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蒙危机”与九一八事变史桂芳1931年发生于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有预谋,有计划地侵略中国的事件,是日本政府长期推行扩张、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原因,中日学者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本文想就九一...  相似文献   

2.
正北海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紧靠大海,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侵略的步伐。东三省沦陷后,日本盯上了位于出海口的北海,总是寻找各种理由挑起事端,借机发动军事行动,妄图将九一八事变重演。当时,北海市内到处是日本的间谍,他们渗透在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通过各种途径窃取情报。"北海事件"就是中国军人主动出击刺杀日本间谍的正义之举。因为此次事件发生于1936年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九一八”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国耻日,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通过这个事件及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可以看到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看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独立、统一和振兴的根本保证的真理。通过纪念这个事件,我们要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本期发表王维礼写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研究——兼论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地位》,以期引起对这一事件及有关历史问题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正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对日抗战最早的倡导者、积极的组织者、坚定的推动者和忠实的捍卫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先后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对  相似文献   

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精心策划,阴谋制造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它的独占殖民地的开始,这个事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中国革命史的教材、辞书、论著中,在九一八事变的若干历史事实上,存在着一些不准确或错误的地方。本文提出辨正,供教学参考,并请史学界指正。  相似文献   

6.
80年过去了,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个悲惨年代。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的期间,日本在疯狂侵略中国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了极为罕见的经济掠夺和破坏。九一八事件爆发后,使日本走上了全面侵华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但却少有人知道,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后,中共中央被迫提前打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面旗帜。即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对外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表明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22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  相似文献   

8.
80年前,日本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9.
北京抗战史研究概述谢荫明,陈静一爆发于北京卢沟桥的“七七”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实际上,北京人民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就开始的。这一时期的抗日活动及其后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九一八事件后...  相似文献   

10.
张伟 《世纪桥》2011,(20):26-29
9月18日,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201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8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开始纪念日。回荡在长空中的声声警报笛声,告诫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8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我白山黑水,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是一场危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空前国难.它不仅是日本军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九一八事变前,中国的内外形势岌岌可危.当时日本的侵略触角已经深入中国的东北地区,而国共内战也是愈演愈烈.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蒋介石权衡利弊,作出了一个影响中...  相似文献   

12.
<正>1931年7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万宝山事件",史学界称这一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预演。中国共产党时刻关注着"万宝山事件",并迅速做出反应。中国工农通讯社报道揭露真相1931年4月16日,长农水稻公司经理郝永德,以公司名义租得吉林省长春县(1913年由长春府改县,1932年设长春市)万宝山村附近10多户农民的土地500余垧,租期10  相似文献   

13.
<正>九一八事变,直观上看是一次蓄意"找茬"的军事冲突事件,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侵略行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不但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上,还体现在社会心理、革命意识、文化向心力、团队观念等方面的整合演进上,但总的来看,则是集中反映在对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影响上。在此,本文仅就九一八事变对中国革命局势发展的影响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安内攘外”政策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难,激起了中华大地上的巨大波澜。对此,究竟是团结一致,以抗日救亡的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还是“先安内后攘外”才是切合中国实情的救国良方?一直是我国海峡两岸史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因此,从历史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安内攘外”政策进行探讨,以期求得公允的评论,还是有益的。无力抵抗与申诉国联九一八事变前夕,国内外政治形势十分复杂。以广州为中心的反蒋派的分裂与对抗;石友三的反蒋及蒋介三次“围剿”红军战争的失败,造成了国民党统治的严重危机。日本则加紧侵略步伐,制造了万宝山、中村事件及朝鲜排华惨案,武装入侵,迫在眉睫。面对如此局势,蒋介石于1931年7月23日提出了“安内攘外”的基本政策。他认为“不先消灭赤匪,  相似文献   

15.
孟悦 《党史纵横》2011,(5):61-6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在我国东北设立了诸多侵略机构,并蓄意制造事端;在侵占东北后,又扶植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奴役、压榨东北人民和掠夺资源,直至战败投降。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抚今追昔,当年日  相似文献   

16.
1931年 9月 18日 ,北大营的炮声刚刚响过 ,日本在国联的代表就在 19日的声明中轻描淡写地说 :“九一八事变”是地方性事件 ,请国联不必重视。那么 ,“九一八”到底是“地方性事件”还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 ?本文依据大量的历史事实从日本危机转嫁于中国 ;制定计划针对中国 ;制造事端发难于中国 ;军事部署面对中国和中共满洲省委对其阴谋的揭露等几个方面集中论述了日本1931年 9月 18日所发动的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7.
"八一五"过去,9月9日就来到了,56年前的这两天是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和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日子,是中国从日本的压迫和奴役下解放出来的日子.特别是对于许多东北人来说,一提到这个日子,就会想到"光复"这一名词,因为他们忘不了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14年屈辱的亡国奴的生活经历.今年又恰逢"九一八事变"70周年,所以在今年的"八一五"、"九九"来临之际,对中日关系的过去与未来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性质和它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民族革命、民族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14,(10):34-34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骤然上升。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人民群众奔走相告,疾呼抗日救国,社会各界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进步人士也纷纷响应,提出了许多挽救时局的主张,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动。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被中共开除的陈独秀也积极提出希望与中共合作,共同进行反蒋抗日的主张。1931年10月初,陈独秀连续发表《抗日救国与赤化》,  相似文献   

20.
正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骤然上升。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人民群众奔走相告,疾呼抗日救国,社会各界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进步人士也纷纷响应,提出了许多挽救时局的主张,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动。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被中共开除的陈独秀也积极提出希望与中共合作,共同进行反蒋抗日的主张。1931年10月初,陈独秀连续发表《抗日救国与赤化》,斥责蒋介石专门依赖国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