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际刑法的展望——兼论国际刑事法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密切结合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国际刑法的发展趋势及设立国际刑事法院的前景、作用等,结合国际刑法的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研究了设立国际刑事法院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刑事法院在管辖权问题上向来备受各国关注。补充性原则是管辖权方面的一项重要制度,用于处理国际刑事法院与国家法院管辖权冲突问题。补充性原则确立了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属性,确保了国家法院对国际罪行优先管辖的地位,国际刑事法院只有在国家不能够或不愿意行使管辖权时,才取得管辖权。如何适用补充性原则成为处理好国际刑事法院与国内法院管辖权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刑事强制措施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措施长期以来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但法律有关强制措施强度及其适用的规定存在着明显不足,客观上导致其在实践中被不正确适用甚至滥用。引进比例原则,对强制措施的适用加以合理限制,使其与被追诉人适用的刑罚相谐调,有利于其在刑事诉讼中发挥合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监察证据无需转化便可直接获得刑事诉讼证据资格,但作为职务犯罪定案的根据,必须具备刑事诉讼证据的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监察机关的调查权与刑事侦查权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功能,监察机关调查取证虽然不直接适用刑事诉讼法,但必须参照刑事诉讼法的侦查取证规则。为保障调查取证的合法性,应当对调查活动进行合理规制,对于非法获取的证据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排除。监察机关调查终结的案件,应当达到刑事侦查终结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法院判决有罪的标准,但不能比其他普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更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大量出现,国际恐怖主义泛国际化日益明显,目前世界大多国家采取的武力应对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以反恐名义出现的不受制约的军事行动像恐怖活动一样,都会给世界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对策。在本文看来,国际刑事法院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管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何家弘 《中外法学》2012,(1):173-189
关于刑事错案和刑事庭审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存在着审前证据调查的片面性和庭审证据调查的单边化等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在比较两大法系国家的单轨制与双轨制证据调查模式之优劣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改良我国刑事证据调查制度的进路,包括加强辩护律师进行证据调查的保障,赋予辩护方启动司法鉴定的权利和确保无罪证据获得公开公正的认证。  相似文献   

7.
李忠诚 《人民检察》2012,(11):24-28
根据1996年刑事诉讼法和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指定管辖呈现分布各个诉讼阶段、多元主体、情况复杂的局面。目前,刑事诉讼指定管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法院审判阶段的指定管辖逆推立案、侦查、起诉的指定管辖,这不符合刑事诉讼的进程与规律;前一诉讼阶段指定管辖对后续诉讼阶段没有直接的效力,案件不被受理或者退回的情况屡见不鲜;上级检察院指定管辖的公诉案件被同一级别的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改变的问题;指定管辖次数没有限制。对此,应当将管辖问题设置在立案侦查阶段,不宜再以审判管辖逆推立案侦查和起诉的管辖;建议在刑事诉讼指定管辖制度中确立侦查管辖预决原则。  相似文献   

8.
国际刑事法院的检察官在对犯罪进行调查时需要收集多种信息来支持指控,且检察官在进行指控时需要对行为发生地的背景情况进行了解,同时所收集的信息应当达到证据标准.在收集犯罪行为相关的信息方面,无论是政府、人权理事会还是其他组织与检察官相比都有优势,对信息的整理也有利于检察官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国际刑事法院对证据的要求来看,来源联合国人权组织的信息也完全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国际刑事法院法院应当重视来源于联合国人权组织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沈敏 《政法学刊》2005,22(2):16-19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控辩双方要直接向法庭举证,这要求相应的证据规则。在采取证据规则时应充分体现证据运用的一般规律,应结合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及其运用条件和环境的特殊性,作到有法可依。证据规则的确立与运用必须由证据标准来检验。而证据标准的确立应结合刑事诉讼制度的特点,注意到刑事诉讼的目的,适应庭审的方式,转变观念,加强对证据标准的审查与评价,使公诉的证据标准同于或基本同于判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浅析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取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针对网络犯罪进行调查、收集、提取证据的过程。刑事电子证据取证作为一个关键环节,不仅要以诉讼法学与证据学理论为基础,而且需要引入一定的电子技术知识。本文以建构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理论为目的,全方位的探讨了电子证据的概念、特点及法律定位;探讨了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规则、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经过历史发展,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观念逐渐形成,并体现在主要的国际性法律文件以及国际刑事审判活动中,成为国际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然而,鉴于多种因素的考量,目前权威国际刑法规范所规定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只体现在自然人实施特定国际犯罪的情形中,并没有确认法人和国家的刑事责任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14.
论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志海 《河北法学》2006,24(1):63-66
诉讼中的当事人具有诉讼主体和知情证人的双重属性.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对此的立法存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和研究这一差异,指出应当将当事人作为诉讼证据的证据形式,以便充分利用其通过大脑记忆的案件事实的有关信息来帮助查明案件事实.由此,还对诉讼当事人作为证据的条件和分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刑事程序中的诉讼及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及时原则是刑事程序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该原则的贯彻实行需要期间制度、集中审理制度和简易程序制度等加以保障.诉讼及时原则对控制犯罪、保障人权和提高诉讼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价值的侧重点应为保障人权.我国立法在对这一原则的规定上存在着重大疏漏和缺陷,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以保障该原则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6.
刘秀明 《行政与法》2009,(11):122-125
刑事诉讼迅速原则在一些国家的宪法中已有明确的规定,并得到国际人权公约的认可,这表明该原则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迅速原则要求诉讼既不能过于急促,也不能过于拖延。及时查明案情和惩罚犯罪是迅速原则的内在要求,诉讼的经济性是迅速原则的现实要求,程序公正理念是迅速原则的基石,人权保障观念是迅速原则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肖晗 《时代法学》2006,4(3):56-61
在我国,虽然初步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过司法解释得以确立,但是由于未建立起配套的保障规则,特别是未建立非法证据的证明制度,致使该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远未得到有效实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执行,往往以对非法证据的证明为基础。为此,我国应当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较为成熟的经验,科学地构建我国非法证据的证明制度,以确保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人权保障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现实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特别是在当前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案件过程中,包括各类贪污、行贿受贿、经济诈骗、敲诈勒索、贩卖毒品、信用盗窃等,均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能够证明其犯罪事实的电子证据。如何打击此类高智能、  相似文献   

20.
论民事诉讼证据裁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事诉讼遵行证据裁判原则,即当事人和法院应当运用经过证据调查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来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在证据裁判原则下,争讼案件的实体事实应当采用"严格证明",而非讼案件的实体事实和程序事实采用"自由证明"即可.不过,真实性已经得到确定或者不存在合理争议的事实、经验法则、交易习惯等,通常不适用证据裁判原则.法院违背证据裁判原则的,构成上诉或再审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