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台办,各中央管理企业:为推动海峡两岸直接双向投资,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推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现将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一、鼓励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湾地区投资。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  相似文献   

2.
陆资入台是大势所趋,也是两岸企业界盼望已久的事情,有利于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2009年5月17日,商务部、国务院台办正式发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的办理程序。浙江省是全国境外投资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对台经贸基础良好。台湾地区对大陆资本开放,对浙江企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浙江企业赴台投资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以贸易带动投资,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3.
张莉 《两岸关系》2009,(2):15-17
日前,大陆方面公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到台湾投资,台湾方面也修正了《大陆地区经贸专业人士来台从事相关经贸活动申请案件审核处理原则》。新的一年,台湾当局如果能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予以开放,使两岸资本流动实现自由化,两岸经贸往来实现正常化,两岸关系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0,(3):56-59
两岸经济的发展,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两岸各界共同奋斗的方向。台湾方面在2009年6月30日公布了相关规定,开放大陆投资人赴台投资,但台湾地区与投资相关的法规体系不同,投资人要完全且深入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度。但大陆投资人赴台投资就在眼前,如何让大陆的朋友在赴台投资前的很短时间内,能对台湾地区相关投资法规有一定的基础认识,一直是台声杂志社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0,(3)
两岸经济的发展,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两岸各界共同奋斗的方向。台湾方面在2009年6月30日公布了相关规定,开放大陆投资人赴台投资,但台湾地区与投资相关的法规体系不同,投资人要完全且深入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度。但大陆投资人赴台投资就在眼前,如何让大陆的朋友在赴台投资前的很短时间内,能对台湾地区相关投资法规有一定的基础认识,一直是台声杂志社关注的事情。2009年11月台胞林则奘出版《成功赴台投资》一书,该书因内容实用、可参考性较强而备受关注。自本期起,本刊和台湾扬尘综合法律事务所合作开设"服务在线"栏目,选载《成功赴台投资》相关章节,以便于为两岸民众做好服务。同时,各界对两岸经济交流中有任何服务要求,均可发邮件联系本刊(taisheng@21cn.com),本刊将及时回映。  相似文献   

6.
由于台湾地区政策限制,多年以来,两岸投资关系主要是台商赴大陆投资为主。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深化发展,两岸投资关系的“单向性”作为两岸经贸正常化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由此导致的两岸经贸“非均衡”及其所衍生两岸经贸深化合作问题,制约了两岸经济互动合作、共创双赢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过去一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双边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无论在贸易领域还是在投资或其他领域,都出现突破性进展,并跨过了两道门槛:第一道门槛:两岸贸易突破百亿美元大关.以经过香港转口为主流的两岸贸易规模在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带动下,1993年出现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自祖国大陆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的对台方针以来,两岸关系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宣布准许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与此同时,海峡两岸民间的各项社会、文化、经贸交流也迅速扩大。到1991年,短短三年间,台湾地区已有300多万人次到大陆探亲、访问;大陆同胞到台湾地区探病、奔丧、访问等的人数也将近1万人。据香港统计,两岸转口贸易1989年近35亿美元;而1990年则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20)
正答:从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获悉,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即将于11月4日至7日在厦门举行。本届文博会将进一步突出对台特色,促进两岸交流与融合,通过两岸民间组织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增进大陆各省市与台湾地区的了解。据介绍,今年台湾文化创意交流协会、优良设计协会、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台湾地区五大协会及台湾高校、企业,将联手打造本届文博会的核心展区"互  相似文献   

10.
《台声》1994,(11)
来自台湾新闻媒体的一位朋友说,今年两岸关系曲折不少,最明显的是“千岛湖事件”和李登辉与司马辽太郎的谈话;尽管如此,两岸经贸并未停顿.本期发表的台湾作者、两岸经贸咨询中心总经理王义信先生的文章《大陆三资企业管理中的缺失》一文,也持相同看法:“1994年开始,大陆采取单一汇率制度,台湾准备定点货物直航,均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两岸经贸有进无退.”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各地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台商赴各省市投资日益活跃.在所有外来投资者中,台商对大陆各地的投资目前仅次于香港而居第二位,各地台资企业已经超过2万家,在各地生活的台商及其亲属、雇员估计有10万人之多.  相似文献   

11.
孙升亮 《台声》2008,(7):22-22
6月的北京,两岸得到授权的民间机构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相隔9年多之后再次聚首,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展开协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上分别签字,标志着两会圆满完成历史所交付的使命,两岸交流重回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12.
时讯     
《两岸关系》2005,(6):66-71
涉台要闻国家旅游局: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得民心顺民意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张坚钟5月20日在此间表示,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得民心,顺民意,有利于增进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融合;有利于推动台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给台湾民众带来更多的  相似文献   

13.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取得突破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1日至14日,应海协会邀请,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中断9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13日,两会领导人签署《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标志着两岸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达成协议。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顺应了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海峡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如何构建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框架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一国两制"是现有方案中的最佳方案,对台湾进行政治定位时,必须兼顾领土的完整件和两岸现政权的平等性.台湾地区政府架构可以考虑大陆旧有的"大行政区"制.两岸三个主要政党构成不等边的"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6年8月19日经第14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促进海峡两岸间航运事业的发展,维护正常航运秩序,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根据一个中国、双向直航、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大陆港口与台湾地区港口之间的海上直达客货运输(以下简称两岸航运)。  相似文献   

16.
台湾掀起大陆求学热王小珍海峡两岸的交流继台商大陆投资热、两岸科技、文化交流热之后,近年来又有一股热潮激荡,那就是台湾学生赴祖国大陆求学热。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始于1987年,90年代以后,渐成气候。据国家教育部统计,从1992年起,台湾到大陆上大学的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商回流”已成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全力推动的重中之重。春节过后,台经济主管部门再次增加200亿元新台币的工业区投资租税优惠额度,鼓励台商回流。然而,台商回流现象虽有所增加,但成效非常有限,与台商对外投资相比不成比例。特别是,台商回流不是台商从大陆撤资,而是台商在海峡两岸新的战略布局,是看好两岸直航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的新商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合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8.
当前,当事人持大陆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调解书向台湾地区申请认可时,多被驳回,其原因与两岸调解制度差异有关,也与两岸离婚制度的差异有关。在两岸调解离婚制度趋同的背景下,台湾地区法院应循《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所确立的互惠原则,将人民法院作出的调解书纳入裁定认可的范围。同时,大陆也宜明确调解书的性质为裁定,为离婚调解书及其他民商事调解书在台湾地区的认可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两岸民事司法互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放两周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英 《两岸关系》2010,(8):19-21
2008年6月,两岸两会签署《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议》,7月18日,大陆居民赴台游正式实施,两岸交流与人员往来自此迈人全新的历史阶段。两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取得。  相似文献   

20.
王建民 《台声》2008,(3):19-20
近年来,“台商回流”已成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春节过后,在岛内“大选”之前,台“经济部”再次增加200亿元新台币的工业区投资租税优惠额度,鼓励台商回流。然而,台商回流现象虽有所增加,成效却非常有限,与台商对外投资相比不成比例。特别是,台商回流不是台商从大陆撤资,而是台商在海峡两岸新的战略布局,是看好两岸直航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的新商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合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