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行政执法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入手,剖析了我国执法不严的深层原因,即人员素质、领导体制、领导人员选举制度、人大监督体制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两项立法措施,即制定《人大监督法》、《行政执法法》,以及实行集体领导、集体负责制度,领导竞选制度,领导引咎辞职制度,加强机关法律责任,组建人大监督机构并切实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和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梅 《行政与法》2007,4(6):127-128,F0003
税收流失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的现象,税收执法不严是其成因之一。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对税收执法不严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进行更有效地防范。征税主体主观执法不严与其客观执法不严都有不同的成因,对此所采取的对策也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师执业历久,感悟自然良多,时时萦怀心间。律师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优秀律师?律师专业化道路究竟如何去走?思之长久,觉得有必要表达出来,以就教于同仁,建言于领导,服务于社会,期望能对律师业发展起到些许补益。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洛阳分院的同志,为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不护短处,勇于解剖工作中执法不严的问题,从中吸取教训,这是一种好的司法道德精神,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试析执法不严现象的原因与对策赵学强执法不严是当前刑事执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检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最近,我们结合实际对我市近几年来的刑事执法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执法不严现象的表现形式(一)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调查中发现执人情法、关...  相似文献   

6.
执法不严的表现、原因及对策杜凯丰,刘兴东,孙宝民严格执法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把严格执法摆到当前检察工作的中心位置,通过抓严格执法来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切实解决和纠正执法不严问...  相似文献   

7.
行政执法不严是行政执法主体“经济人”特性的表现: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是行政执法不严的直接动因,“寻租”是行政执法不严的外在推动力,“激励”的贫乏是执法不严的内在驱动力,自由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为行政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非法“博弈”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8.
1999年国庆节前,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斗争。各级公安机关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依托公安信息通信网络,通过全国犯罪信息中心查询、查证系统对可疑人员进行快速查证,抓获和打击一大批逃犯,保证了建国50周年大庆期间的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在追逃专项斗争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隐形采访应遵循以公众利益为转移的动机良好原则,隐形采访应注意避免触犯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10.
法院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的问题是近几年群众议论的热点。前两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了一次执法大检查,不仅查出并纠正了一批执法不严、裁判不公及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案件,处理了一批对执法不严、裁判不公负有责任的法官,而且也从中了解到影响严肃执法。裁判不公的原因。从监督的角度来看,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一、法官的素质适应不了迅速发展的审判工作需要。这其中既有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又有心理素质问题。但政治素质低下是最重要的原因。近几年来,各地法院都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和加强了法制建设,无法可依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变。但实事求是地总结反思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在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的今天,存在着大量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危害和对法制的破坏作用已日益显现出来。真正实现执法必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创立中国刑事判例制度的思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法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只有成文法没有判例的时候,成文法和判例的有机结合构建通畅的法的运作机制。制定一部包罗万象的刑法典使实际发生的案件一一对号入座只是人们的幻想,既制定成文典又重视判例的作用是两大法系的共同取向。当代中国成文法是唯一法源,判例没有法律地位。然而要使静态、封闭、稳定的刑法典适应灵活多变的社会现实,必须建构与成文法典相匹配的刑事判例制度。本文界定了刑事司法判例的涵义,论证了实行刑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我国刑事判例制度的初步建构。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空间中虚拟性行为的出现,导致中外刑法关于传统风化犯罪的规定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状态,虚拟视频卖淫等问题的出现,由于涉及点对点裸聊等个人隐私与法律干预的冲突问题,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国外相关判例的出现,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现实国情和罪情的不同,中国刑事立法对于传统风化犯罪的网络变异问题,还是应当探讨适合中国的立法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宪法角度出发,旨在对刑法上淫秽物品的相关定义进行反思,由此对淫秽物品管理上的实践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具体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制定我国劳役法的思索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RNEDRATIONANDPROBEINTOTHEFOMULATIONOFFORCEDAABOR一、立法的必要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自然人或法人因债权、债务或侵权发生纠纷,往往诉诸法律解决,这是我国自然人、法人法律意识增强的体现,是我国法制不断健全的表现,更是自然人、法人相信依靠法律能给他们解决纠纷的结果。但是,通过诉讼,只有一部分的债权人或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其债权得到了清偿或被侵犯的权利得到了赔偿。仍有一部分债权人或受害人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实现,生效的法律文书因种种原因执行不了,因而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由…  相似文献   

16.
沉重的思索     
1997年4月13日,上海浦东新区高南村村长因多次找不到独居一处的王桂珍老太太而去问王桂珍的儿子杨某其母究竟上哪儿去了,杨某说我母亲80岁了,会上哪儿去,在她自己屋里。村长说我已经到她住处找了好几次,敲门也没人应。杨某就领着村长来到王老太的家门口,喊了好大一会儿门屋里仍没有动静。杨某这下急了,“哐!”破门而人,只见自己的老母尸体僵硬地躺在地上,血迹早已干涸发黑。 王桂珍的死因并没有引起她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短信囚徒"。有调查显示,近7成的网民表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收发短信会觉得不适应。由此可以看出,收发短信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短信中的诈骗、黄色内容等"拇指经济"下的"灰指甲"常常给我们带来哭笑不得的尴尬,甚至引发一些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短信让人亦喜亦忧。虽然我国已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手机卡销售实名登记制度,但至今仍毋需任何证件即可买到SIM卡。应该说,制止垃圾信息泛滥蔓延,在技术上本来也不应是什么难事。然而,有害的垃圾短信依旧漫天飞舞。显然,尽快从法律层面来规定短信内容提供商、移动通讯商及短信使用者在信息的提供与使用等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已经是当务之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曾有代表针对短信运营的无序状态提出了立法建议,我们想,规范短信运营者的行为恐怕为期不会太远了。作为一个法制期刊,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去关注手机短信给老百姓带来的喜与忧。为此,我们把"短信的喜与忧"作为本期话题,意在为规范短信运营,建立一个良好的短信运营环境与市场而鼓与呼。  相似文献   

18.
打击刑事犯罪.做好新时期刑侦工作,"责任重于泰山"。1河南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生活日益丰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量骤增,交通运输线路不断延伸,致使刑事犯罪活动的变化也显得十分迅速而激烈,案件数量大量增加。1983年至1989年,全省共立刑事案件36万余起,1990年至1996年,立案总数达到70万起,比7年前增加了近一倍。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致使河南农村许多治安案件恶性化,民事案件刑事化,刑事案件复杂化农村发案多,犯罪成员农民成分大,是河南刑事犯罪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与河南是农业大省有着密切关系。每年发生在农村、乡镇的刑事案件在全省刑事案件总量中占一半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农村各类矛盾伴生并发,加之许多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自制能力较低,特别是某些偏辟的村庄,仍处于治安空档状态,这使社会不安定因素和隐患增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国人员交往的不断增多,流转于国家间的公证文书也越来越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人们(包括个人与法人)对领事认证的需求,无论是在文书的载体形式上还是在文书的具体内容上,均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范军  王瑶 《行政法制》2005,(1):10-11,15
一、对传统宪法概论的介绍与分析,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宪法学者对宪法概念的界定表述不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说法:1、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2、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3、宪法是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4、宪法是分配法权并规范其运用行为的根本法;5、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6、宪法乃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的组织政治共同体,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