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孔子对郑、晋两国先后"铸刑书"、"铸刑鼎"的不同态度对比,可以看出孔子的礼法观。孔子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非常重要,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为政的好与坏。孔子认为,郑子产"铸刑书"是为维护礼制,应该得到赞赏,而晋荀寅"铸刑鼎"是为私利,理应批判。孔子的礼法观是以礼为主,以法为辅。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内存于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是中华法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军事实践和中华法系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西方军事法律文化的特点:兵农合一、奖励耕战的国防法制观和义战、慎战的国防法制原则;君主专权、法自君出的专制独裁;"制必先定"、"以治为胜"的以法治军思想;兼容礼刑、出礼入刑的法制方针,等等。  相似文献   

3.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它通过行使审判权,适用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处理各类案件,解决社会争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治的正当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法院一方面负有维护国家政权和限制国家公权行使的政治职能使命;另一方面,还担负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能使命。  相似文献   

4.
王秀卿 《人民论坛》2014,(12):125-127
家法族规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法律具有同源性和互补性。明清时期家法族规高度发展并达到鼎盛,既宣扬传统礼治思想,迎合儒家伦理道德,又配合国家法律实践,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文章以历史文化遗产丰厚的山西为佐证,剖析明清家法族规合礼合法因素,发掘、还原家法族规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积极构建一种自上而下的全新社会行为规范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法族规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法律具有同源性和互补性。明清时期家法族规高度发展并达到鼎盛,既宣扬传统礼治思想,迎合儒家伦理道德,又配合国家法律实践,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文章以历史文化遗产丰厚的山西为佐证,剖析明清家法族规合礼合法因素,发掘、还原家法族规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积极构建一种自上而下的全新社会行为规范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小丁 《求索》2012,(10):68-70
礼、刑是中国古代社会运行的两条基本法则,这两条法则有着内在的相互张力:前者主张以德治世,后者强调以法治国。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制开始动摇,这一政治危机实质是秩序和信仰的双重危机。面对礼崩乐坏的时局,孔子将传统宗教道德化,并构建了以仁为本、以礼为主、以刑为辅的法律规范,将伦理道德法治化。通过倡导人文主义向度下的"为政以德"观以重构社会秩序与国家信仰。孔子礼刑思想之于成人之学与为政以德之关联的强调,蕴含着以下之要义:社会秩序的生成与国家信仰之建构源于道德人权利义务之统一,这一规定不能仅是抽象的形式规则,它更应该成为一种实践。即在塑造社会"公正原则"之同时更应该培养"公正的人",唯有此,秩序生成与信仰建构才能达成。  相似文献   

7.
<正> 一、法律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影响,礼法结合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封建法律奠基于儒家思想,其原因在于:①儒家思想最符合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需要,最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社会秩序。②礼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起到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③儒家主张的礼治并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以人治为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8.
刑事政策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政策是指国家和社会以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为目的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刑事政策的主体应是国家和社会 (团体 ) ;刑事政策的对象包括犯罪和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统称为犯罪现象 ;刑事政策的目的是打击和预防犯罪 ,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 ;刑事政策的手段是刑罚和其他非刑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规则意识可理解为规则的意识化,是个人对法律关系、道德规范等外在规则的自我遵从,是人们从正当与否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创制出的行为规范,用以平衡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则意识在我国源远流长,神农尝遍百草的奉献、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子产铸刑鼎的公正,都为我国古代道德规则与法律规则的确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后世儒法合流、礼法并列,封建社会所追求的五伦纲常与修齐治平使得道  相似文献   

10.
壮族传统习惯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是壮族社会成员共同意志和利益的反映 ,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壮族传统习惯法在维护民族利益 ,调整社会秩序 ,调整婚姻关系 ,保障民族繁衍 ,规范生产活动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发展 ,传承民族文化 ,起着积极作用 ,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西周在我国法制史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封建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整体上奠基于此,而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法制史一直以礼法合治为特点,因此对西周的礼与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非常重要。从西周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出发对西周的礼刑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西周时期的礼并非是单纯的道德规范,它和刑互相依附,互为表里,但在具体的作用和适用范围存在一些不同。西周对礼与刑的运用表现出了古人较高的政治智慧,这也是礼治经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2.
张自慧 《求索》2007,(11):138-140
在中国古代,礼通过正名定分、别异嫌微以实现社会的等差有序并发挥其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进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别异”、“定分”是礼的重要功能而非弊端所在,礼的真正弊端在于其“别异”、“定分”的错误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一是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以普及文明礼仪、维护社会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生活”主题演讲、践行礼仪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人们摒弃陋习、讲礼守礼。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中国封建社会律师制度实施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璇 《前沿》2003,(9):106-107
儒家思想中“和为贵”、“以礼治国”的观念 ,使封建社会鄙视法律、厌恶诉讼 ;封建社会司法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秩序 ,审判方式采取漠视当事人权利的纠问制 ,取消了诉讼代理和辩护的合法性。由于缺乏制度的规范和行业自律 ,“讼师”职业行为呈现混乱与无序状态 ,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该职业的形象和信誉。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多世纪以来,传统法("礼")在中国被当成法治的绊脚石遭受唾弃.本文试图说明"母以子为贵"是中国传统社会"礼"的表现形式."礼"要求每个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从而维系稳定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结构,农村人口的"男孩偏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传统法的"礼"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依然普遍存在.然而,在传统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上,我们又有必要分清良莠,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和价值取向重新解释中华传统法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民族地区的乡土社会里,那些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民间规范,诸如村规民约、禁忌、习惯法等,已成为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从中,人们知道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知道做了不该做的会遭受什么样的惩罚……在由传统行为规范向现代社会秩序变迁的过程中,除了国家法律在维护着应有的秩序外,村规民约也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伯礼  王哲民 《求索》2011,(2):144-146
天、德、刑都是周人的重要概念。天包括神性的天、工具的天和德性的天,德是周人建立在历史经验基础上的价值自觉,从而影响到以慎刑为主要特征的刑的价值选择。天、德、刑共同构成一个惩戒系统,维持着周的统治秩序。其基本的逻辑关系是:天生德、德主刑和以刑维德,以德维天。考察周的刑,不能离开天和德,离开了天和德,就无法理解刑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起源于传说时代。追溯其渊源,一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具有掠夺性质的部落战争,二是部落时期由祭礼而产生的"礼"。源自于部落战争的"刑"是后世刑律之源;源自于部落祭祀的礼是以神权为后盾的法。"刑"格外重视法的威慑力,手段极为残酷;"礼"带有浓厚的血缘亲情手段较为温和。融残忍、温情于一体是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民族地区的乡土社会里,那些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民间规范,诸如村规民约、禁忌、习惯法等,已成为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从中,人们知道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知道做了不该做的会遭受什么样的惩罚……在由传统行为规范向现代社会秩序变迁的过程中,除了国家法律在维护着应有的秩序外,村规民约也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民族地区的乡土社会里,那些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民间规范,诸如村规民约、禁忌、习惯法等,已成为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从中,人们知道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知道做了不该做的会遭受什么样的惩罚……在由传统行为规范向现代社会秩序变迁的过程中,除了国家法律在维护着应有的秩序外,村规民约也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