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吉同 《唯实》2013,(3):96-96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恶贯满盈的大太监仇士良因病退休了。他在家中向前来送行的党羽“传经送宝”。怎样才能在朝中永远成为“东方不败”呢?那就不能让天子休闲,  相似文献   

2.
读古代笑话中有关迂腐愚呆一类,常感到不可思议:世上哪有如此迂腐愚蠢的人呀?纯属古人胡编乱造。可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单是虚构,其中所蕴含的道理颇让人击节叫绝。这里且闲评几则,聊博一哂。 《徒言楼高》:迂公家有一条板凳,腿特别矮。迂公坐它的时候,总要用砖头瓦片将它的四条腿支起来。迂公深感麻烦,便叫家人把板凳搬到楼上去坐,可是坐上去仍与楼下一样。迂公心下奇怪:“人们都说楼高,我看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于是命家人一起动手,把楼给拆掉了。 评曰:迂公之愚就在于他弄错了原因,怪错了对象。当今,某些干部在做群…  相似文献   

3.
于工不"愚"     
思年 《当代工人》2022,(4):24-25
第三次走进仲裁委立案大厅,这个穿着工装的男人有点儿瘸,步履蹒跚.他的脸上虽然带着沧桑,眼神却透出一股执着的精光,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个50来岁的木工师傅. 师傅姓于,评过工程师,干活儿一丝不苟,甚至有点儿学究气.别人耳朵上夹着香烟,他却夹着铅笔;别人兜里揣着火机,他兜里必是一把卷尺.熟悉的工友尊称他"于工",而新人都以...  相似文献   

4.
谷梁 《广东党史》2009,(1):28-31
霍英东的眼睛里始终含有一种对泱泱中华的特殊感情,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表现在立世和行事上也都不是那么简单。作为商人,他更是中国人。作为香港“红色资本家”的代表,他晚年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一些公开活动,亦商亦政,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20多年前,身患癌症的霍英东在祖国的救治下逃过鬼门关,病中他完成从“红色资本家”到“红色慈善家”的蜕变,一生捐款150多亿,并成为向内地捐赠最多的港人;20多年后,他在洒脱散财中谢幕,但是一缕红艳不曾散去。他斗米自足、回馈社会的人生哲学,闪现着动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达竹矿务局金刚煤矿的张仕德,是1988年从巴中县农村被招来矿里从事井下采煤工作的年轻工人。当时他刚刚高考落榜,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决心在十里矿山施展自己的才能,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打工仔”。近8年来,他献身  相似文献   

6.
理灵 《前线》1994,(11)
当我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简直无法想象他就是那个胆大包天竟敢贪污巨额公款且全部用于挥霍过足了“大款瘾”的罪犯。他太不起眼了!那份卑怯、那份懊悔、那份绝望,明明白白地写在他的脸上——摘自采访者的手记  相似文献   

7.
《金陵时报》前些时以整版篇幅披露了今日“杨乃武”——发明家孙德良蒙冤入狱的前前后后.1988年,孙德良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柴油乳化机和乳化添加剂.某企业因侵权不成,便买通人证陷他贪污.被羁押后,他受到难以想象的逼供和刑讯,被打得遍体鳞伤,最后以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1993年3月,在各方奔走下,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此案,并宣布他无罪.冤案得以昭雪,孙德良“领着全家到法院千恩万谢”.  相似文献   

8.
唐德宗时,有一个名叫陆贽的人,居相位,却十分清廉刚正,对各级部门的“进贡”一律拒之门外。然而,唐德宗李适对陆贽的清廉自律并不看好。贞元9年2月的一天,他对陆贽说:“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概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李适在这里自有他的一套逻辑:你太过于谨  相似文献   

9.
成都铁路通信设备厂的王大彬,他那瘦弱的身材和黝黑的脸,给人一种老实巴交的印象。可他于起活来却从不含糊,机灵麻利加之默默无闻地拼命劲,大伙儿纷纷竖起大姆指,称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老黄牛”! 每当走进油漆班磷化组,发动机的轰鸣和腾空而起的蒸汽交织在一起,尤其那浓烈的药碱带油污味扑鼻而来,呛  相似文献   

10.
<正>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他是一名孤儿,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入学读书。参加工作后,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立功三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辽宁抚顺市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牺牲后,他阳光的面容以及他爱党爱国、助人为乐、勤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月31日,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驱者、探索者之一——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和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创始人袁庚在深圳蛇口逝世,享年99岁。巧合的是,袁庚辞世的当日恰逢蛇口工业区成立37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载入改革史册的日子,亦为他改革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冬雨中的深圳,人们自发来到蛇口海上世界"女娲补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传入中国的人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把这一著作全文传入中国的人。他是浙江义乌县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6月,他参加了陈独秀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他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严怪愚(1911—1984),原名严正。邵东县九龙岭乡人。名如其人,他五官端正,品行高尚,正直无私,可谓“严正”。他突梯滑稽,狂放不羁,诙谐乐观。公众场合常常慷慨激昂,语惊四座;外出采访会友,有时挥舞一根手杖,两条腿一拐一拐地,可谓“怪愚”。朋友们送他个浑名——“鲶乖鱼”(一种无鳞有须长  相似文献   

14.
冬季,北风呼啸着从偌大的沈阳站广场穿过,人们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仍是步履匆匆。但广场正中央的“雷锋岗台”前端坐的周庆友却无视这寒风,他热情地为前来咨询的旅客解答问事。本来这些事可以发动职工们去干的,当主任的只管指挥就行了。但他要身先士卒,他要试试在这零下二十度的温度下是否还能坚持这一服务项目。不是有人说雷锋三月来了四月就走吗?他要留住“雷锋”,不仅留在四月,还要留在永远。他想,如果我这个半大老头子都能坚持的话,小青年们还在话下吗?他在“雷锋岗台”前一坐就是两个月,那是最冷的两个月啊!他坚持下来了,“雷锋岗台”坚持下来了,当初笑他真能“整景”的人也不得不叹服他执著的真情。而他,正是在实施  相似文献   

15.
“庸者下”,毫无疑问。问题在于:“能者”是否一定应“上”? 有一个名叫劳伦斯·J·彼德的老外说过:在任何阶层组织里,每一个人都将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阶层。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他  相似文献   

16.
正说"上上医",得先从"上医"说起。据《黄帝内经》载,魏文帝曾这样问扁鹊":你们哥儿仨都行医,谁的医术最高?"扁鹊立马儿就答了":要说医术高,还是我大哥呀!他预防工作做得好,能让人不生病,也就是‘治未病’‘。上医’非他莫属。可是,就因为是‘未病’,没有常规的治病过程,大哥反而默默无闻了。我二哥是‘中医’,他能‘治欲病’,即得病的初始阶段。在乡里,也算有点儿小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6,(3)
正如火的骄阳,刺骨的寒风,连绵的群山,带电的铁塔,这就是他的"舞台"。"飞身上塔身轻如燕,隐患缺陷手到病除。"这是同事对他的赞誉。他,就是内蒙古电力公司包头供电局输电处工人高鹏翔。数百公里绵延不绝的大山上,一座座巍峨的铁塔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温暖,而在背后支撑着电网大动脉安全稳定运行的,则是像高鹏翔一样常年跋涉在崇山峻岭之间的电力维修工人。18年前,19岁的高鹏翔被分配到包头供电局输电管理处带电作业班。带电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检修高压输电线。在行业内,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为"刀尖上跳舞"  相似文献   

18.
孙郁 《前线》2008,(3):55-55
五十年代末的一天,邓念观老先生到张中行处说:“马一浮来了,住在北京饭店,可去看看否?”张中行虽没有见过马先生.但对他的学问和诗词颇为欣赏,于是痛快地答应前往。马一浮那时是政协委员,年事已高,大约八十多岁了吧。张中行很喜欢他儒雅的样子,听其谈吐,亦有不凡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大娘从吉林省长春回甘肃省平凉, 坐上了刘君安值乘的车。不经意间,催生了一段佳话。见老人一人带了好几件行李,行动不便, 西安客运段广州车队第二包乘组列车员刘君安三步并作两步,接过行李帮忙安置好。一路上, 他跑前跑后给老人送水买饭,乘客都以为他和老人是亲戚。想到老人一个人可能闷得慌,忙完工作他就凑到老人跟前聊天。当得知老人担心在西安转车不便时, 他安慰老人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您一百个放心好了。"到西安后, 他用自已的钱为老人买好了车票,发现发车时  相似文献   

20.
梅芩 《党史纵横》2002,(7):16-16
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他的发迹与陈仪有直接关系.是陈仪在汤恩伯走投无路时收留了他,并送往日本学军事.汤学成回国,又是陈仪为他联系当上了军官,并在以后青云直上.可以说,两人的私人关系"亲如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