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经济增长理论是战后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适合指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当前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研究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经济转型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政府职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统计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等。根据研究现状,今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在新的内涵上,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新增长理论的出现导致了增长理论研究的复兴。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内生化,并将不完全竞争和R&D理论引入增长理论,从而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有诸多借鉴意义。为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政府在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减少社会激励结构的扭曲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消费主导经济转型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和重点。本文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争议出发,力图从理论史和发展阶段角度分析消费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并且提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和扩大。这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从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做了详细的梳理与总结。以期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适应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而形成的,存在很多弊端。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路子。新的增长方式要求与新的国民核算体系相适应,因此,对原国民核算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实现资源投入的减量化、产品生产的再使用和废弃物的再循环,最终达到“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文章从阐述循环经济的基本涵义出发,对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方面的重大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展开循环经济实践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意见。该文对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该理论侧重于实证研究,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了研究结论的不同,而关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开始突出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综述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和技术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知识产权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成为一国能否摆脱短期技术困境、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对知识产权制度作用于经济增长内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评述,并指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收入差距的诠释:回到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来看,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劳动者收入份额显著下降和资本所得份额显著上升。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则是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过早转变和政府重资轻劳政策所致。因此,要改变当前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逆向变动的局面,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变重资轻劳的政策导向,合理调整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1.
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无好坏之分 ,只有正负效应 ;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存在并存和反向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我国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树毅 《理论前沿》2006,479(14):20-22
目前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以及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具有显著递增的规模效应,对经济增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发展从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农业技术研究的投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等正的方面,还从土地面积减少、土地价格上升等反的方面影响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目前城市化的滞后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集约型发展。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带动农业的集约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社会追加的人口生产性为经济增长贡献一个具有促进作用的人口红利。本文所建立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学模型,以及以其定量地计算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人口红利对1978—2006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由阻碍作用转变成为促进因素,对GDP的贡献量与贡献率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每年实现的GDP中人口红利的贡献份额已超过10%。然而,人口红利的一次性、人口迁移与人口红利的区域间转移、人口红利为谁所得和人口负债由谁承担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潜在经济增长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潜在经济增长率范畴的提出进行了梳理,提出将资源和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我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新定义。从历史经验、理论依据和经济计量模型等多方面对流行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定义进行商榷,提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为8%左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了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向环保型的循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新模式,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高效经济。中国要想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必须尽快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履行服务职能、完善法律制度、实施绿色核算等手段支持循环经济运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作用机制在于,它提高了受教育者的企业家才能,促进了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鼓励受教育者将其企业家才能配置于生产性活动,最终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完善既要提高企业家才能,又要引导企业家才能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9.
力推"五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理论前沿》2005,(14):43-4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发展的关键和脉搏,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最终指导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试就怀来县的具体实践,对以“五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乡村城镇化、社会信息化、经济生态化)思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做些探讨。(一)突出县域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农业经济首先是一种特色经济,特色化是县域经济的标志。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做强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发展,是把弱势产业做强、弱势群体培壮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更是…  相似文献   

20.
白津夫 《理论前沿》2004,(23):32-33
汽车产业本身的特点使其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要把它作为战略产业,实施正确的政策引导,促进汽车产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