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苏童的小说内容和场景总是离不开故乡苏州,在作品中经常将青少年时期的看到的场景写入作品,将作品打上苏州地域的烙印,苏州的老街、苏州的内河、苏州的水以及游走在街头的市侩的小市民们,在苏童的笔下,都作为特有的苏州地域特色的风景呈现出来,展现苏州古城迷人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2.
孙其勇 《世纪桥》2009,(24):31-33
苏童的小说内容和场景总是离不开故乡苏州,在作品中经常将青少年时期的看到的场景写入作品,将作品打上苏州地域的烙印,苏州的老街、苏州的内河、苏州的水以及游走在街头的市侩的小市民们,在苏童的笔下,都作为特有的苏州地域特色的风景呈现出来,展现苏州古城迷人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3.
马立荣 《求实》2006,(Z2):290-291
一、先锋派小说与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马原、莫言、残雪等以前卫的状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与艺术的可能性的小说实验运动,不仅在艺术上与传统表现手法有更大的不同,而且在思想感情上也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相去更远,表现出与现代主义的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先锋派以马原为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稍晚出现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在小说中,他们对故事和意义进行消解,以话语欲望的表达颠覆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模式,以叙述迷宫的设置来刺激读者的阅读期待.由于这些小说文本实验的超前性,被人们称为"先锋派小说".  相似文献   

4.
报告小说既不是报告文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它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自然也应该以新的观念去看待和分析它。它的出现,既不会、也不可能取代报告文学,也不会妨碍小说本身的自然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具体说来,报告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诞生,当归功于《当代》的编辑们。他们在1984年第4期上发表的《海水下面是泥土》,就破天荒地标明“报告小说”的字  相似文献   

5.
正人有才气是幸运的,因为"才气"并不会像水与空气一样均摊到每个人身上。所谓"才气",就是做某件事的明显的潜能或出类拔萃的实质能力。比如一个人散文或小说写得好,我们会说他在文学方面有"才气";一个人经常能搞些发明创造,我们会说此人在科学研究上有"才气";一个人跑步能出普通人出不了的成绩,我们可以说  相似文献   

6.
将徐枕亚的《玉梨魂》和《雪鸿泪史》置入现代中国小说史,就会发现,它们集问题小说、文人小说、诗化小说和性格小说于一身,不仅思想主旨具有启蒙价值,其艺术创新更是在中国叙事学的发展和文学抒情传统的赓续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是现代中国小说艺术进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重读两部作品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学的递嬗变迁,从而发现古代与现代文学之间并非“断裂”关系,通俗与严肃文学之间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7.
丛新强 《理论学刊》2001,(5):120-122
"新生代"小说及其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现象和热点问题.把"新生代"小说放在 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它并没有造成与此前文学的"断裂",而是在新时期以来的一系列文学形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新质和生长点,也可从中找寻出中国文学走向21世纪的某些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8.
母爱的光辉     
我阅读过许多颂扬母爱的篇章,几乎篇篇都能感动我,我想这是因为母爱的力量母性的光辉会遮蔽一些粗浅稚嫩的文字,而给我们带来阅读上的美感、在我的记忆中曾读到的一篇小说《娘,我的疯子娘》(作者树儿,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22期),使我感动至深.整篇小说没有一句华美的辞藻,完全是一种朴素、深沉的伤感,它打动了我,文中的疯子娘本身具有的魅力使得这篇小说达到了极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张振云 《理论学刊》2006,(12):124-125
在今人的心目中,“小说”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而存在的。然而,这种“现代小说观念”并非源自我们自己的文学乃至文化传统。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说”的内涵恰恰在于它的字面意义,即“小”与“说”的语词涵义,更多地隐含着一种“崇大抑小”的价值信仰和审美观念,其本质乃是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话语及其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0.
香格里拉原本在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下一个叫亨泽谷目的地方,她群山环抱,树木茂盛,环境优雅、詹姆斯。希尔顿把她视为世外桃源,并写进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 现在,要问香格里拉在哪里?恐怕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云南。 我们不得不佩服云南人炒作与宣传的功夫。 同样的泸沽湖,大多数人恐怕也是多知云南而少知四  相似文献   

11.
新写实小说与现代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的文坛,新写实小说依旧是个诱人的话题。新写实小说自80年代后期出现,几年时光度过,这枝文学树干上的新生枝柯正舒展筋脉,撑起一方天地,辉映满目青荫。这个事实本身昭示着我,将目光由一些沉重的理论命题移向它赖以生存的历史空间,在生活与文学的交汇之处,去留意历史的流程如何在文学那里打下的种种印记。我们不难发现,与同时期其他一些文学流派相比,新写实小说有着冷静的文学反思精神,它时刻将自己的根须深深地扎在中国的现实大地,汲取着营养,又寄寓着深思。它贴紧时代的脉动,于细微之中展示着一个社会在特定变革时期中的现实存在与历史嬗变。所以,在新写实那里,常让人感受到小说流贯着一种浓浓的社会意识、时代气息,这些意识与气息连结着我们的过去,折射着我们的现在乃至将来。透过这一些,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新写实小说的社会现实意义,可以更深地体味它在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等方面蕴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宁肯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成名于网络只是一个偶然,他对于艺术的孜孜探求和丰沛的生活体验是其作品光芒四射的真正原因。宁肯的小说既有厚实的生活基础,也有艺术哲思的精神深度;有通俗侦探小说叙事的悬念与曲折,也有现代心理小说的细密和繁复。宁肯的艺术探求启示我们思考现代小说的艺术走向。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美有多种显象,然而,真却在所有美的显象中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它是艺术的灵魂。失去了真,艺术就会黯然失色,当然小说艺术更是如此。小说艺术的坚实基础就是社会现实,其中包括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小说如果能选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4,(8):55-56
正马未都在第5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说,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史铁生的成名作,发在1982年我供职的《青年文学》上。这篇小说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作者把艰苦的农村插队生活写得如诗如画,充满了情感。一个身体残疾的作家能有这样的文笔与心态,让我们编辑非常震惊。这篇小说的责任编辑叫牛志强,  相似文献   

15.
鸳鸯蝴蝶派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珍 《理论学刊》2002,(2):126-127
近代小说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上已开始了变革 ,鸳鸯蝴蝶派小说则将这些变革加以拓展 ,使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进一步解体。这些新尝试虽然总体上看还不够成熟完善 ,而且存在着表面化、程式化的弊端 ,但它们对旧形式的突破却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是我们研究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演变进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一  鸳蝴派小说的叙事结构普遍有了变化 ,首先表现在开头、结尾方式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模式。传统小说的开头常是追根溯源式的 ,一段诗词之后 ,便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或是叙述人物身世 ,“几于千篇一律 ,当为读者所共知”[1] 。…  相似文献   

16.
曲静  张荣美 《世纪桥》2012,(5):81-82
《印度之行》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最富盛名的小说,也是作者唯一一部以殖民地印度为题材的小说。小说中蕴涵的政治意识——殖民主义意识和反殖民主义意识,值得我们探讨。本文通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对福斯特及其小说的影响,分析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福斯特的反殖民主义意识和殖民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张彦 《学习月刊》2011,(24):36-37
从1985年起.迟子建的小说始终以故哆大地民间小人物的人生与命运作为书写对象.就其内容而言,前期作品较之于后期作品显得更纯真一些.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她后期的小说.除了纯真之外.我们还感觉到了辛酸和忧伤。她近年的小说.对生活苦难的描写明显加重.对现实世界的勾画日渐深刻.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元小说现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文艺理论家戴维·洛奇说:"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即用小说形式揭示小说规律的小说文本.小说的冲动源起、创作过程、文体规范、寓意寄托等,均成为该小说文本的表现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拉开读者与生活的距离,打破文本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加速读者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赵亮 《理论学刊》2005,(1):119-121
以往我们形成的民间概念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了某些新的特质。通过对民间文化形态、创作主体思维方式及艺术文本三方面的考察 ,可以较好地把握新时期小说民间思潮的流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新民 《学习月刊》2012,(18):94-9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小说是指自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十年动乱结束)至80年代85"新潮"小说全面涌现前的七八年间的小说创作。对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潮我们的文学史和有关研究都这样描述其过程: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实际上,这种简单的线性描述不能完全概况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