方面,实现了从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城市革命根据地的拓展;在研究队伍的建设方面,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学术梯队;在学术平台构建方面,体现了从鲜见到显见的增进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法制史:21世纪一个亟待开拓的中法史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已成立 50余年,可是对新中国法制史的研究非常不够。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但归结起来可分为主、客观两大方面。研究新中国法制史应注意处理好通史与部门法史、中央法制史和地方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学界与其他学术界等的关系。还有,研究新中国法制史,要改变传统的研究方法,引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起中国法制发展的历史,人们不会不想起中国的中央法制史,它通常被称为“中国法制史”。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地方法制史。这是一块未被重视的“处女地”。毫无疑问,中央法制史是中国法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央法制史完全有必要。这是认识和掌握中国法制史不可或...  相似文献   

6.
王立民 《当代法学》2012,(4):134-145
近30余年来,中国和海外学者都有一些研究中国租界法制的成果,其分类大致为:研究中国租界法制的著作、研究中国租界著作中有关中国租界法制的内容、研究中国地方租界志中有关租界法制研究的内容、研究中国地方史著作中有关租界法制的内容、论文对中国租界法制的研究和海外对中国租界法制的研究等。总观中国和海外研究中国租界法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立法主体、立法内容、警政机构、司法制度、有关法制事件案件等。前瞻中国租界法制的研究,需要重视中国租界法制研究队伍的进一步改善,研究资料的进一步挖掘,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扩充,交流的进一步扩大,海外研究的进一步加强。可以相信,只要持续研究,加倍努力,总会取得新成果,新成绩,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法制史的下沿,从解放以来的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来看,一般都是到1949年建国前夕为止。据不完全统计,解放以来,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文章约有六百多篇(不包括中国法律思想史)。  相似文献   

8.
<正> 法制史作力法律学科的重要分科,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明古以知今,我们要正确地借鉴法制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法制史研究。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有丰富的典籍、资料和几千年从未中断的发展沿革。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从事法制史的研究,倘若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听任糟粕的传播,就会给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带来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认为,当前学术界对于我国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以致影响了我们对于中国封建法制历史渊源的深入认识。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①在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研究中,比之经济、政治、思想、哲学等领域,唯对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研究显得不足;②在已有的战国时期法制史的研究成果中,史料的运用过于狭窄,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和进一步发掘战国时期的法律史料;③在战国法制史的研究和教学中,应注意准确使用秦简中的法律史料,避免混淆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使人产生模糊认识或错觉。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的研究成果颇丰。文章对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其研究的成就与经验,分析研究的缺失,并试图前瞻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说到新中国的中国法制史研究,就必然会提到张晋藩先生,张先生的名字,与中国法制史是连在一起的。第一,张先生创造了许多引领中国法制史领域研究、中国法制史学科发展之第一的重大事情。如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那时先生才20多岁,就在国家级重要刊物和报纸上发表法制史专业的学术论文;在上世纪60年代学术环境最为艰苦的时候,先生就着手带领团队编写了3卷本的《中国国家与法权通史》的教材;在1979年,先生除了参与筹办中国法律史学会的成立之外,第一个提议编写中国法制史多卷本的设想,并在大会上提交了《中国法制通史》的编写设想和大纲;在1979年底1980年初,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着手编写一套4卷本的《中国法制史》教材,这在当时中国是第一个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法律史学者胼手胝足、殚精竭虑,在近乎废墟的基地上,建起了中国法制史的庞然大厦:撰写了以多卷本<中国法制通史>与<中国法律思想通史>为代表的著作300多部,论文2000多篇.正是在这一大厦里,法制史工作得以遮风避雨、休养生息,得以创建发明、开拓进取、逐渐形成了一支300多人的老中青结合的朝气蓬勃的研究队伍.值此新世纪初倡言重写中国法制史之际,我们对这20年中大师级的领军人物表示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停滞多年的中国法制史研究得以逐步开展起来。经过广大中国法制史教学、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最后20年 ,中国法律史学者胼手胝足、殚精竭虑 ,在近乎废墟的基地上 ,建起了中国法制史的庞然大厦 :撰写了以多卷本《中国法制通史》与《中国法律思想通史》为代表的著作300多部 ,论文2000多篇。正是在这一大厦里 ,法制史工作得以遮风避雨、休养生息 ,得以创建发明、开拓进取、逐渐形成了一支300多人的老中青结合的朝气蓬勃的研究队伍。值此新世纪初倡言重写中国法制史之际 ,我们对这20年中大师级的领军人物表示由衷的敬意 !新陈代谢是世间万物亘久不变的发展规律。推陈出新是每一个法律史工作者在学术上夺取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蒲坚 《中外法学》1991,(6):44-45
<正> 近两年来,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深广方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一)资料整理工作较以往更为细致、全面;(二)专题论著较以往更有深度;(三)新的中国法制史教材不断出版. 在资料整理方面,以唐代法制资料最为突出.刘俊文著《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对现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关法律文书几收揽无遗.其中包括律、律疏、令、格、式、令式表、制敕文书、判、牒、案卷等五十件.每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的法律和各类法律制度,涉及法律思想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又与史学相贯通。要科学地认识和阐述中国法制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实事求是是治学的基本原则,也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方法。把实事求是原则运用于法制史研究,就是要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客观地再现中国法制史的本来面目,探讨它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苛求古人,忽视古代法制在推进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认为中国传统法制漆黑一团,都是落后的、反科学和反民主的东西,不值得研究。另一种是抬高古人,无视古…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宪法学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至今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理论体系基本成形.经济宪法学研究的主要论题包括:经济宪法的概念、经济宪法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经济宪法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等.中国经济宪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本共识尚未达成、总体成色不佳、内容失衡与强弱不均.经济宪法学的未来研究需要各科学者共献才智,形成学科共识,填补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18.
宋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侃 《法学研究》1996,(2):122-13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制史研究有了迅速发展,仅教材至1994年就相继出版了中国人大《中国法制史》(以下称人大本)、北大《中国法制史简编》(以下称北大本)、全国统编《中国法制史》(以下称统编本)和《中国法制简史》(以下称简史)等十几部,还出版过几部中国刑法史和中国经济制度史等专著。这些书各具特色,有些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诸书也有欠妥之处,其中对宋朝例的解释及其性质、地位、作用等论述就颇值得研究。另外,还有一  相似文献   

19.
引言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及各种法律制度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律学基础学科。学习中国法制史,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水平;有助于增加各部门法的历史知识,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历史上的法学文化遗产;有助于肃清封建主义遗毒,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我国历史上各种法律制度的本质、内容、特点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也是今年陕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首先开考放课程。由于它的专业性比较强,其中的名词、概念、内容等对于广大自学的同志来说较为生疏,因此学习中难免感到枯燥、难懂。那么,怎样学好中国法制史呢?我们仅就自己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