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2月16日,由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文化厅共同举办的"文化强省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出席并讲话。张连珍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2.
张再强 《前进》2016,(12):55-56
正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党的文艺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与新贡献。当前,要把真学真懂真用"讲话"精神作为确立正确文艺观的重要任务,就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解决好文学与时代与人民的关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创作自由的关系,才能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增强表现时代、服务人民的自觉性。近年来,我市文学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和艺术创作理论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立足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仅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方面,还体现在针对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一系列具有时代指导意义的创新性文艺方针政策等方面,使之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与创作水平不断突破高原向高峰挺进的有效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习近平主席就弘扬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表了许多高见,对我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范围和重点,路径和方法,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等等,是重要的指示。习主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5.
《前进》2015,(12)
<正>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最近,《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单行本,重新研读讲话精神,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突出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精品导向。一年来,有良知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为人民书写的伟大事业之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一步增强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作的自觉性。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陆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关于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等八个重要论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的价值定位;关于传承和弘扬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应该着重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向善、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今时代价值的思想精华;关于怎样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方针,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和阐发,努力结合当今实际和时代需要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了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襄阳文化建设,促进襄阳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尧文化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炎黄文化的后起文化,是炎黄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以创造合和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蔡美云  张含 《人民论坛》2022,(21):107-109
中国古代文艺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观群怨”“风骨”“文以载道”“童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气韵生动”等众多标识性的古代文艺观念,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和道德理想进行了根本性塑造,也哺育并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和审美理想。站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高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我们应全面把握古代文艺观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深刻领悟中国古代文艺精神与政治精神、伦理精神、生命精神、自然精神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雷锋精神熔铸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炼和结晶,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深受儒家文化为主干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影响、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充分汲取毛泽东对儒家心性修养和民本思想批评和继承的思想精髓等三个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雷锋精神的思想文化源流,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思想精髓、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优质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铸造灵魂与精神,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环境是文艺创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及习近平主席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为我国当前文艺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大环境。习主席说:"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对于文化价值以及发展适应性的认同、认知和践行,是将文化内涵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在文化层面的集中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和传播,离不开对文化的自觉自信。继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型历史和时代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构建具有强大功能,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基础,提高其与现代性的融合性,实现功能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有不少的内容涉及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问题。同时,这些重要论述又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紧密相连。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对于领导干部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自身个人修养和党性修养,保持政治定力,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地做好这一点。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责献。  相似文献   

15.
刘永忠 《群众》2009,(10):6-7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胡锦涛主席发表的国庆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总结了60年来的工作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对做好当前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上来,切实以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主席国庆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厚琼  于军民 《前沿》2011,(12):170-172
魏明伦的骈赋艺术是对民族文艺形式的创造性继承。他用骈赋这一艺术形式抒发他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表达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讴歌时代的进步和新生活,体现出他一贯的独立自主的民主精神。魏明伦的骈赋创作对繁荣传统文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事业而发出的时代呼声。在讲话之后我国广大文艺创作者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在网络文艺、电视文艺、电影文艺三大主要方面寻求突破,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与此同时,在以上三个方面我国文艺创作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限:网络文艺创作虚假、低俗;电视文艺创作同质化;电影文艺创作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还不够准确。这些文艺创作中的局限制约着我国文艺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未来我国文艺创作应努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杜学文 《前进》2014,(11):15-18
<正>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不仅要有经济实力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样需要有文化实力的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他特别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不久前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文艺思想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的思想,并赋予"道"以中国精神的内核。习近平通过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围绕"筋骨""道德""温度",系统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要求文艺不仅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向善的道德观,还要身入、心入、情入地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实现了中国精神由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向社会道德伦理及个人心性修养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的文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总书记的这个号召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等方面。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释道三家。其中,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规范性文化,是秩序感最强的文化;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