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于政府信用也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是有序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于政府信用的积极效应,另一方面则是无序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带来的消极效应。针对消极政府竞争行为对于政府信用的破坏,需要从构建"服务型政府"、"信用政府"、消减社会不公、构建多中心的信用体系等多个方面来解决这一困局。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与我国地方政府闻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突出地表现在各地方政府为本地经济发展而围绕外资进行的争夺战中。为防止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恶性效应发生 ,同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积极作用 ,应当有第三方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间竞争实施干预 ,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集权来消除地方政府间竞争。为此 ,中央政府需要 :建立和维持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行以公平为基础的政策、构建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分配机制、建立地方政府间竞争的裁决机关、保障并促进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权、将居民的退出与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影响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因素有居民流动性、政府间协调机制、法制环境和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4.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转型,我国大部分地区已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体制,然而有些地区发展水平相对缓慢。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格局。各地区的经济转型及其绩效呈现差异特征,在众多影响因素当中,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地方之间的经济转型绩效差异的影响最大,而各级政府的行为直接受到其财政收入的制约。本文通过对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已有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展望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研究的前景,探析中国地方政府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政府之间以"地方保护"为主要特色的竞争,破坏了规范竞争的良好秩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要使这种竞争转向良性,一种有效的措施就是地方政府间的竞合。分工理论为地方政府间的竞合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竞合的具体实现则需要制度、组织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应在竞争中加强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间关系是当前府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竞争与合作关系则是府际关系的两个关键纬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区域市场融合需要的加剧,基于传统行为观念主导的地方政府的行为和调控模式,越来越严重地固化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变相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建立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关系,以此快速而稳定地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主体与利益主体地位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各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根植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利益的差异性中,经常演变为政府间的竞争性行为,继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将地方政府竞争因素分解为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区域市场发育、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优惠政策、地区资本形成和区域人口流动七大因素,利用各分解因素的替代统计指标,可以初步判断地方政府竞争对地区经济差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论竞争对地方政府的约束:一个博弈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对社会福利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税收水平,公共物品的提供等方面。此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竞争,很少考虑本地区内居民通过投票来表达偏好,以及来自反对派的竞争压力。如果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在一个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发现竞争机制在判别政府类型上确有必要,但由于无法辨明政府是否诚实,竞争的作用可能是不明确的。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间的不当竞争时有显现,结合上述分析框架,可以提出一些解决竞争中出现的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开始关注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财政分权的环境污染效应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有助于环境的改善,但是政府间竞争会导致政府行为的扭曲。随着政府竞争程度的加剧,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会被削弱。本文还运用博弈论解读了政府在环境治理问题上的行为选择,旨在找出解决政府间"趋劣竞争"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主要由竞争标的和评判准则两个要素组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表现为官员晋升锦标赛,它使地方政府获取了为增长而竞争的强大动力,但同时也使地方政府为了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民生的改善等,因而需要对既有的地方政府竞争激励机制进行优化,一是优化竞争标的的设置,二是优化评判准则的设置。这样,地方政府竞争就不再是仅仅起到激励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是更为切实、广泛地产生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民生改善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地方治理与和谐社会具备共同的哲学基础,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然而,地方治理在中国语境下有着特殊的含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长期以来关系不顺、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十分严重、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发育不成熟等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度,导致了我国地方治理实践的失败甚于成功。我国的地方治理有待在学习、反思和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不断完善。构建地方政府主导合作型地方治理模式、强化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合作、培育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并努力获取其支持、规范地方政府的有序竞争是增进地方治理的有效途径,它们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并指明了前进的路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拥有相对独立的发债权,意味着其必先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政自主权,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地方人大的财政分权关系涉及纵向和横向权力制约的宪政命题。作为本地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地方政府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从权力的法理属性来看,地方政府发债权具有公权力、地方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属性特征。对地方政府发债权进行必要的规制和监督,成为了法治社会和宪政国家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府际关系即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府际关系多靠政策调整,且随意性大。应当将府际关系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使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地区当前府际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试从法律的角度对横向府际间关系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目前中央与地方的制度安排,地方官员具有明显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在短期内显示经济政绩”的动力,也使得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地方发展利益,必然对地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产生阻力。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改进地方政府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地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正确履行地方政府职责 ,需要加大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力度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限 ,依法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 ,尽快建立和完善地方公共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6.
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并不是单个地方尤其是单个地方政府所能完成的。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方式已经陷入了困境,进而催生了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治理制度安排。这种治理方式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观念的创新、制度环境的创新及组织安排的创新。各地方政府必须要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积极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进而建立起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协调、伙伴关系、双赢或共赢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各个地区之间在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等很多方面千差万别,由于这种异质性的存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是一项噪音很多的系统工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设绩效指标数据仓库并进行挖掘可以有效解决这种异质性问题。论文首先通过标准比的形式,探讨了如何在我国筛选研究对象问题,然后通过将数据挖掘引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研究,并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挖掘软件,以江苏四市(苏州、南京、盐城、徐州)作为研究对象,在处理国家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部门统计年鉴、政府及其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与方案、工作记录等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市的数据仓库,为进一步进行指标挖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我国加入WTO的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建立已刻不容缓。中央与地方之间权限的清晰界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地方政府自身的角色转变和管理改革是服务型地方政府建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