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振华 《中州统战》2002,(11):37-37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许多地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一批资金、项目和人才,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主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不计成本、大手大脚花钱的“奢侈招商”现象,这是不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增收节支要求的,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招商引资这股推动经济发展的大潮不断掀起了层层波澜 ,为弥补地方建设资金不足 ,用较少的代价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力 ,确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却成果不够理想 ,有的甚至事与愿违。究其原因 ,固然有地域条件、资源条件的影响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不同行为的选择而造成结果上的相差径庭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误区之一 ,政府包办代替 ,招商引资主体错位。招商引资的主体应该是企业 ,政府的任务是定规划、搞协调、抓服务、管监督 ,形成“政府搭台、…  相似文献   

3.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投资几亿、占地500亩、庞大的人工湖、假山、气派的6座办公大楼、容纳千人的巨型会议中心……不看照片,单看这些文字描述,大概就不难想像出其豪华程度。而这不过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省会城市的一个区政府……当前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出现了新城、新区、豪华办公楼建设热,诸如此类的奢侈怪现状,被冠之为“中国式奢侈”。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声讨这种不良倾向,认为这种奢侈不仅挥霍大量社会财富,而且带坏了社会风气,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地方政府行政奢侈之风当刹!”如此种种“中国式奢侈”,其背后的决策“怪胎”又是否有独特的深层次政治心理根源呢?  相似文献   

4.
尤展 《群众》2008,(6):78-78
“招来女婿气走儿”,这是以往对一些地方区别对待招商引资企业和当地企业造成的结果的形象比喻。“女婿”就是招商引资企业,为了招来“女婿”,一些地方使出浑身解数,给予招商引资企业各种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一名基督徒从信用社多领了6300元,发现后立即归还。此事见报后,却将原稿中的“基督教徒”几个字删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省基督教协会会长林志华牧师在座谈时,呼吁社会应对信教群众有更多的认同与宽容。有些地方政府领导片面理解宗教的功能,把宗教人士作为招商引资的工具。省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泉州开元寺方丈释道元慷慨激昂地说道:佛教有“出家不忘爱国,修行不忘济世”的爱国爱教传统,但是,不能偏离了佛教的教义、更不能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是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7月中旬在武夷山市召开的“积极…  相似文献   

6.
春回大地,各地的“节”、“会”又多了起来。一些地方发挥本地优势,“节会搭台,经贸唱戏”,目的是为本地招商引资扩大影响。但也有些地方,“节”、“会”的重头戏不是经贸在唱,而是明星在唱。常常把其他方面的钱压了再压,也要省下钱来办晚会,场面很大,气氛很热烈,似乎几首歌就能唱红一座城市。一场晚会动辄就是几百万元,一位明星的出场费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有的地方因此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甚至摊派给老百姓。经济建设,最讲投入产出。追星的投入和产出能成正比吗?明星们的歌喉能将一个地方的经济唱上去吗?国务院去年9月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  相似文献   

7.
基层之声     
招商引资“四忌”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意义不言而喻,而一些地方在吸纳“三资”活动中走入误区,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招商引资有“四忌”。一忌不切实际,海阔天空瞎吹一气。招商引资的实质,就是外商图赚钱,我们图发展,双方互利互惠。软环境优越,优...  相似文献   

8.
来信摘录     
招商不可打“免税牌”  现在招商引资已成为一股热潮,甚至成为考核当地干部“政绩”的一张牌,可是某些地方招商引资的措施确实有些过了头。在一些地方尤其是贫困县,为了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吸引外商来本地投资办厂,纷纷出台“优惠”措施,有的甚至打起了“税”的主意。地方政府这种“以税招商”的做法,严重违反了税收征管法,破坏了税法的严肃性,说到底是一种违法行为。招商引资莫打“税”的主意,要想真正引来金凤凰,就要在解决新办企业的水、电、路、简化手续等问题以及优化纳税服务上做文章,实实在在地帮助外来商户解决…  相似文献   

9.
福建读者廖建江来信反映: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热衷于开办会展节庆,某市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连续举办了七个大型节会,其中承办“女娲节”、“鸭梨节”、“花生节”的,是几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办节会真是一味发展地方经济的灵丹妙药吗?观点一 办节会该换换脑筋现在流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往往成了“使唤丫头”,其潜力和特点没有被发掘出来,节会也就千篇一律。不如换换脑筋,来个“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城市间的角力,除了GDP、财政收入、利用外资等硬指标,还包括文化特色、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这才是一个城市不可…  相似文献   

10.
崇义县地处赣西南边陲,毗邻湘、粤两省,远离国道、铁道,山高路远,谈起投资,许多客商望而却步。如何把山外的客商请进山来,把进了山的人留在山里,是县历届班子最头疼的问题。新一届班子上任后,大开山门,以“中国竹子之乡”的联谊会搭台,唱招商引资大戏,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1.
招商引资中派两部桑塔那之效应王宏杰“招商引资难”,这是许多地方,许多部门共同犯愁的问题,有的招商者谈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也难成功,时间上拖数月数年者也屡见不鲜。而我们禹州市今年8月份的一次招商却在数日内一举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派出两部桑塔那轿车...  相似文献   

12.
“浙商”现在几乎成了财富的代名词,他们受到市场的欢迎,受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热捧,但在许多财富故事中,大量浙江商人又成受伤害最多的群体, 尤其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强权中,浙商经常是弱势群体。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曾经被当地政府誉为“繁荣市场,带动当地百姓致富”的一群浙商又在陕西西安成为了受伤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一些地方主要领导患了“政绩饥渴症”,认为招商引资可以立竿见影“、名利”双收,于是公然以地方文件取代国家法律法规,开辟招商引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全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多个地方争相祭奠。公祭风盛行,按照前几年用俗了的做法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地方随意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侵蚀国家税收。有的滥开减免税口子,“慷”国家之“慨”,危害很大现在招商引资已成为一股热潮,甚至成为考核当地干部“政绩”的一张牌。可是某些地方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吸引外来客商来本地投资办厂,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有的甚至打起了“税”的主意。  相似文献   

16.
招商引资时下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许多地方政府都将招商引资视为发展当地经济的重中之重。地税部门作为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组织的税费收入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地方各项事业发展的财力保障。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责任重大;在大力推进依法治税、积极抓好税收组织收入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在招商引资中的服务职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杨洪 《前进》2003,(2):37-39
最近组织上选派我到浙江临海市挂职锻炼,虽仅三个月,但感受很多,收获很大。以下从四个角度谈谈心得体会。一、发展观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超乎寻常,我所挂职的临海市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这样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级市,财政预算总收入1978年仅为2208万元,2002年则突破10亿元大关。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但首先要学的是他们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领会和发挥得淋漓尽致,自上而下讲的是发展,抓的是发展,为发展搭台牵线,为发展排忧解难。临海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重中之重。他们建…  相似文献   

18.
<正>此“创造主义”,喜欢弄出一个新名堂,大抵是闲极无聊的产品,硬是在没招的地方生出一招来。年年祭孔,今又祭孔。祭孔就祭孔吧,无非是活动,所谓“祭孔搭台、经济唱戏”是也,只要是真的建设“公奠经济”,而不是“祭孔搭台、政绩唱戏”,年年祭下去,孔丘先生想必也不会反对的;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专家提议,把他老人家的诞辰纪念日定为“中国圣诞日”!相信孔子在九泉之下听到如此新闻,一定当场晕倒,醒来后骂一声:你们这些专家,吃饱了撑着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拜祭先祖的公祭之风可谓盛行,不仅排场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河南与甘肃抢“老子”、陕西与河南抢“黄帝”、“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然而,与各地政府“公祭搭台、经济唱戏”、争抢“祖先”的公祭活动相比,对人民英烈的祭奠却显得冷清得多,在被公祭的对象中鲜见英烈的身影。一些地方的烈士陵园甚至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有的几乎快要荒废了,有的被用于房地产开发,有的甚至沦为养鸡场和麻将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20.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伴随中国30年改革进程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官员中,这可谓是毋庸置疑的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