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瓜田先生对假货的思想准备一向是够充分的,没想到,日前还是有新闻把他吓了一溜跟头。话说今年九月十一日,‘质量万里行’特别工作会议在黄山举行。黄山市的领导同志说,在此之前已接待过一支‘万里行’的队伍了。‘万里行’组委会负责人、《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总编辑艾丰先生一听怒不可遏,终于在黄山上追上了正在游山观景的‘李鬼’。‘李鬼’一见‘李逵’,登时望风逃窜。黄山人大开眼界,咱读者也长了见识:敢情‘打假’队伍也有假的!据《杭州日报》说,‘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发生冒牌‘万里行’队伍非法活动事件已有七起,其中一个假冒‘万里行’记者的犯罪团伙在天津骗取了企业近百万元资金’。  相似文献   

2.
绰号‘二楞子’的小余是位‘打架能手’。年轻时曾因多次打架斗殴被劳教过。回到工厂后,虽已改掉恶习,但不少人还是以老眼光看他,避之惟恐不及,当然也就没人乐意与他交朋友了。一天晚上,车间支部书记老刘发现小余还没走,而且正在‘磨刀霍霍’。老刘很是顾虑,忙问:‘小余,磨刀干什么?’小余吱吱唔唔,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老刘见状,心里有了数,连忙拉起小余,  相似文献   

3.
在谈到刚刚获得2001年度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 家王选时,北大方正集团副总裁刘秋云对记者说:“和他共事十几年中,我跟他商量工作没有一次超过10分钟。他没有太多的客套,在他的讲话稿里,没有‘帽子’,也没有‘鞋子’。” 王选的确可敬,正是因为他的发明,中国的印刷术才告别了铅与火,走进激光照排的新时代。他的可敬之处还在于他把时间看得比什么  相似文献   

4.
傅刚 《瞭望》1987,(20)
北京召开全国内部审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鞍钢公司总会计师朱德惠,他对大型企业如何利用内部审计制度增收节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位担任过鞍钢公司副总经理的总会计师对记者说;“‘双增双节’不是把钱从这个兜里往那个兜里放,而是要‘开源节流’。‘开源’就是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节流’就是改进管理,堵塞漏洞。我们体会,建立大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一首《咏史》诗里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这里说的是封建社会皇朝更替、兴衰荣辱的历史经验。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位大诗人不可能从本质上揭示历朝历代兴衰更迭的根本原因。但是,他毕竟从一个十分重要的侧面,说明了执政者由‘玩物’而至‘丧志’而至‘亡身’、‘亡国’的普遍规律。今天,对于我们同样有借鉴作用。 明末李自成的实例,人们已耳熟能详。他创建的大顺朝,占领北京只有四十三天,就被迫仓惶退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有各地(市)县代表参加的科技工作会议上,省科委主任吴达才,手里拿着《瞭望》周刊,对记者说。“这里有篇介绍‘星火计划’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我感到实施‘星火计划’最重要的是突出一个‘实’字,要一层一层地落实,一件一件地去办,才能 星火燎原。”  相似文献   

7.
我国率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安徽省滁县地区,一批有文化的年轻农民同摄影攀了缘。八月底,记者在滁县地区摄影协会举办的业务培训班上,见到十六名农民摄影爱好者。他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淳朴、大方、热情、爽朗。当记者问及他们学摄影的动机时,有的说:‘为了改变农村“照相难”的现状’。有的说:‘想提高技术向报刊投稿。’一位穿米黄色连衣裙的年轻姑娘答道:‘想开个照相馆。’她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说:‘想闲时照照相,好玩。’不料别人揭了他的  相似文献   

8.
求真     
宏图 《瞭望》1990,(19)
‘博’、‘专’、‘细’二字,为王国维氏治学之道。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王氏为求真,颇注重‘集众思’。当他撰写《宋元戏曲考》时,据徐森玉先生回忆,‘我们聊天时,他总把话头引到这部书上来,听取我的意见。这时,另有一位朋友来看他、他还是用此法谈话,有时提出问题和我们研究,如有相反的意见,展开辩论,最后得出的结论,他都记在笔记里’。  相似文献   

9.
谢怀宁 《民主》2004,(4):36-36
在江西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大楼里,我如约见到了戴兴临。眼前的戴兴临中等身材,40岁出头,普通话里夹带着家乡的口音。只见许多人围着戴兴临。“戴所长多给批些‘赣油13号’油菜籽吧?!”“我要买150斤‘赣花3号’花生种子!”“戴所长,我译的日文论文是否正确,请给看看吧。”……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热情有序地接待着一批批来访者。我们的话题从他的经历谈起,戴兴临出生于江苏盐城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帮家里在农田里干活,辛勤的劳作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也使他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相似文献   

10.
弹指间,走上工作岗位已近二十年了。这期间,没有大喜大悲的感觉,也没有坎坎坷坷的羁绊,始终是在‘从一而终’地工作着。在机关里从事宣传思想工作,每天就像是一台上了发条的‘写作机器’,从自己手里‘输’出一份份‘感人肺腑’的各种材料,成为他人‘嫁衣’,自己却做‘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松滋县南海公社远近闻名的养蛇能手赵承武对记者说。“我对党的政策确信不疑。但是,‘红眼病’可把我害苦了。希望政府能过问这件事。”赵承武今年三十九岁,是松滋县三个万元以上收入的专业户之一。他不仅善捕、善养各种剧毒蛇,而且会用蛇体及其内脏、毒液等,制成蛇丸、蛇酒、针剂、片剂,治疗许多常见病、多发疯和疑难病症,疗效很好。他的这套本领,是祖传下来的。他十一岁就随伯父学习捕蛇本领,十  相似文献   

12.
瞭望哨     
《瞭望》1984,(24)
某厂党总支书记向有‘尊才爱才’‘求贤若渴’的美名,一经听说别单位有本厂用得着的科技人员,只要有可能,他总是千方百计去‘挖’,甚至不惜三顾茅庐,直到调成而后已。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省章丘县普集区委办公室里,我看到一本奇特的登记簿,登记的是企业退休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工种、级别、原工作单位、现住在何处等栏目。区工业公司副经理许高善同志说:“这是我们的‘人才字典’”。接着,他向我介  相似文献   

14.
正1月14日,在"台湾大选"已经进入倒计时的阶段,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高度紧张。当天,当发言人就"台湾大选"表示"不讨论‘他国内政’",的时候,为防止记者误读"他国"的内涵,他连说三遍只有"一个中国"。"一个中国"说三遍美国国务院当天发言人是科比,根据官网的发布会实录,有记者问科比,对1月16日的"台湾大选"有何期待,是否会影响两岸关系和美国外交政策?科比回答:"我们不对‘一国’内政进行  相似文献   

15.
沈泉涌 《党政论坛》2009,(13):62-62
朱德元帅生前十分重视对孙辈们的教育,经常鼓励孙子们在各自岗位上千好工作、多做贡献,他曾语重心长地对外孙刘武说:“你们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名誉、地位,早晚要被人民打倒。”  相似文献   

16.
朽木 《民主》2004,(1):39-39
英雄的家乡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冒出的大贪官李铁成,因其受贿面广及全县科级以上所有干部而“名声”大噪,臭名昭著。解剖这样一个贪官,这样一个“贿事遍野”的地方,我想,不仅对于靖宇县、白山市等“事发地”有用,对于我们国家整个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尤可注意者,是李铁成的“盘子论”。受贿卖官140余万元的李铁成,口口声声说自己在靖宇任县委书记期间,选人用人过程中都是“按正常程序办”的。他的“程序”到底如何?近日的检察日报发表了记者对狱中服刑的李铁成的采访。原来,这个贪官的“程序”,竟是一只端来端去的盘子:“通常情况下,每次调整干部时,组织部都要先把符合条件的人进行考核,然后把被考核的人员名单和结果交给主管干部的副书记。这个过程,我们叫‘端盘子’。副书记审核后,再把这个‘盘子’端给我,我认可后,再‘端’到常委会上讨论,这就是按正常程序走。”表面上看,这样的“程序”没  相似文献   

17.
杨成武上将的婚姻很简单,又不简单。他的家庭很美满,却又遭到过许多不幸。在已经逝去的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里,杨将军身先士卒,戎马倥偬,难得和家人团聚一次。如今,他和他的夫人赵志珍已经跨过金婚、钻石婚……在杨将军九十华诞前夕,记者拜访了杨将军的夫人赵志珍,并请她转达对杨老的问候,同时作了如下采访。记者:“‘风风雨雨几十年,海枯石烂意志坚。居家操劳人人赞,辅佐大事吾内贤。’这是杨将军在您71岁生日时,特意  相似文献   

18.
舒芜 《瞭望》1992,(21)
三十三 阮阅《诗话总龟》卷九“评论门五”引《直方诗话》云:“山谷与余诗:‘百叶湘桃苦恼人。’又云:‘欲作短歌凭阿素,丁宁夸与落花风。’其后改‘苦恼’作‘触拨’,改‘歌’作‘章’,改‘丁宁’作‘缓歌’。余以为诗不厌多改。” 舒芜按:“苦恼”意有尽,“触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一七年,青年毛泽东在写给友人黎锦熙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个靠镇压农民起义发迹、使清朝苟延残喘三十年的曾国藩,有何过人之处令毛泽东‘独服’呢?从曾氏《家书》中我们可略见一二。 在腐败、懒惰、空虚、自私的社会环境中,曾氏执着地树立起一种严肃的生活态度,按照‘诚意’、‘主敬’、‘克己’、‘习劳’、‘有恒’五条原则,坚持进行自我修养。道光二十二年(曾三十一岁),他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以便触目克治’,‘念念欲改过自新’。这种日记字字皆写正楷,作为‘诚意’的手段。不仅写,而且做。某次他猛省从前与某人结怨错在自己‘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当夜即往那人住处‘登  相似文献   

20.
现在出版物上错字和其他纰漏之多,已人尽皆知,虽还没有黄毒那样严重,但对驱使读者坠入知识误区却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如果这些错误出现的地方是在广播、电视等传媒等范围之内,则影响更广,甚至可能影响及于国际视听。时至今日,恐怕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无产阶级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对此是非常重视的。他在《笞二百系一百之误》一文(见《集外集拾遗》)中说:“我在《又是古已有之》里说宋朝禁止做诗,‘违者笞一百’,今天看见副刊,却是‘笞二百’,不知是我之笔误,抑记者先生校者先生手民先生嫌其轻而改之欤?但当时却乎只打一百,即将两手之指数,以十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