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茜 《学理论》2011,(26):3-4
随着单位社区的边缘化,现阶段在中国出现了公民社区这个概念。公民社区是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公民是社区规划的价值基点,因而在社区建设和决策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必不可少。我国目前的城市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严重不足,为此应加快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为社区自治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流动人口的参与式社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一直是城市人口管理的难点.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和谐社区构建的社会背景凸现探讨流动人口管理有效途径的重要意义.要解决这一社会难题,应从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的视角出发,积极探索通过流动人口主体介入、社区管理决策和过程介入以及互助合作参与等形式构建社区流动人口的参与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后单位制背景下普遍存在的社区多元分化的现实,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纷纷引入新的元素,进行着一系列的关系重构。正是在这种社区治理的关系重构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才得以成为可能,并形成了三种典型社区中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即单位制社区中"协作式参与治理实践"、街居制社区中"参与式合作治理实践"、物业小区制社区中"介入式参与行动治理实践"。因此,针对不同社区的地缘特征、区位环境、发展状况和居民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专业性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社区治理,将成为实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当前城市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张雁  楚文峥  杨利娟 《学理论》2013,(4):132-134
城市社区党建是针对城市社区建设而推出的实践创新,也是党建理论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发展。如何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加强社区党建,实现党对社区的有效整合,构建社区发展的整体合力,同时,实现社区党组织自身的结构功能、活动方式和组织体系的战略性转换,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质是要使社区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回归到社会领域。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完善社区管理就要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社区治理代表了社区管理的新走向,治理包含管理又超越管理,它是管理、服务、建设的有机统一。在社区治理中,除了发挥政府、社区主体组织的作用,还要重视和发挥其他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城市社区管理由行政主导的传统体制,发展为以居民自治为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公民社会发育的要求,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6.
城市基层民主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秩序的民主,发展城市基层民主必须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巩固并发展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实现党对社区民主的参与和领导,保证社区发展为党聚拢政治资源和对社会进行有效整合。要使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和推进社区建设实现互动双赢,在推进社区建设、发展城市基层民主的过程中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通过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更有效地推动社区建设和城市基层民主。同时,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一定要重视强化党内民主,要积极扩大社区党内民主,带动城市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潭  刘璇 《行政论坛》2023,(3):47-55
随着社会治理重心逐渐下移和治理手段逐渐多元,社区营造日渐兴起并成为各地治理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从行动者网络理论出发,聚焦其与社区营造之间的契合性,通过构建“结构(模式)—过程—功能”解释框架来分析行动者网络参与的社区营造再生产。研究发现:从结构(模式)上来看,作为行政主体的国家与作为非行政主体的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演变形成了行政主导、社会自发以及政社复合的社区营造模式;从过程上来看,政社复合模式作为理想的社区营造模式,其实践过程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多元行动者在不同阶段行动策略的推动下实现了从阶梯式参与到链接式参与再到分布式参与的动态过程;从功能上来看,社区营造是一种包含了空间整治和社会治理在内的系统性营造,能够在行动者网络的建构过程中通过不同行动主体的组织动员以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和社区共同体培育。因此,社区营造作为弥补基层治理短板、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有益探索,能够撬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与建设中来,构建融合共生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参与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命线,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和谐就不可能实现。社区参与的规模、程度和制度化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区发展的整体变迁和目标管理。组织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建设新生活,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居民的社区参与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源泉,离开了居民的社区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或完整意义上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主张通过在基层社区、工作场所和地方政治中广泛、深入地参与,在民主实践中培养政治能力和兴趣,进而为更高层次乃至国家层次的参与做好准备。参与式民主理论适应了当代社会多元发展的现实,成为西方国家民主发展的一条新路径。然而,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并没有大行其道,其主张更是遭到不少批评。究其原因,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将参与作为核心和构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参与现实和人们对参与的真实需要。参与式民主的参与和自治局限于特定的层次和议题,难以扩展到所有的政治领域和公共领域,因而只能是对代议制民主进行修正。尽管西方参与式民主存在诸多理论上的缺陷,但其构想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民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伦理关怀与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为社区成员共同创造 ,体现着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和感情色彩。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提高社区文化整体水准的工作 ,在其进行过程中 ,伦理关怀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方面 ,应当成为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往纵深发展的重点所在。本文认为 ,社区文化建设中注重伦理关怀 ,既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9,(1):80-85
参与不足是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其实质是作为现代社会共同体的居民主体性的缺失。主体性的塑造与强化,是当前拓展居民参与深度和广度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增强居民的行动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角下,意识培育、民主协商、互动协作、技术创新等要素通过有效整合,可以构建较为完善的增能机制。在政府、社区、社团及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复合性互动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专业技术、完善组织网络及实化自治权利,是促成居民主体性"复位"和彰显从而推进社区参与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2)
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是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社区治理和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载体。尽管随着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视,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发展,但是社区社会组织依然较少参与社区治理。社区社会组织较少参与社区治理的根源为原子化的社会结构、社区内成员的信仰危机以及压力型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党建是加强基层党建的新方式。通过分析四方堰社区嵌入式党建的实践,总结了十七大后社区党建的经验模式和发展路径:居民群众的被动参与不能构建和谐社区,党员的自愿参与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动力;威权式的统治在基层党建中已经难于奏效,参与式的领导是社区党建的有效途径;垂直式的组织管理容易形成居民心理排斥,嵌入式的服务是社区党建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组织规模与类型、组织结构、组织行动等方面对北京市社区治理中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情况进行剖析,并结合北京实际,揭示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总结当前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能力.通过研究发现,社区民间组织既能有效的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为公众提供参与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和平台,同时社区民间组织在预防社区矛盾和善治社区等管理方面也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让乡村振兴落地成为重要议题。参与式发展理念强调被发展者的主体地位,乡村振兴有必要重申参与式发展。基于对广东省G市L村两家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发展的比较研究发现,乡村振兴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参与式发展模式,即“社会经济参与模式”“市场经济内生型参与模式”。两种参与方式虽然都强调发挥村民积极性与本地社区优势,但在价值选择、工作方法、工作策略、行动主体、社区影响等五个方面有显著差异,更是产生了难以评判的实践效果。因此,乡村振兴需要秉承参与式发展核心的赋权观念,但同时要超越其局限,形成官民共治的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农村社区自组织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积极公民是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惠音 《学理论》2011,(15):83-85
社区文明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整个创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的文明建设摆到一个重要位置,并充分认识到社区文明建设是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内容,通过加强社区文明建设,为实现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治理是一个制度创新、社会重构、工作格局改革的系统工程,有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深圳一个“村改居”社区的分析,剖析了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通过社区利益共同体构建、社区自治组织权威再造、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建设等重构社区治理格局,促进社区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社区治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础单元,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制度化程度直接关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化水平和总体质量.进入新时代,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社区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同时,构建政府负责下简约高效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协同供给,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实现社区治理的公众参与.还要以法治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提升和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法治化水平和信息化建设,进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处的局面,据此,社区及社区建设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在探索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与其带来的种种问题后便可发现:社会资本对于社区建设有重要作用,又加之以"有效治理"的内容,对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了探讨,并提出通过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构建等方式可促成各部分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李布 《疏导》2000,(Z1)
社区建设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南宁市1998年实现“国家卫生城市”、1999年实现“全国环保模范城”、2000年实现“全国文明城”的主要基础工作 ,也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区建设搞好了 ,对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此 ,笔者就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谈些看法。一、社区建设呼吁精神文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房地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南宁市的房地产业也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近年来 ,新建了不少的住宅小区。这些住宅小区构成了城市中相对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