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朝鲜半岛对美国的重要性要低于对中国的重要性。在朝鲜半岛战略竞争和博弈中,中美两国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困境。从长期来看,中国可以接受一个中立的朝鲜半岛,同时也必将走向"深蓝",而美国则不得不从朝鲜半岛和日本缩减驻军。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宋德星 《国际展望》2015,(2):1-18,146
作为大国权势政治的内在逻辑之一,地缘政治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权势转移进程的加快,主要大国的首要地缘战略关切和基本战略取向既有其历史传承的一面,同时变化的趋势也十分明显。毫无疑问,大国间的地缘角逐和战略博弈,一方面牵引着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又在整体上塑造着当今国际政治的基本风貌。此外,全球地缘政治大图景,不仅直接作用于主要大国的内政外交,而且影响着它们的首要地缘战略关切,进而也影响其基本战略取向。本文重点探讨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大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地缘战略关切。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明确中国的首要地缘战略关切,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3.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中日两国签署了《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居住在台湾的人民被视为日本臣民。许多台湾居民因此移居大陆,被称为“台湾籍民”或“日籍台民”。“台湾籍民”问题,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强加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日本投降后,“台湾籍民”成为历史名词。日据时期,“台湾籍民”大批移居福建,对福建社会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少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闽台关系增加了特殊的内容。本文就日据台湾时期在闽的“台湾籍民”类型、职业与政治状况,以及日本当局对他们的态度等,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4.
李振产 《国际政治研究》2001,(4):120-124,136
台湾是一个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的岛屿。台湾的战略重要性是从无到有,并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政治交往的逐渐密切而日益增加的。自近代以来,在中国政府与人民反对外国列强的斗争中,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被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成为遏制中国战略防线中的关键一环,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逐步强大,以及中国对全球政治、安全、经济贸易的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台湾的地缘战略重要性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与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强权崛起及其向全球殖民扩张相对应的是,陷于陈旧的封建制度和缺乏应对新挑战战略的满清王朝逐步走向衰弱,使向来处于东亚地缘政治焦点的台湾再度成为各主要殖民国家觊觎的对象。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胜出并殖民侵占我国领土台湾,  相似文献   

6.
亚太战略视域下的美国—东盟关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召锋 《国际展望》2012,(1):14-25,114,115
由于东盟地区在地缘、政治、反恐、经济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奥巴马履新以来,主动接近并大力发展与东盟国家间关系,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态势渐趋明朗。然而较长时期内,东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仍将主要让位于中国、东北亚、日本、印度、阿富汗等关键国家和地域,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与东盟关系深入发展的限度。东盟唯有自身行动机能和决断能力的实质性增强,才能赢得美国持久根本的战略关注高度。  相似文献   

7.
1895~1945年日本因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强据台湾达50年之久。日本殖民者出于本国的利益与需要,先是将台湾作为日本的原材料与资本输出的基地,后又将它作为战时的军需品与“南进”(中国华南及南洋地区)基地而大加经营,致使台湾经济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台湾岛内少数“台独”分子为了给“台独”理论寻找历史依据,或为了其他政治目的,对日本的殖民统治歌功颂德,声称“日本给台湾带来了现代化”,并为台湾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为澄清是非,本文拟对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实质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8.
1945年注定要在台湾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台湾的日历从昭和20年翻到了民国34年。盘据台湾50年的日本人无奈地撤走了,中华民国政府的接收大员来了,台湾人从“日本国民”回归到“中华民国国民”……。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日本人愿意拱手交出富饶的台湾岛吗?台湾人民有什么反应?代表中国前来接收的国民政府准备好了吗?结局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台海两岸关系是中国人的“心结”,祖国统一是中国人的最大心愿。近半个世纪,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在蒋介石“汉贼不两立”的敌视中和李登辉“生为台湾人的悲哀”的台独倾向鼓噪下,被戏剧性地导入了国际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怪圈。美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东欧、美洲……纷纷在海峡两岸摆下不同的“游戏”方阵。由此,围绕台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环境和两岸的“外交角力”成为研究者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报刊杂志以及原台籍日本兵的口述历史等史料发掘,发现台湾文化界在日据时期、光复后40余年、以及解严后20余年的三个不同时期,关于台籍日本兵的典型言论各有特点。台湾文化界关于台籍日本兵言论的流变轨迹反映了台湾人从被殖民到“脱殖民”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也从一个侧面举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对台湾造成的伤害,表明了日本对台湾文化的长期暴力扭曲正是造成今日台湾文化“脱殖民”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30年是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从政治发展的宏观过程来看,这一转型经历了三大转变,即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经济中心主义"向"政治中心主义"转变,国家发展模式从"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从政治发展的微观角度来看,则经历了从"五五年体制"、"八六年体制"到"九六年体制"的转变;政党结构从保守与革新对立模式转向保守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治意识形态及政党均走向趋同化。目前,日本新的国家发展模式尚未最终定型,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13)
正大国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强大的实力,有了这一实力,就有使用这一实力的可能。所以,对于大国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使用自己的强大的实力。Edward A.McCord(马寇德)教授,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WU)的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他曾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生活、研究了5年,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于中华民国时期的军事与社会的关系,例如军阀的崛起、军队与社会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13.
数百年来,台湾历史与移民问题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期台湾自不必说,这个美丽的岛屿就是依靠来自大陆闽粤地区的移民与原住民一同开发起来的。日据时期,台湾的殖民地地位及殖民当局实施“将台湾拉开中国而与日本相结合”的两岸隔离政策,使得台湾的移民问题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即从历史上自西往东的单向度移民,朝着多维方向移民的态势发展,且随着日本在台殖民统治的终结,移民群体又各归原位,终点重回起点。本文拟就此台湾移民史上的特殊一页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日本商界在日本战后政治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着日本经济态势的发展,而且直接参与了政治过程的运作。本文通过对日本商界的起源和发展的分析,揭示其与日本政治结成的紧密关系,以及这种政商关系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本文认为,日本商界从最初就与政治密不可分,这种政商关系在二战后初期,即盟军占领时期非但没有被消除,反而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更加发展,并成为维护日本保守政治的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尽管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具有较强互补性,但两国天然气合作谈判并不顺利。本文从经济社会发展、地缘政治两方面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考察中俄谈判立场与行为的变化,进而得出有关中俄关系模式的初步结论:第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基础,但这一共同利益的构建是个动态过程;第二,地缘政治因素对中俄天然气合作谈判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第三,国家—市场关系共同塑造了前述两个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中俄天然气合作谈判既要满足经济社会效益追求,也要符合国家地缘政治利益。由此可得出两点启示:一是中国应对当前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有清醒认知,并有必要心理和政策准备;二是在对外能源合作中,中国要重视自身的能力建设,争取更大话语权,并寻求和巩固同合作方的共同利益、加强互信。  相似文献   

16.
李非 《台湾研究》2003,(3):66-71
日据时期台湾经济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殖民地经济的烙印。日本殖民当局出于经济掠夺的需要强加给台湾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本经营方式,虽然在客观上推动了战前台湾经济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但是却进一步加深了台湾经济对日本的依赖,加强了日本统治者对台湾经济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探析孔凡岭*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伊始。“这不论是作为近代日本第一次向国外派兵,或向后来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出兵,都是一次重大的事件。”①腐败的清政府对此采取了妥协退让政策,签订了中日近代关系史上第一个不平...  相似文献   

18.
台湾学者对台湾历史的研究陈孔立本文是一份学术动态资料,提供有兴趣研究台湾历史的大陆学者参考。一、总的印象台湾学术界对台湾历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学术性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治内涵,有时还有相当强烈的政治色彩。过去台湾史的研究曾经是一个敏感的领域,人们...  相似文献   

19.
李伟建 《国际展望》2014,(3):22-34,154
中东变局三年多来,地区安全局势变得日益复杂。除了传统热点问题之外,由政治转型引发和激活的地区教俗、教派以及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和社会矛盾正成为影响地区安全的新因素。埃及围绕支持和反对穆斯林兄弟会的政治博弈不仅造成该国社会分裂,也对地区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叙利亚危机久拖不决致使地区极端主义思潮沉渣泛起、恐怖主义势力趁乱扩张并有向区外国家溢出之势。此外,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导致原有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造成地区国家之间关系出现新的紧张,而美俄等大国在中东乃至全球事务中的互动也对中东安全局势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中东传统热点问题依然是影响地区安全和地缘政治关系的主要因素,而持续深入转型将成为中东各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与中东关系将基于这一趋势而发展,中国的中东外交也应以此为重点,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中东事务,促进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中东国家实现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20.
对台湾与祖国大陆骨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许多专家学者从地缘、人缘、血缘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实。然而,自古以来.人们无论是在传播思想,宣扬政治主张,发布研究成果,或是从事教育事业,都离不开图书这个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