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专利权质押发展一直“叫好不叫座”。2010年我国专利权质押从数量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源于政府部门对专利权质押工作的大力扶持。专利权质押要走上长期持续发展之路,还需要在创新融资模式、完善专利权交易市场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专利权质押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面对专利权质押难的现状,人们的困惑是:既有法律提供保障,又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何以推不动专利权质押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有:专利权价值评估难,专利权价值实现难,专利权质押业务管理、操作难,法律政策的不完善也加剧了专利权质押的难度.解决专利权质押难的出路是:尽可能地消除质权人的疑虑,有利于专利权担保功能的充分实现;应赋予出质人对出质专利权享有转让、许可实施的权利;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质权人利益的保护力度;政府积极作为,完善专利权质押设定机制.  相似文献   

3.
张林 《科技与法律》2009,82(6):40-44
专利权质押贷款存在着专利权被宣告无效、专利权评估不准确、专利权实现、丧失专利权、被宣告破产等诸多风险。去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的相关规定,试图通过立法化解风险,但对借款人、专利权人所面临风险普遍关注不够,使得借款人和专利权人在现有专利权质押贷款制度下面临的风险增大。有必要通过“接管”借款企业、建立化解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的风险补偿金制度以及重新确定政府在专利权质押贷款中的职责等措施,真正化解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4.
专利     
正我国专利权质押金额突破200亿元2013年,我国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成效显著,专利权质押金额首次达254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80%;从2008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以来,专利权质押金额累计达到638亿元,年均增长112%。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集约融合,有效强化了地区及企业创新发展优势,对加快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明确了专利权质押的法律基础,而随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它们通过专利权质押来获得贷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在实践活动中,专利权质押的适用却并不顺畅,这其中既有专利制度本身的原因,如专利技术的公共性、专利权价值的不稳定性,也有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如专利评估机制、专利交易市场、信用担保机制的缺失。有鉴于此,为了充分发挥专利技术的价值,活跃知识产权融资市场,我们应当象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可操作性难题。  相似文献   

6.
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可操作性难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明确了专利权质押的法律基础,而随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它们通过专利权质押来获得贷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在实践活动中,专利权质押的适用却并不顺畅,这其中既有专利制度本身的原因,如专利技术的公共性、专利权价值的不稳定性,也有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如专利评估机制、专利交易市场、信用担保机制的缺失。有鉴于此,为了充分发挥专利技术的价值,活跃知识产权融资市场,我们应当拿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可操作性难题。  相似文献   

7.
从合同生效的三个要件着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签订有效的专利权质押合同应当具备的条件,并从质权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了避免专利权质押合同效力瑕疵应当注意的问题,以确保专利权质押合同有效顺利地履行.  相似文献   

8.
专利权质押的设立涉及质押标的范围、设立要件、设立与登记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在质押标的的范围上,专利申请权具有可质押性,应被纳入担保标的范围。同一专利权上也应当允许设立多个质权。在质权的设立要件上,应坚持以书面形式为要件,其他形式不具有法律效力。由于专利权的授予以登记为前提,所以不存在专利权质权的善意取得问题。在质权的设立与登记的关系上,应采纳登记对抗主义,放弃登记生效主义。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易继明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1993年《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以下统称《专利法》)都未对专利权质押(又称专利权质权)进行规定,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第89条规定,"债务人或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财产...  相似文献   

10.
专利权担保融资是知识产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专利权的交换价值是其担保功能的法理基础.专利权担保的性质在法律上被界定为质押,专利权担保的效力以登记为要件.目前理论认为,专利权担保为介于抵押与质押的中间形态或接近抵押,其效力以担保合同生效为要件.由于专利权担保融资属于间接、非证券无形资产融资,因此受到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则约束,即专利规则、担保规则和贷款规则.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专利权人与贷款人之间可以根据设定担保的实际需要依据合同自由原则补充法律规定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金融风险,银行在受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时,往往看重专利权人现买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同时强调专利的价值评估.其实,专利的价值评估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而过分看重专利权人现实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又会使那些真正缺乏资金的专利权人得不到贷款.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应着重考虑专利权的有效性和变现能力,以及其他技术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并尽可能将专利权质押与其他担保方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专利权质押贷款作为一项先进的金融理念,既可以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一条新的渠道,又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专利产出,帮助小微企业把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也是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式,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试点,却由于多种原因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困境,并尝试破解。  相似文献   

13.
法律摘编(2)     
专利方面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1996年9月19日公布,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关于实施专利权海关保护若干问题的规定 (1997年3月11日公布并施行)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7月30日,北京银行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合作协议,普天研究院将以专利权作为抵押,一次性从北京银行获得2亿元的贷款融资,一举刷新了迄今为止北京市单笔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最高放贷额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具有较高资金需求的高新企业,一直是颇具诱惑力的一种融资工具,也是顺应了国家金融政策导向的一种融资方式。尽管模式很美  相似文献   

15.
专利权出资是专利权运用的较好形式.我国本次旨在鼓励投资的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为专利权出资创造了更好的制度环境.认缴资本制改革使专利权出资人享有后续出资的权利,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打破了专利权出资的“天花板”,取消验资更符合专利权价值认定的特点.但专利出资也易引发出资瑕疵、专利权资产信用不足的风险.合理管控这些风险,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专利权质押合同初探曹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法第2条第2款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五种,即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它扩大了《民法通则》第89条规定的担保形式,使得我国的担保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  相似文献   

17.
股权质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以制度价值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伟 《现代法学》2005,27(5):111-117
安全、效率和公平是股权质押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但现有股权质押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因防范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的机制漏洞可能危及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因过于侧重对交易安全的保护而忽视了对交易便捷利益的保护,忽视了对出质人的公平保护,影响了效率和公平;因此,需要对股权质押的制度价值进行准确定位,按照安全优先,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要求,完善我国的股权质押制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收费权质押 ,作为一种新型担保方式 ,已经走进了中国资本市场 ,走近了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质押贷款。关于收费权质押问题 ,在目前我国的法律上却鲜有或根本就没有规定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袁晓东 《科技与法律》2007,(5):84-91,60
专利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出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种操作模式。利用专利质押和专利许可等交易方式将专利权转化为债权,以专利衍生的债权为基础资产实现证券化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我国已基本具备专利质押贷款证券化和专利许可应收帐款证券化所必需要的专利债权化、特殊目的机构、资产转移、信用增级和资产支撑证券等制度。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股票质押贷款,是指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质押,向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质押物,是指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