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九月六日,印度突然发动了对巴基斯坦的武装进攻,印度军队越过印巴国界进逼西巴首府拉合尔。印度电台宣布全国总动员。这样,印度政府就把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局部冲突扩大成为印巴两国之间的全面冲突。面对着印度的大规模武装进攻,巴基斯坦总统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敌,并且呼吁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印度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武装进攻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它不仅粗暴地破坏了一切国际准则,并且严重地威胁着亚洲这个地区的和平。中国政府严厉谴责印度的侵略罪行,  相似文献   

2.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且就印度政府外交部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一日的两个照会和二十二日的一个照会驳复如下:印度政府在上述照会中指控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和中国一锡金边界,对印度方面进行了军事挑衅。经过中国政府的查对,证明印方来照列举的事件,不是彻头彻尾的捏造,就是完全颠倒黑白。中国政府断然拒绝印度政府的无理抗议。一、中印边界西段(一)印度政府说,有五十名中国骑兵在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九日在查斯库尔印度民  相似文献   

3.
印度駐华大使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舘致意,并且就印度政府外交部1962年10月26日的来照申述如下: 印度政府的这个来照是答复中国政府1962年10月20日的照会的。中国政府的照会就印度侵略軍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規模的全面进攻提出了最紧急、  相似文献   

4.
印度駐华大使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駐华大使館致意,并就印度政府外交部一九六三年四月三日和九月六日的来照申述如下: 印度政府在上述来照中除了重复早已破产了的誣蔑中国侵略印度的滥調以外,还煞有介事地提出了处理边界分歧的五个所謂建設性的步驟。其实,这只不过是把印度近一  相似文献   

5.
印度政府坚持其扩张主义的政策,蓄意挑起中印边界糾紛,进行大規模的反华活动以来,不断地对旅居印度的华侨进行了粗暴的迫害。华侨旅居印度历史悠久,一向安分守己,尊重当地法律,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然而,三年来,印度政府却捏造各种莫須有的罪名,誣蔑华侨从事"反印活动",以煽动反华情緒并对华侨进行迫害。許多华侨受到印度当局的无理传訊、罰款、拘押、监  相似文献   

6.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就印度政府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五日的来照申述如下:印度政府在来照中说什么一九六三年七月四日一架中国飞机"侵入"印度北方省的卡拉帕尼和库迪上空,这同它近来接连提出的指控一样,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中国飞机根本没有到过上述地方。中国政府断然拒绝印度政府的无理抗议。  相似文献   

7.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2月20日下午在印西北部边境城市阿姆利则乘长途汽车行程37公里越过印巴边界,受到了早已等候在边界另一侧的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热烈欢迎。这是50多年来第一位印度总理乘长途汽车踏上巴基斯坦领土,也是过去10年来印度总理第一次访问巴基斯坦。五十多年头一回印总理乘大巴到巴基斯坦访问@王璟云  相似文献   

8.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且就印度政府一九六三年三月二日的来照驳复如下:一、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两个主权国家。在喀喇昆化山口以西,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地区相接壤,中巴之间存在着一条长达约四百八十公里的边界。为了发展友好睦邻关系和维护边界安宁,中巴两国当然有权谈判和划定这段边界。绝不容许第三者横加干涉。二、中巴边界协定已经公布于世。协定的第六条明白规定:"双方同意,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关于克什米尔的争议获得解决以后,有关的主权当局将就本协定第二条所述的  相似文献   

9.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且就印度外交部一九六五年九月二日和九月十二日的来照驳复如下:(一)印度政府在来照中继续玩弄一贯的欺骗手法,妄图抵赖印军在中印边界和中国—锡金边界的入侵活动,这是办不到的。自从一九六二年中国在中印边境实行主动停火后撤以来,印度军队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的挑衅行为,从地面和空中对中国的入侵已达三百余起。中国政府向印度政府一再提出抗议和警告,并且陆续通知了一些友好国家,事实俱在,决不容印度政府空口抵赖。中国政府还曾四次(最近一次是在一九六五年六  相似文献   

10.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谨就印度外交部1961年10月31日致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照会申述如下:印度政府在来照中,对中国政府1961年8月12日照会中所指出的印度方面侵犯中国领土、领空的事实,进行抵赖和狡辩,同时毫无根据地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所谓中国军队侵入印度领土的指责。最近,印度政府还利用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在印度煽起了又一次反华的浪潮。中国政府对印度政府这种严重损害中印两国人民友谊的行动,表示极大的遣憾。  相似文献   

11.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且就印度军队侵入中国境内对中国民政人员进行武装攻击的严重事件申述如下: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九日十四时五十分,在中印边界西段,侵入中国境内都木契列地方的印军一股深入到该地以东约四公里的地区进行窜扰,并向正在当地值勤的中国民政人员悍然开枪射击,发动进攻。中国民政人员警告无效,被迫还击,当将侵入印军打退。  相似文献   

12.
印度政府在它三月十七日的新闻公报中又一次为它无理拘禁和虐待几千名华侨一事进行狡辩,重复早已被中国方面彻底驳斥了的一套鬼话,说什么印度迫害华侨是"当中国军队对印度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说什么印度当局"执行了一九四九年日内瓦公约",难侨"受到了很好的照顾",等等。这些诡辩本来是不值再驳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公报把中国难侨同被俘印军人员相提并论,攻击中国政府没有就被俘印军人员"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报告执行日内瓦公约的事实"。这就一语道破了印度政府的阴谋,即它企图以几千名被拘禁的华侨作为人质,对中国政府进  相似文献   

13.
印度驻华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且对印度政府外交部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四日的来照驳复如下: 关于印度军队在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九日侵入中国的都木契列以东地区向中国民政人员发起武装攻击一事,中国政府在九月二十日给印度政府的照会中已经说明了事实真  相似文献   

14.
1961年12月18日,印度政府宣布派兵进入果阿,以结束葡萄牙对果阿的殖民统治。果阿是印度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人民,为了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长期以来要求收复果阿,并且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印度政府收复果阿的行动,反映了印度人民的正义要求。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坚决的支持。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果阿的殖民统治,已经四百多年了。在印度取得独立以  相似文献   

15.
肖军 《求索》2013,(4):93-95
印度教教派主义萌生于19世纪初,于20世纪初正式兴起。英属印度殖民地教育的发展、英殖民者实施的"分而治之"政策,促进印度教教派主义的兴起;教派冲突的激化催生了印度教教徒的政治共同体想象;英属印度殖民地传媒与交通的改善、工业经济的发展也是印度教教派主义兴起的重因素。印度教教派主义的诞生在促进印度独立时也导致印巴分治,对印度国内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深深地制约印巴关系发展,也强化了印度的"印度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6.
印度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继五月十一日进行核试验之后,又于五月十三日再次进行两次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印度的行径是对国际社会要求全面禁止核试验共同意愿的公然蔑视,是对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努力的沉重打击,将对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严重后果。对此国际社会应采取一致立场,强烈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印度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破坏禁止核试验的国际努力,企图称霸南亚,挑起南亚  相似文献   

17.
陈继东 《思想战线》2002,28(3):14-17
小型工业是印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投资少、见效快 ,能吸纳大量城乡剩余劳动力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印度政府保护政策支持下 ,其小型工业获得显著发展。加入WTO对印度小型工业发展既有新的机遇 ,也构成挑战。印度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所面对的挑战 ,收到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且申述如下: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四日下午,一群印度暴徒,在印度官员和国大党领导人的率领下,赶着一群羊,到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门前寻衅闹事。他们大吵大闹,叫嚷什么中国为了"威胁和恐吓印度捏造了荒谬的借口","中国为了几只羊和几头牦牛就要发动一场世界战争",等等。这幕丑剧是印度政府一手策动和组织的。中国政府为此向印度政府提出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正2014年9月26日起,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出访前夕,莫迪在新德里启动了印度新政府上台后力推的"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计划并发表了讲话。他对500多名印度国内外政商界人士以及媒体表示,印度政府欢迎全球各大企业来印度发展制造业和投资。莫迪对"外国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0.
印度政府最近一个时期,特别热衷于散布所谓中国飞机侵犯印度领空的谣言。所有这些谣言都是毫无根据的,是对中国的蓄意诬蔑,其目的在于掩盖印度自己对中国的入侵活动,更主要的是掩盖印度政府投靠帝国主义、企图依靠美国和英国的空军演习在中印边境制造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