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事故中爆胎痕迹检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轮胎出现爆裂现象并不少见。车胎痕迹在交通事故痕迹中属于车辆行驶痕迹,爆胎后还会产生其它痕迹。爆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发生交通事故时也会造成爆胎。但对于驾驶员来讲,这两种爆胎现象在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着本质的区别。爆胎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属于意外事故,而交通事故中造成的爆胎,其前提是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往往是驾驶员违反交通法规等原因而酿成的交通事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相似文献   

2.
在爆胎的交通事故中,如何识别是先爆胎而后引发了交通事故,还是在交通事故中出现了爆胎,往往是交通事故处理人员遇到的难题.从结果上看都是爆胎,但驾驶人员所需承担的责任不同,造成爆胎的成因和痕迹特征也不同.如何准确甄别爆胎的成因,笔者通过多年对爆胎事故中痕迹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一些可行性的见解,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车辆轮胎爆破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对爆胎痕迹进行检验和鉴定,弄清爆胎原因,在查明事故真相和责任认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爆胎痕迹形成机理和原因复杂,检验鉴定的难度较大。通过对各类爆胎痕迹的形态特征及其差异的讨论,提出了交通事故中爆胎痕迹的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辅助交警部门勘查交通事故现场中碰到一起由于肇事车辆其中一名驾驶员死亡而难以认定肇事者,通过血迹判断发生事故时两名驾驶员所处的位置,最终认定肇事者的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中“赔偿责任”的理解问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但是,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所在单位或机动车的所有人在赔偿损失后,可以向驾驶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费用。  相似文献   

6.
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损伤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观察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损伤形成规律,探讨此类事故确定驾驶人员的法医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至2002年北京地区408例2人同乘一辆两轮摩托车发生事故造成摩托车人员伤亡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轮摩托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在驾驶员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胸部、面颈部、小腿胫前会形成能反应摩托车特定致伤部件的特征性损伤,而乘员在这些部位的损伤多为摔跌形成,难以反应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结论 在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中,伤者身上反应的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性损伤,可作为判断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其包括了车辆间的事故、车与行人的事故和车辆的单方事故。在证据成为破案和断案的唯一依据的当今法制社会里,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已受到事故各方的强烈重视。近年来,各地送检来我中心的疑难交通事故案件痕迹多数都是要求鉴定二者是否发生作用,以及作用部位和方式。很显然,这类鉴定已不仅是某类客体可否形成某一现场痕迹的种类认定问题,而是形成客体的同一认定问题。由于交通事故中的碰撞痕迹是双方发生机械作用后形成的,国内外同行公认,交…  相似文献   

8.
某年10月11日15时50分许,在某市中央路百货路口发生一起吉普车与轻便两轮摩托车刮碰的交通事故,造成摩托车驾驶人受伤.现场勘查时,办案民警在吉普车左前叶子板上发现一处黑色橡胶加层线形痕迹;经检验,该痕迹与摩托车右车把的物质成分一致,应为两车刮碰过程中物质转移所形成.调查中,吉普车和摩托车的驾驶员对刮碰过程中两车的相对速度各执一词.为了确定事故的责任,需要对吉普车左前叶子板上橡胶加层线形痕迹的方向进行判定,从而推断刮碰过程中两车的相对速度,当地警方遂将吉普车的左前叶子板和摩托车的右车把送检.  相似文献   

9.
姚军 《政法学刊》2002,19(4):59-61
车体痕迹鉴定是确定事故中车辆的接触部位,认定肇事逃逸车辆,再现事故的发生过程的有效手段,为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提供有力依据。要适应事故处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要求,科学地综合运用车体痕迹鉴定技术来为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酒后驾车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酒后驾车交通事故与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特征。方法1999~2003年成都地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542例组成病例组,另从同期发生的75324例交通事故数据库中随机抽取1%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731例组成对照组。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危险度是非酒后驾车的1.72倍,两类事故的24小时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酒后驾车非职业驾驶员和非驾驶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P<0.001),酒后驾车造成车辆的损害程度强于非酒后驾车,两类事故机动车的出行目的亦明显不同。结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较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后果严重,酒后驾车交通事故有不同于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11.
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交通事故自身的特殊性和发生过程瞬间的复杂性,事故发生后,人为、自然的原因,改变了现场局部或全部状况,使许多原始现场被破坏;同时,有些现场勘查技术人员对保护原始现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现场痕迹物证得不到客观、全面的固定提取;另外,事故当事人的供述和目击者的陈述常常存在较大差异,使得难以确定是非等等,这些都是易使交通事故的客观定性、公正处理陷入困境的原因。1正确认识交通事故中的痕迹物证交通事故发生的瞬间,虽过程复杂,但事故客体单一。交通事故主要是车与车(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与物(包括有生命…  相似文献   

12.
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 ,事故当事人常常隐瞒或捏造事实来掩盖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 ,以达到减轻或逃避自己应负责任的目的。为了再现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 ,笔者采取现场勘查、调查访问、车辆检测、人体检验等方法 ,来获取各种证据材料 ,进行综合分析推断。1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4 1 92《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的规定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可分为地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其他痕迹四大类 ,而每一大类又包括各自的具体内容 (见图 1)。图 1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分类2 案例分析2 0 0 1年 12月 13日 …  相似文献   

13.
1案件简介2005年4月18日12时37分许,某警牌小轿车行驶至某隧道处,右前轮突然爆胎造成方向失控,导致翻车,造成车内人员受伤,该车严重受损。经勘查车轮胎是新的,检轮胎上标有“185/60R14 82V”,TREAD PLIES:1POLYESTER 2STEEL 2NYLON,SIDEWALLPLY:1POLYESTER字样,轮胎花纹较新,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酒后驾车交通事故与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特征。方法1999-2003年成都地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542例组成病例组,另从同期发生的75324例交通事故数据库中随机抽取l%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73l例组成对照组。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危险度是非酒后驾车的1.72倍,两类事故的24小时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酒后驾车非职业驾驶员和非驾驶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P&lt;0.001).酒后驾车造成车辆的损害程度强于非酒后驾车,两类事故机动车的出行目的亦明显不同。结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较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后果严重,酒后驾车交通事故有不同于非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受伤人员可以是驾驶员、乘员,也可以是行人,其成伤的原因和方式复杂而多变。笔者结合一起交通事故中疑似驾驶员损伤的成因进行探析。1案例资料2011年10月2日,犯罪嫌疑人成某驾驶的小客车在S4高速公路莘庄道口与被害人宣某(女,46岁)驾驶的小客车发生碰撞,双方车辆行驶至S4高速公  相似文献   

16.
成都地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酒后驾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成都市交通事故档案资料,酒后驾车组为病例组,非酒后驾车组为对照组,对其驾驶员性别、年龄、交通方式、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特点及损害后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4:00-8:00及20:00-01:00,一年中1月、2月酒后驾驶交通事故较其他月份高;发生单车事故、碰撞固定物、追尾、翻车事故及发生事故后逃逸病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他人及驾驶员本人造成的伤害病理组均明显较对照组严重。结论酒后驾驶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应针对其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酒后驾驶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7.
正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受伤人员可以是驾驶员、乘员,也可以是行人,其成伤的原因和方式复杂而多变。笔者结合一起交通事故中疑似驾驶员损伤的成因进行探析。1案例资料2011年10月2日,犯罪嫌疑人成某驾驶的小客车在S4高速公路莘庄道口与被害人宣某(女,46岁)驾驶的小客车发生碰撞,双方车辆行驶至S4高速公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中,私家车大量出现,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给目前的道路交通运行带来巨大压力。事故频发,亦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9.
季峻 《刑事技术》2008,(6):48-49
单车交通事故是指单独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翻车或碰撞到道路上及道路边设施与物体所造成的人伤亡与车损坏的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痕迹检验与鉴定技术的应用时间已经很久了。但在单牟交通事故中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以往并不多见。这主要是绝大多数机动车辆单独汽车事故的情况此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析垫付责任     
一、前言在民法通则当中未对垫付责任作出规定。然而在一些行政法规或司法解释中却对其作出了规定,相关民事主体实实在在的将其作为一种民事责任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受着,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如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在非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1条第2款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