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网络舆情传播除了具有网络舆情的隐匿性、快速性、开放性等特点外,还具有新疆作为典型民族地区的民族性特征。深入分析新疆网络舆情的民族特征,是新疆网络舆情研究切入的一个新的视角,要从网络舆情主体的多民族性、网络舆情事件的民族性、网络传播介质的民族性和网络舆情的跨界民族性特征,正视民族因素对新疆网络舆情的影响,采取措施消解网络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危机的一般规律在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下,具体的偏重点及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的特殊规律主要表现为:民族或宗教因素是引起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最主要"热源因子";网络舆情危机形成中的"群体极化""协同过滤"现象相对明显;网络舆情传播的"首因效应""民粹效应"尤为突出;网络舆情动员呈现出"线上动员与线下行动有机结合"的特征;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极易受到境外政治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网络舆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文章着重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形成过程及传播路径,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网络舆情管理的有益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归纳网络舆情特点时,大多从某一个视角或领域出发着重阐述网络舆情具体某一方面的特点,而鲜有全面、系统化的整体分析。与传统的舆情相比较,网络舆情从语言表达、社会思潮、结构组成、载体传播、生态环境诸方面,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系统化特征。在这一系统中,语言表达特点是其外在的表现方式,社会思潮特点是其内在的理念意识,结构组成特点是其各要素的组织运行形式,载体传播特点是其获得大众反响的规律所在,生态环境特点是其生存与演变的社会状态。网络舆情五大领域特点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是网络舆情监测室接受政府部门委托、以盈利为目的,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的实时监控,按照政府部门要求上报网络舆情信息的过程。近年来,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发展迅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网络舆情信息来源、网络舆情监测规则以及网络舆情监测成果。但是,在公共网络舆情监测中,舆情信息处理粗放、监测不规范的情况依然存在。当前,政府加大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在这种政治传播环境下,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会走向精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在自媒体时代,运用大数据社会网络等分析网络舆情传播机制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文章首先概述了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研究进展情况;接着基于大数据社会网络下的分析,通过定量的方法研究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机制;最后,在基于舆情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提供一些引导管理策略。文章从"技术+管理"的新视角对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引导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宗教、文化等问题比较复杂,加之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日益猖獗,周边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境内外"三股势力"也在频繁制造事端,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新疆的舆情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在国际国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强新疆舆情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提升新疆舆情管理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舆情的传播具有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性,因此它的影响只能局限在特定的范围内,而微博舆情立足于网络,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使得网络舆情可以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微博不仅对信息的传播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传统舆情的走向也产生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预防不良事件产生,有效进行疏导。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预防不良事件产生,有效进行疏导。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1.
《探索》2016,(6)
处在一个以微博、微信等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炼为传播特征的"微时代",高校应对纷繁的网络舆情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与"微时代"的传媒环境和特征息息相关。"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过程,是在科学把握网络舆情生成发展规律基础上,借助网络"微"平台,采取参与互动,组建学生舆情引导队伍;深入沟通,消除师生语言交流代沟;快速回应,发布权威准确的解决方案;理性发声,注重意见领袖事后引导等策略来影响和感染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以及行为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微"素养,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实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正引导"。  相似文献   

12.
许蓉佳 《唯实》2010,(7):82-84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不同于一般群体性事件的新特征,其产生也有深层次原因。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关键是要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观测与引导,促进政府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条件下形成的以表达情绪化、观点碎片化和语言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次生舆情,给重大疫情的应对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次生舆情呈现出多重特征,不仅影响着社会舆论的价值判断、大众的社会心理,还影响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如不能对网络次生舆情的走向进行有效引导,则很有可能会形成网络次生舆情"灾害"。因而要高度重视重大疫情应对中的网络次生舆情治理工作,建立网络次生舆情沟通机制,完善网络次生舆情监管机制,健全网络次生舆情回应机制,培育健康的网络次生舆论场。  相似文献   

14.
作为网络舆情重要的集聚地,微博的"井喷式"发展给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微博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高校官方微博建设现状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分析了当今微博在高校的应用情况,随后,从微博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广度、传播的速度、与大学生思想状况内在的契合度三个方面分析微博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最后,提出从提高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官方微博传播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以及组建网络舆情监测的常备队伍等四个方面,就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自媒体、高校舆情引导与维稳的内涵与逻辑关系,阐述了自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维稳构成新挑战,提出了自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维稳的实现路径,即通过构建高校自媒体舆情传播的引导机制,构建高校自媒体舆情的收集与研判机制,构建高校自媒体舆情传播的处理机制,提升高校自媒体理性发声的素养,完善高校舆情传播的监管问责机制等实现高校维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就我国有关网络舆情内涵及特点,网络舆情危机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监测、研判、引导、应对对策,网络政治及网络民主相关理论研究的重要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探索网络舆情规律,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发展,合理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政治势能是党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构建新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党对公共舆情的治理彰显了强大的政治势能。公共舆情运行机制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势能具有深层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通过价值性政治势能重塑公共舆情中的价值理念,通过结构性的政治势能改革公共舆情的传播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政治势能再造公共舆情的治理制度,通过一元化的政治势能加强党对公共舆情的全面领导。在公共舆情治理中引入政治势能这一概念可以有效克服学术界单向研究公共舆情问题的缺陷,进而揭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密码。  相似文献   

18.
赵书昭 《世纪桥》2014,(2):90-91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热点舆情管理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能。社会热点舆情具有传播快、覆盖广、海量性、周期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畅通各种媒体渠道,顺畅政府与社会的沟通,确立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情绪的疏导工作等措施。当前政府社会热点舆情管理工作的启示有:一是开创舆情管理工作新思路,树立舆情管理工作新理念。二是完善舆情管理工作制度,创新舆情管理工作模式。三是认真总结和概括舆情管理经验,切实提高舆情研究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9.
舆情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随着互联网跨越式发展,新媒体飞速崛起,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变得非常迅速,影响力巨大。由此,各级政府对新舆情的判断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网络已改变了我国社会舆情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情场所。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网络舆情已经演变成现实社会的反映和延伸,以及现实社会舆论的晴雨表。"秦火火"、"湖南城管打死瓜农事件"、"成都春熙路砍人事件"等都通过网络传播,制造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据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