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事不对人,是官员在进行异地监督时,几乎都会恪守的一条准则,也是基本要求。当然,其中个别也有针对官员个人的特例。"卖陕西面皮为啥还需要政府培训发证?办一个二级资质木工作业分包公司到底有多难?‘挂证族’的出现反映出创业者哪些无奈?"在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上,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沈海斌一口气抛出3个问题,核心却指向了一个问题——"连陕西面皮从业能力也需要政府认证,政府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相似文献   

2.
明朝冯梦龙的《笑府》里辑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家里很穷。一天,他出门遇见一个朋友请他吃饭,但他充阔气地说:“我刚吃完狗肉,饭是吃不下了,喝杯酒还可以。”于是两人就去喝酒。不一会儿,他就喝醉了,把刚才在家里吃的糠吐了一地。事后,朋友问他“你吃的是狗肉,怎么吐出来的会是糠呢?”那人沉思了一会道:“估计这狗是吃糠的。”俗话说:“顾了面皮,饿了肚皮”、“死要面子活受罪”。在“面子”与“肚子”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死要面子的人,免不了要“饿肚皮”、“活受罪”,这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今天,我们不少地方的官…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12):26-35
“瘦肉精”“毒豆芽”“染色馒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民众陷入了不知还能吃什么的困惑。政府屡屡强调严厉打击,但是却“按下葫芦浮起瓤”,食品安全问题,到底该如何整治?谁又来为百姓的食品安全买单?  相似文献   

4.
孙咏梅 《前线》2013,(12):38-41,45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两者孰优孰劣、如何取舍?既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决定着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的现实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由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实质上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将关于“相信政府还是相信市场”的争论定格于每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5.
李斌  姚琦 《学习月刊》2010,(3):27-29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公众创造性地发明出“被”字的一种新用法,如:被就业、被自杀、被增长、被捐款、被代表、被小康等。据百度网调查.“被”词已成为2009年度的十大热词之首.进而网民惊呼我国进入了“被时代”。“被XX”的这种奇怪用法看似一种语法错误.但其中却饱含了公众对政府某些部门执政行为的怀疑与不理解.进而发展成一种嘲讽与戏谑。公众针对如此一系列社会事件并冠以“被XX”时抱持着何种心态?面对公众的这种“冷幽默”,政府在其执政过程中应该作出何种回应?政府执政行为需要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消除公众的这种“误读”和“调侃式的怀疑”?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6.
“看得见的手”应该如何引导企业?──关于国企改革中政府行为的不同观点毛寿龙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尤其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难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国有企业问题的日渐突出,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规范政...  相似文献   

7.
石勇 《廉政瞭望》2012,(3):32-33
政府和人民是什么关系?人大代表的职能是什么?政府可不可以“教化”人民?日前,广东佛山一名人大代表在地方人大会议期间发出“百姓是教好的,不是养好的,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爱的百姓也可能比较刁民”的雷语,引起轩然大波,也暴露了这些问题在现实中的混乱。  相似文献   

8.
文明  张丽 《理论文萃》2006,(4):55-61
一、何为“陕西现象”? 所谓“陕西现象”,笔者是指陕西的“资源存量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排序不相称”之特殊现象,表现为:陕西的科技优势、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制造业基础优势、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之弱势并存,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观念制度并存,资源存量优势与其经济实力的排序不相称。  相似文献   

9.
高兰芳 《共产党人》2008,(13):42-43
一、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是政府效能建设的关键途径 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正在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应从提高政府效能开始。如何提高政府效能?理论界与实践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措施,但有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必须贯彻政府效能建设的始终:效能建设,目标在“效”,功夫在“能”,核心在“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经历了曲折和反复,也提出了若干具有开创性的思想。 第一,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1956年到1958年期间,毛泽东在讲话中先后三次提出中国国情的特点是“一穷二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宛诗平 《党课》2014,(8):75-76
今年的春晚上,一首《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了千家万户。“时间都去哪了”一时也成为最强热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一番话,又让“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焦点。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这不仅仅是每一个社会公众需要扪心自问的问题,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需要静心思考、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子康 《先锋队》2013,(12):28-29
“你还在为不知道怎么办事发愁吗?你知道办一个证件需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办事受了气找谁诉说吗?你知道遇到吃拿卡要的现象找谁投诉吗?”如今,对于襄汾县的50万群众来说,这些担忧都不再是问题。只要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www.xfqfdt.gov.cn或在百度搜索“襄汾清风丁陶”,就可以登录襄汾县“清风丁陶”政务服务平台。它是襄汾县为百姓搭建的网络问政服务平台,为全县的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某部门将把工资提高到足以养廉的水平,心中不禁生疑:多高的薪水才足以养廉呢?电视上没说,笔者只好作一些猜测。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不妨先看看历史。历史上的封建官吏,薪水不能说不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其中可能有夸张,“十万”也许包括“灰色收入”,但白居易公元806年在陕西做县尉时,所写应是真实可信的:“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观刈麦》)陕西是个穷地方,官吏有这么高的“薪水”该足以养廉了吧?可那时的社会,贪官污吏还不是比比皆是?明朝的严嵩,位居宰相,总不见…  相似文献   

14.
70年来,中共中央多次对西安事变及杨虎城给予高度评价。那么,杨虎城到底有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究竟做了些什么,以至于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怀疑他在陕西搞“赤化”?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段绝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5.
温红彦 《学习导报》2011,(14):44-44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哲人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而人的终极思考,就是信仰。  相似文献   

16.
周鹏 《党史文苑》2009,(6):55-56
南梁。位于陕甘交界的桥山中部。解放前,这里是一个陕西不管、甘肃不管、土豪劣绅也不管的“三不管”地区。70多年前,就在这座沟壑纵横、绵延数百里的大山中,诞生了西北最早的红色政权——苏维埃南梁政府。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24):27-34
文化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文化产业发生了什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何齐头并进?政府、资本、文化资源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如何萌生、如何发展、如何实现?中国的崛起不应当只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应当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崛起。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能只是商品,也应当有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和平崛起”才有可能开创一条新的大国崛起之路,带给全世界一个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了北京、陕西、山西等地5起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此外,记者了解到,在重庆、郑州、武汉等地,建设“小产权房”之势依然如火如荼。在多个监管、审批、执法部门人员的眼皮子底下,这些违法楼群究竟是怎样建起来的?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一个乡镇“长”出七个违法楼盘  相似文献   

19.
三问保障房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2,(20):20-21
重庆故事告诉人们,住有其居对老百姓是多大的幸福。 然而,另一个需要正视的事实是,保障房在各地的实践仍暴露出一些问题。解决它,需要对保障房质量问题“零容忍”,需要政府官员、开发商、保障房住户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过去,有一位22岁的年轻人自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尽管他有一个英国名牌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却四处碰壁。为了求职,他从英国北方,一直寻寻觅觅到首都伦敦,最后,他走进了世界著名的《泰晤士报》编辑部。 “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他十分恭敬地问。对方看了看貌不惊人的他,说:“不要”。他又问:“那需要记者吗?”“也不要”。对方回答说。“那么,排字工、校对呢?”他毫不气馁。“都不要!”对方显然已经不耐烦了。他却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良的告示牌,交给对方,说:“那你肯定需要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