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正迈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相应的现代警务模式与之相匹配。“公安大脑”建设以系统性变革重塑来构建现代警务机制,积极回应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公安机关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公安大脑”建设的现实意义,深刻认识“公安大脑”建设中职责同构局限、惯性惰性影响、数字化转型挑战等问题,通过强化系统治理思维、完善现代警务架构、打造高效共享格局、聚焦实战服务功能,切实找准建设实施路径,从而以系统性变革重塑来持续推进警务数据融合建设,加强业务流程融合、能力手段集成、组织机构重塑,提升塑造变革能力,真正打造变革型组织,实现最优警务效能,形成组织架构扁平高效、资源配置科学精准、警务运行协同顺畅、基层基础稳固坚实的现代警务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制度逻辑的核心要义是强调制度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重构.从该视角切入观察"最多跑一次"改革,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真实场域.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政治资源与社会合法性的互动共生,是创新制度设置的关键驱动.行政动员与意义建构的互融共生、技术嵌入与组织调适的相互构造,会在复杂的制度实践中实现秩序重构.最终呈现出回应社会需求、强化科层控制、耗散政策成效等复合交错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五项制度改革"是成都立足实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改革。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对财政收支结构、分配模式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加快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步伐;国资国企经营评价制度改革,构建重视可持续投资收益的国有资本经营评价体系,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基础环境;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打造有弹性韧性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实施土地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成都土地资源管控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改革,搭建以多元主体公共对话、协商和协作为核心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提供精细化的政策支持与公共服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引领力的高质量企业"雁阵"梯队。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既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完善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第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国家治理功能。社会保障体系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社会保障治理自身体系的完善。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谋划社会保障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法治保障、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第二,深化社会服务供给体制改革,提升社会服务效率和公平性。一是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构建体现社会服务技术人员特点的薪酬制度;二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购买制度,建立竞争性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三是积极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努力开创社会服务社会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整体治理"是在对传统科层官僚制、新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进行反思和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新治理模式,是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必然逻辑和理想选择。其改革途径包括:发展整体服务型警务,深化公安大部制改革,建立"内联外协"式整体作战警务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建设及加强组织间协调,完善信息主导警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各市公安局、各市警察协会,各序列、行业公安局(处),厅直各单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广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山西"民生警务,亲民公安"实践活动,与推进公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实现公安机制改革的途径之一,是实现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抓手之一。根据省警协2014年工作安排,结合省厅党委继续深人推进山西"民生警务、亲民公安"实践活动的部署,经报请厅主要领导批准同意,省警协拟于2015年第二季度适当时候举办以"公安治理体系和  相似文献   

7.
加强国有资本功能的研究是改革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共同指向。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求监管职能向资本再聚焦,建立资本市场化运作平台、加强其职能建设,并提出了夯实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治理基础、清理和理顺长期积淀的体制性问题、提升国有企业的行业和社会影响的目标要求。本文认为,国有资本的改革逻辑在于: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与最优规模;实现国有企业资产承载效应的最大化与资产定价机制构建;实现国有资本功能体系的规范化与效率化。由此,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平台有必要聚焦资本功能——运作目标内部转化机制、资本功能建设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整合机制来优化企业组织设计。  相似文献   

8.
政府职能转变蕴含着理论与过程双重逻辑。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直接关乎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而兼顾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政府职能转变,天然地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口。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遵循着"国家职能—政府职能—政府职责—职责体系"的过程逻辑。这两种逻辑在改革内容和发展脉络上具有内在关联,并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场域中。基于此,下一步改革应当聚焦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重点把握三项原则:一是要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动态均衡中调整职能边界;二是要将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工具的应用创新有机统一起来;三是要打破自发形成的职责结构模式,推动职责体系重塑。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从学理上解释国家对社会组织采取的混合治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尝试从国家建构社会的视角出发,以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变迁过程为例证,运用“风险控制 治理绩效”的分析框架探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动因。研究认为,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制度设计表现为“约束”和“激励”的阶段性调整,其背后的制度逻辑是基于风险可控基础上的治理绩效;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有一定的差异,总体表现为宏观避险与中观赋权。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吸纳和赋权可以是共存状态,吸纳的另一面并非赋权,而是排斥和疏离。在社会组织治理进入“秩序思维代替稳定思维”的新阶段,各地政府在社会组织生态建设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社会组织的分化生态。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一轮警务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在大数据时代,深度挖掘各类数据资源的价值并将其有效整合成为了主动警务模式的发展方向。目前四川藏区智慧公安运行存在标准体系缺乏,警务机制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受阻;重视数据采集数量,忽视了数据质量和应用深度;过度依赖技术公司,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三方面的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从转变传统思维方式,以智慧公安建设触发新一轮警务改革活力;推动运营准入标准化建设,整合资源、破除壁垒;健全组织机制和安全保障,高效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推动数据资源深度运用,发挥智慧公安服务实战效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以主动警务战略为核心,提升四川藏区智慧公安运行效能的具体路径,助力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实体"与"程序"体现了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的完整体系,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的主体要求已经基本确立,但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的程序研究还处于理念论证和会议精神层面,缺乏实践检验和相应制度安排。当前应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制度化建设,从而为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序的发展空间和规范的行动逻辑。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的程序内容应包含社会协商、界别协商和评议协商等过程,同时建构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的步骤、内容及救济体系。在建构中,还应充分把握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的风险危机,并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有效调节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政务信息共享对于行政改革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为"放管服"改革提供技术手段,而且在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优化组织流程、重塑组织形态,以及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政务数据共享观念滞后、保障性制度不完善、管理系统不规范、数据加工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还较为普遍,制约了"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应转变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共享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做好政务信息共享的技术支持,尽快建立和完善数据录入、整合、共享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的城市公共文化治理以动员居民自觉参与巩固意识形态的公共文化生活,扶持文化服务组织成长以展开协同治理,纠正文化行政领域的政绩优先价值倾向为行动宗旨,它在制度性认同的获得、参与式认同的型构和信念式认同的塑造中不断深化居民的认同感,进而以认同为核心纽带来构建协同治理体系,依循"制度引导→参与效能提升→信念巩固"的理路来提升参与意义,将制度完善和策略配合作为支点来扩大文化服务组织的影响力。而这项逻辑紧密的系统治理,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全球技术变革驱动下,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正在从"总体—支配型"社会逐步过渡到"制度—技术型"社会,而互联网技术嵌入到城市治理中以后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发展。近些年来,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和应用下,一种新型的"系统—协同型"社会及其城市治理方式也即将形成。技术变革与城市治理在权力结构、组织方式、时空关系等方面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而城市中的"人"扮演着被治理者与治理者的双重角色,并成为城市治理逻辑转变的核心。未来需要警惕数据驱动的城市主义的肆意扩张,守住人本治理的底线和培育包容性的治理胸襟,处理好技术、制度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有限"、"有效"和"有为"是行政体制改革时间光谱和知识图谱上的三个关键词.党的十九大以来,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新一轮的变轨与重塑周期,聚焦统筹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锚定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瞄准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时间光标沿着组织体系→职能体系→制度体系→能力体系的主线稳步推进,这不仅是行政资源优化配置与迭代升级的过程,也是行政改革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改革路径重塑与再造的过程.其中,建设"有为政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指明了方向.为此,要以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和"社会有力"相融共进为基本目标,以完善制度体系作为战略路径,以促进"跨界协同"作为战略重点,以深化集成改革作为基本策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层面来看,财政制度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改革逻辑。中国财政制度改革先后经历了古代的统治逻辑、建国后的稳定逻辑、改革开放后的分权逻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规范逻辑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理逻辑。通过分析中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政治学逻辑,可以看出财政制度改革的根本着力点是解决最突出的矛盾,改革过程中既要借鉴国际做法,更要结合本国国情。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财政制度改革应该以均衡和高质量为改革重点,提高财政制度改革的创新动力,使财政制度改革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7.
地方"数字政府"改革是当前政府治道变革的重要途径,关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大业。基于国内"第一梯队"7省市34份政策文本对地方"数字政府"改革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数字政府"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政府中心主义的改革逻辑,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数字政府变革;改革工具主要表现为技术赋能、政务数据与服务标准化及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改革重点在于推动地方政府职能数字化转型,即经济调节数字化、市场监管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社会管理数字化、政府运行数字化、环境治理数字化。面对新一轮激荡的数字化浪潮,需要发挥多方力量,从政策导向、管理优化、技术创新等多维层面保障转型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安排已成为当前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重要构成。该制度实践受到目前行政体系改革中诸多深层问题的影响,并体现了不同政府部门面对改革难题时的实践策略。这种制度实践的隐蔽逻辑会产生复杂的制度效应,并对社会组织发展产生非预期的影响。本文在深入剖析其中因果机理的同时,提出了未来改革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体系的一些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县域治理创新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华北某县盗采治理过程表明,基层治理困境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法治不彰,其主要原因是县域政权的条块分割导致执法碎片化、执法效率低下。县域体制变革使数量巨大的、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执法权力能够整合起来形成"条块互嵌"的行政权力网络。它包括联合执法、建立"三协同"综合执法链及权力清单制度三方面的内容。成功推进这一县域治理创新须遵循五方面的逻辑和条件:党建引领是基本动力;法治思维是基本特征;有效治理是基本目标;赋权街乡是基本路径;渐进改革是基本策略。这启发地方通过县域治理的整体性变革来推动基层治理的法治化,形成基层行政权力网络。  相似文献   

20.
地方"数字政府"改革是当前政府治道变革的重要途径,关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大业.基于国内"第一梯队"7省市34份政策文本对地方"数字政府"改革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数字政府"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政府中心主义的改革逻辑,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数字政府变革;改革工具主要表现为技术赋能、政务数据与服务标准化及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改革重点在于推动地方政府职能数字化转型,即经济调节数字化、市场监管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社会管理数字化、政府运行数字化、环境治理数字化.面对新一轮激荡的数字化浪潮,需要发挥多方力量,从政策导向、管理优化、技术创新等多维层面保障转型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