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创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并主动积极建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优化教学情境,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对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更能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理解,产生情感共鸣,促进教学生成,实现学生“境中思”“境中学”“境中做”。一、情境选择要贴近真实生活2022年新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悟生活中认识社会。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社会事物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与教学紧密相关的素材资源,重点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有机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扩大学生知识面、融合理论与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提升他们的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强化其规则、纪律等意识。  相似文献   

2.
曹燕妮 《台声》2014,(3):100-103
李青 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景德镇市政协委员、珠山区政协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瓷都十大杰出青年。作品《后花园》荣获江西省“金童杯”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一等奖。作品《未成曲调先有情》荣获“华月杯”江西省迎奥运中青年陶瓷艺术大赛金奖;作品《秋韵》荣获江西省第十届美术展览二等奖,并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毙作品《永恒的旋律》荣获江西省第十一届美术展览二等奖;作品《品茗图》入选《世纪杯》江西省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奖赛;作品《金风》荣获江西省首届油画作品展览银奖等。  相似文献   

3.
自然对人的意义,既不该是迷信宗教式的敬畏,也不该是骚人墨客式的感伤。自然本身并没有任何种类的感情,更没有感伤。但有些人总错误地把感情赋予自然,认为自然有情,于是天地为愁,草木含悲,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人先把自然变成一个“多情体”,再把自己的情绪随着这“多情体”转,于是悲从中来。这实在是一个很有问题的人生态度。至于黛玉葬花之类,那更是病态了。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打破时空限制,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学生传授政治学科知识,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能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巧设“疑”、“奇”、“争”、“乐”、“情”、“用”六趣,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之以“疑” 导入新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使课时变 短 课质变 精 呢“ ”、 “ ” ?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热情 、 ,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学生 ,感兴趣的情境 使学生设身处 境 从 , “ ”,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并在愉快的情 ,绪中获得知识 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 ,启发和教育 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 。样 有歌曲 故事 广告 漫画 游戏 竞, 、 、 、、 、赛等 如在讲到 自傲 自卑 自尊 自 。 “ 、、 、信 时 我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 设计” , ,了兔子 赢 和 输 的两种结果 让学 “ ”“ ” ,生分组合作新编龟…  相似文献   

6.
课例;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思想政治课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如何创设贴近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考、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是老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北京丰盛中学的陈英老师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中以“情境活动”形式进行了尝试。1.教师在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怒中有度。少年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情感丰富而脆弱,容易冲动。而时他们“犯规”“越轨”的行为,教师的“用怒”必须把握好分寸。过一分可能把学生推向对立面,而引起他们的仇视、记恨产生抗拒心理,使问题僵化;欠一分学生会觉得老师在下“毛毛雨”不当回事,同样不利于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因此,教师的“用怒”,必须冷静、理智,做到怒中有度、恰到好处。二、怒中有情。教师“用怒”不是简单、粗暴的情绪发泄,而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特殊形式。“用怒”不应拉大师生间的距离,而应寻求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  相似文献   

8.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既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又能充分体现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过程:(1)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电视电影资料片、图片、录音录像等)把学生带入到本堂课所要学习的主题中来。(2)进入角色学生通过感知教师创设的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进入所要学习的主题。(3)主导问题为了不让学生在进行问…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概念教学占相当大的比重。概念讲解不清,学生就会一知半解,只能对一个个概念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以至产生厌烦心理。近年来,我围绕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如何创设情境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效果良好,现概述如下。一、以疑启思,创设问题情境思想政治课要想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教师就应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于学生“无疑”处设疑,使其思维产生矛盾,从而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新教材对概念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事例的说明,似是无疑可循,貌若“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此时,教师应投石击浪,巧设疑问,激起学…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我们不一样》能在台湾青年人中火起来,当然是离不开歌曲平实的内容和明快的曲调,朗朗上口,加之内容是述说兄弟情,励志感人。大壮是草根出身,在做网络主播火了后得到音乐制作人的赏识,量身打造了这首歌曲,也许正是本人励志的经历,才能让他唱得这么有感情,从而引起两岸年轻人的共鸣。郑博宇(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  相似文献   

11.
“共鸣”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声:而另一种解释是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的思想觉悟的工作。在这个意义上说,“共鸣”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注重“共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乐学教育要求教师把被教育者的要求愿望,以及要让他们知晓的道理,暗含在轻松、愉 快的气氛、情境之中,使其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过程。  “乐学”对教学活动起重要的催化作用。表现在:  (一)“乐学”能亲密感情,是沟通教学双边活动的桥梁。  使学生从空间上、心灵上去缩短与教师的距离,把思想政治教师看作“乐”的偶像,“ 乐”的朋友,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好师生感情,形成十分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说,乐学是促 使教学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走向统一的桥梁。  (二)“乐学”能激发兴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石。 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是搞好启发式教学的中心环节。一堂课,顺利开头之后,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是要把问题提得明、提得准、提得巧,使学生乐于在此情境中思考、乐于得到问题的答案。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呢?我从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适宜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笔者最近担任了本地的两次教学比赛评委工作,高兴地看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选手们都能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教材观点的统一,但也发现有些选手在情境创设和分析上存在一些问题,突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教育和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良好的情境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良情境产生不良后果。所以,不能把情境仅仅看成教学过程中的伴随物,而应视为自觉设计的产物。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有益的课堂教育情境,启智培德,效果良好。一、激趣。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学生学习欲望、情趣需要,运用寓言、故事、漫画、小品、电教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创设趣味盎然的课堂情境,往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之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  相似文献   

16.
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问题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已大为减少,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已渐成为“时尚”。但笔者根据教学、听课的情况认为,为了提高课堂探究的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还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问题的设置。为此,我的体会是:一、在创设情境之后,不易直接将概念、原理设置为要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探究中,一些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后,就直接将概念、原理设置为要探究讨论的问题。例如,创设了母鸡孵小鸡的情境之后,就直接让学生探究讨论什么是内因、外因,二者关系如何,其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这样地设置问题存在着…  相似文献   

17.
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人入胜——谈导入的趣味性趣味性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助燃剂”,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时,应注重创设情境,增强情感色彩,营造课堂气愤,做到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使教材以新颖、风趣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促使学生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产生对政治课的厌烦心理。例如,在教学初三《谈社会理想,树坚定信念》这一课时,笔者在上新课的前几分钟,用录音机播放流沙河的一首题为《理想》的诗点明理想的作用、理想的含义——“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  相似文献   

18.
高山低谷之所以令人流连忘返,是因为它们千态万状,跌宕起伏,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使学生如醉如痴,也应有“导入——展开——高潮——结束”的错落有致、环环相扣。一篇文章如果没有高潮,如同一个人失去了眼睛。课堂教学如果没有高潮,如同一个人缺少了灵性。教学高潮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显现。 教学高潮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审美情绪等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呈现出某种起伏,发生一定程度飞跃的教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寓思于学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共鸣。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寓思于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一、开讲之前思一思。每堂课开始,我先把要讲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思考2—3分钟,让学生通过思考猜一猜这个问题如何进行讲解。思考的结果暂保留,等课讲完后再与所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使之与生动、形象的教学艺术相结合,能够形成接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发挥多媒体功能 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知的有效措施。多媒体教学可充分利用其形、声去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和意境,激发学生感情的参与,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政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