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陈北德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必须弄清这一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十四大报告,在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后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  相似文献   

2.
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是党对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现状对文化要求的战略性应对,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四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概括了党在新时期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战略决策,从九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解放思想、反复实践的探索过程。 一、党的八大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崭新课题。由于缺少或没有经验,使得一些国家不得不照搬了前苏联模式,结果收效甚微。前苏联在“二十”大后,经济建设暴露出许多问题,迫使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集中了党中央集体的智慧,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任务摆到了全党的面前,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的重要思想原则。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的“我们一定要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为党的八大召开从思想理论上做了重要准备。 党的八大的基本任务是:总结党的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八大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的突出特点和最大贡献,在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充分肯定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现实及深远意义,并把这一理论确定为武装全党、指导改革和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如同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一样,党的十四大确认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全党各项工作的指导地位,这是党的十四大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里,努力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实践中做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并在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上更加充实发展这一理论,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杜风华,张继贤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路、观点、继承...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14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所以,研究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研究我党在这一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误,研究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逻辑结构,研究这一理论产生的条件、巨大作用和意义,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这个理论、发展这个理论,并坚持这个理论的核心——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和国情特点,对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以人民性、民族性和发展性为基本理论特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它是对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充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着不可或缺的保障,对当代世界文明发展具有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高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是振兴中华、指导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灯塔,而且具有重大、深远的世界意义。它既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又是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强后盾。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时代、理论和实践条件;其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主要经历了萌芽、基本形成和正式形成三个阶段;不仅有其理论、现实、实践和历史意义,还有着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魏荣耀,朱雪蓉社会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它自己的规律。人们只能发现规律、适应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违背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  相似文献   

12.
以十四大的胜利闭幕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同毛泽东理论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各国都普遍遇到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把共产主义划分为高级、低级两个阶段,但对社会主义阶段的划分没有也不可能有更详细的论述;列宁提出过社会主义也要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的理论,但也未能明确划分。真正在理论上比较早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同志。他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提出:“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一、从《共产党宣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诞生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党纲,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系统的阐述。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至今仍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3,(4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受到全党、全国上下的普遍重视,人们争相购买、阅读,一个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热潮在全国兴起,这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对当前各项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超越苏联模式:一个时代的课题──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意义南竺雁,何爱农党的十四大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安定团结”、“稳定压倒一切”、“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等有关社会环境论述的深刻命题。邓小平同志的社会稳定思想,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当前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和保樟作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环境的政治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正是由于制定并执行了这样的路线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历史为切入,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考刘春爱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武装全党全国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十五年来,在这一理论指引卜,我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一个比较突出的...  相似文献   

19.
6月12日至16日,浙江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绍兴钢铁厂召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讨论会。会议围绕中共中央【1987】16号文件精神,就企业如何深入开展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两个基本点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同志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基本点并重,不能偏废。四项基本原则的深入教育要渗透到深化改革的宣传教育中去;深化改革的宣传要体现前段时期正面教育的成果。只有把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完整地宣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做到深入、持久,深入“人脑”。与会者认为,对两个基本点的宣传教育,在当前要注意加强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宣传。理由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李慧慧 《学理论》2013,(17):1-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努力抓好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