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评价了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格局中的前沿和枢纽地位,认为广西沿海发展应该成为新的一极,开展泛北部湾合作大有文章可作,前景广阔,使得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发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加以考虑。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所展现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为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是中国与东盟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窗口”和“桥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已经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列为西部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图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总体规划模型。/图文封面点…  相似文献   

2.
景伯平 《当代广西》2007,(17):11-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想求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积极寻找并主动融入到区域合作的大格局中去。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沿海、沿边、沿江,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广西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审视广西自身条件后曾经指出:“广西的优势在沿海,广西的出路在开放,广西的发展在合作。”广西必须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不断扩大开放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中谋发展、求崛起。  相似文献   

3.
《今日广西》2007,(15):6-8
7月23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7月26日,“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正式开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论坛上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从中央到地方,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快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一个战略性重要举措,对繁荣地方经济、促进西部大开发,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机遇难得,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4.
正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动泛北合作过程中,钦州一直担当先行者的角色,创造了"北部湾奇迹",刷新"北部湾速度",经济实现快速崛起,成为了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核心区、国家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深化合作拓宽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迈入了主动引领全球经济合作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时期。钦州认识到,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泛北合  相似文献   

5.
陈秋华 《今日广西》2007,(11):34-37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充分肯定了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前景广阔,希望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全国政协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列为今年专题协商议题;《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战略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市区域合作不断深化。这些都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提供了叠加机遇。可以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正风生水起,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之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抢抓叠加历史机遇,积极实施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率先发展,着力打造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发展新高地,使广西沿海发展尽快形成新的一极。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0,(16):23-25
搭建合作平台 为加快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2006年3月,广西成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融入和推进泛北合作,全力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努力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相似文献   

7.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07,(16):38-38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全新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形式区域合作的特点,实现了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紧扣这些特点,剖析这种模式,有利于认清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探寻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推进路径,有利于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造成为广西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8.
雷多荣 《桂海论丛》2007,23(6):43-45
随着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广西的发展面临着融入泛珠三角、泛北部湾及中国—东盟“一轴两翼”经济圈等多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机遇,同时也把地处中越边境的大新县推到了我国对东盟各国开放的前沿。文章立足于大新县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就大新如何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融入到多区域经济合作中,不断开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泛北部湾合作构想自2006年7月提出以来,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东盟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2006年8月以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四次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0.
莫仲宁 《桂海论丛》2007,23(6):24-27
广西提出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抓住了广西未来发展的战略关键。广西应紧紧抓住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机遇,解决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促进广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泛北部湾:应成为海南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泛北部湾”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一个次区域合作新概念,风生水起,炙手可热。海南处南海之中,毗邻北部湾,具有与东盟海上合作的区位优势,理应把泛北部湾列为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优先考虑,主动融入,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易艳辉 《今日广西》2008,(14):36-37
今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开放合作的重大举措。国家把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突出了开放合作的主题,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造次区域合作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风生水起之时,广西经济重心南移之际,桂林不是坐下来观望。也不是空自叹息,而是奋起行动,提出了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的战略,在保护好漓江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城镇化。桂林市委书记高雄说,当前,全市上上下下都要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融入泛北部湾和泛珠三角等多区域合作的格局当中。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广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依据地缘经济概念,把邻近北部湾的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菲律宾等有关国家联结起来,通过加强合作,形成中国一东盟合作框架下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机制。为了深入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机制、路径和重点等,形成一个经常性的研究交流平台,广西又接着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之一。防城港市是中国惟一与东盟有陆地和海上通道的城市。也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门户。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战略构想下。防城港市正乘势而上、乘势而为.以构筑中国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海陆大通道为目标。狠抓港口码头建设。积极发展临海工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抒写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杨民 《今日广西》2007,(4):54-55
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交集的北部湾及其以南海域的南中国海.除了储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外,也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动脉。2006年广西提出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为这一区域内谋求一个和平共处、互利互助合作开发的平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忠仁表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取决于能否在各方间形成共赢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勤 《传承》2007,(3):16-17
当前,广西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的历史机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展开和深化,为广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  相似文献   

18.
方青 《桂海论丛》2008,24(2):79-81
扶绥县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为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扶绥县要实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城际型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必须整合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9.
《今日广西》2008,(1):2-2
2007年,防城港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开放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和港口优势,以重大项目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富裕文明和谐防城港的建设步伐。全市港口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增长49.4%,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出海出边通道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主动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步伐加快,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平安防城港建设深入开展,社会环境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0,(16):21-22
“南宁-新加坡经济通道”是“一轴两翼”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格局中的“一轴”,该构想于2006年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提出后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积极肯定。200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北部湾沿海三市考察时特别要求,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同区域经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南宁-新加坡通道经济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