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方志敏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革命创造性,在闽浙赣地区创建了一支主力红军——红十军.而当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苏区实施重兵“围剿”时,方志教又表现出了极强的党性,坚决服从革命大局,充分展示了一位革命领袖的崇高境界和卓越风范.  相似文献   

2.
方志敏烈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闽浙赣苏区创始人及闽浙赣苏维埃第一任主席。方志敏、陈昭礼、黄道、徐履峻及其战友们前仆后继、共同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早期称赣东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苏维埃区域之一。在闽浙赣苏区的斗争中,方志敏领导苏区军民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六大根据地之一。方志敏等根据地领导人从闽浙赣苏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央苏区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开展了以扫盲为主要方式、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教育建设,教育和团结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有利于根据地巩固和发展。通过研究闽浙赣苏区的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苏区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亦对当代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六大根据地之一。方志敏等根据地领导人从闽浙赣苏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央苏区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开展了以扫盲为主要方式、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教育建设,教育和团结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有利于根据地巩固和发展。通过研究闽浙赣苏区的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苏区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亦对当代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兆才撰写的《雅号彰显叶飞将军的传奇人生》,文中有关叶飞狮子头客店遇刺与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等事件,与亲历者、知情者的回忆多有出入,特撰文与之商榷。  相似文献   

6.
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转业后,有幸分配至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江西省横峰县,先后在该县民政局和文化局工作达40余年之久.由于从事民政工作,会经常深入到乡村去搞社会调查,几乎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泡在乡村与村民打交道.每到一个地方,善良淳朴的村民都会娓娓道起当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闹革命的故事,话语中透射出骄傲,眉宇间传递着自豪,那神情更像是一种不曾远去的思念.有些村民甚至还会拿出精心珍藏的苏区时期的各类凭证、票证等实物来展示.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浮梁县湘湖镇桃红村(又称九蓬坞)是个深山里的村庄,村庄不大,坐落在南北两岸连绵不断群山之间,中间一条河流由东向西静静流淌……这里曾是中共闽浙赣省委直辖下的浮梁县委所在地,也曾是中共浮乐婺中心县委主要根据地之一。这里发生了许多革命先烈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村庄旁的山脚下,一座圆形墓地,四周松柏环抱,墓前矗立着一块墓碑,墓碑上一颗醒目的红星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从未褪色。墓中,长眠着两位革命先烈,他们的英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  相似文献   

8.
2019年6月28日,我接到孙琦同志电话,说他的父亲孙子清同志今晨遽然去世,享年93岁。哎哟!又一位良师益友离开了人世!孙子清同志一生心向党志为民,攻坚克难守初心,我们思念无尽。孙子清同志出生于周宁县一个贫困家庭,很早就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7年6月在福安师范加入中共福建城工部地下党,从事革命工作,1948年,年仅22岁就担任福建城工部宁德工委书记,还在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第五支队任支队长,为周宁的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接着又参加解放福州的支前工作,为支援解放军第十兵团解放福州贡献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1929年10月,闽北第一支红军在武夷山岚谷黄龙岩诞生。这支红军是按照方志敏建设铁的红军的思想。经过黄道、黄立贵等革命前辈创造性的实践而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一支坚强劲旅。  相似文献   

10.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头自然村山边。1938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与东南分局的指示,原属闽北管辖的江西省部分党组织划归中共江西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和中共闽东特委合并,成立中共福建省委。8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头村成立,省委书记曾镜冰、组织部长范式人、宣传部长王助、军事部长左丰美、民运部长汪林兴、职工部长俞雅鹿、青年部长王文波。省委下辖闽北、闽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4,(11):34-34
方志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他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虽然方志敏同志的一生很短暂,他的许多抱负和才华都来不及施展,但他在党史上的重要贡献却是不可忽视和磨灭的。  相似文献   

12.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犀溪乡甲坑村郑家坑。1935年10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率挺进师一部与闽东游击区领导人叶飞、范式人在寿宁郑家坑村会合,并召开联席会议。鉴于当时双方都与党的上级机关失去联系,为了能在战略上互相协调、互相策应,共同反击国民党军的"清剿",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刘英任临时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
光泽苏区是由中央红军创建的。1933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两周年时说:"从去年到今年,中央苏区的东北方,赤化了建宁、黎川、泰宁、光泽、资溪、金溪等六七县,与闽浙赣苏区打成一片,在这里建立了新的闽赣省。"1933年5月,闽赣省成立,光泽及嗣后在光泽上观村建立的东方县同属于中央苏区闽赣省管辖的范围。12月25日,光泽苏区失陷,即转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险恶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闽北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革命战争时期,闽北人民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了长达23年不屈不挠的斗争.1949年6月,闽北全境解放.8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分别在建瓯和南平设立了第一、第二地委、专员公署和军分区,第一专署辖建瓯、建阳、崇安(今武夷山市)、光泽、邵武、松溪、政和、浦城、水吉9个县(1950年9月,建瓯专署撤销,改设建阳专署);第二专署辖南平、尤溪、沙县、顺昌、将乐、建宁、泰宁、古田、屏南9个县.两个专署共辖18个县,人口约200万.  相似文献   

15.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隅,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这里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溪壑纵横,峡谷幽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之一,又是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局在皖浙赣边建立第二战场的中心区.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留下无数红军游击队战士的足迹;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6.
黄道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新四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黄道,原名端章,1900年4月出生于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秋考入南昌二中读书,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期间与袁玉冰等8人一道组织进步团体江西改造社,出版《新江西》杂志。1923年秋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不久即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由李大钊、陈  相似文献   

17.
《可爱的中国》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名篇佳作,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曲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千古绝唱。这篇文章的作者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1899年8月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在青少年时期,他便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探索救国之路。1922年8月,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并誓言“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8,(12):116-117
方志敏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被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论主张,为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9.
信捷 《党课》2014,(20):102-106
方志敏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他的许多抱负和才华都来不及施展,但他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却是不容忽视和难以磨灭的。据史料记载,方志敏在中共党史上有四大贡献——他是党内较早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了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并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20.
方志敏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狱中,他写下了《清贫》一文。文章的开头这样叙述:“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