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第三世界要富。”  相似文献   

2.
张强  薛桂坤 《党建文汇》2002,(11):39-39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广岛、长崎遭到美国原子弹的轰炸,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同一时期,日本军方也在疯狂地研制原子弹,只不过美国人抢先了一步,日本研制原子弹的帮手德国又先于日本投降,日本这才没来得及搞出一枚原子弹。  相似文献   

3.
<正>核武器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造成日本大量伤亡,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一直关注核武器的发展,在他的推动下,新中国于1955年开始创建、发展核工业。中国核武器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出"原子弹是纸老虎,但也是真老虎"毛泽东最早开始关注核武器是在抗日战争后期。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两地共死伤20多万人。美国的原子弹攻击震动日本朝野,显示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原子弹的爆炸在中国国内也引发轰动。延安《解放日报》在刊登原子弹的消  相似文献   

4.
黄德渊 《党史博采》2005,(12):37-39
经过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企图抹煞苏联出兵的作用,极力宣传美国原子弹的威力,从而引发了一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苏武”还是“屈原”之争。众所周知,苏武与屈原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苏武是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6年)出使匈奴被扣,牧羊于北海边(今贝加尔湖)。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诗人。所谓“苏…  相似文献   

5.
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直接卷入了战争。为了利用中国战争来打击、牵制日本南下,美国与中国结盟,联蒋抗日,然而到1944年,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对美国已不在重要的情况下,美国从今后独霸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出发,走向了扶蒋统一中国的道路.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史迪威事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吞并中国东三省,美国对此采取不干涉政策,不愿因中国而得罪日本.“七七”事变后,中国上下全面抗战.美国政府中立观望的立场依然如此。但随着中国战场形势的恶化,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突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后…  相似文献   

6.
欧阳蔚怡 《求贤》2011,(7):30-30
在日本的国民性中.拿来主义已渗透了骨髓。他们不怕拿来。好的就拿.管他来自何方。美国投它两颗原子弹,但美国的好东西。它照拿不误。日本人把敌人与敌人的好东西.区分得清楚极了.  相似文献   

7.
汤胜利 《世纪桥》2005,(4):76-80
1945年8月15日,穷途末路的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的投降.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国人民在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由于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掷了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和苏联在中国东北出兵百万,一举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之后发生的.于是.就有人强调.在日本投降的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的原子弹与苏联的出兵,而不是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这种看法是很不公正的。谁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质的飞跃乃是一定量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从1868年明治维新起就决心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8.
文哲 《支部生活》2004,(1):41-41
2000年6月26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六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涵盖了人类基因组97%以卜的信息,标志着科学家基本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2001年2月12日,上述六国科学家和美国寒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科学家认为,“人类坫刚组计划”是继“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自然科学史上的第一大计划。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原子弹轰炸。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后灭亡,同时也宣告了人类原子时代的到来。在原子弹投掷前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一美元的开发利润1942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领导“曼哈顿计划”的刘斯李·葛罗普斯将军经过努力,终于与美国杜邦公司总裁瓦尔达·卡班达签署了一项关于该公司全面协助“曼哈顿计划”的合作协议。其合同内容包括:杜邦公司…  相似文献   

10.
<正>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主持研制这项“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获得了“原子弹之父”的美誉。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主持研制这个项目的中国科学家是谁呢?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呢?由于严格的保密,中国一直没有做公开报道。外国人呢……“外国人不会猜呀!”2022年4月清明节的时候,央视《面对面》栏目制作了一期“我的两弹一星父辈”节目,在谈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主持人董倩与“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之女王遵明有一段这样的对话:王遵明:“当时美国的报纸上就登了我父亲的事。”  相似文献   

11.
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事实上,美国向长崎投放的是两颗原子弹,但有一颗没有爆炸,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由于爆炸的那颗原子弹偏离目标约2000米,所以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15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 念日。回顾这段让人记忆犹新的历史, 有人说,若不是美国往日本扔原子弹、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天皇宣布 投降的日子还难说哩!笔者以为,绝不 是仅靠美国"一扔",苏军"一击",日 本就肯认输的。这里,且不说侵略者必  相似文献   

13.
张赞 《党员文摘》2009,(11):12-13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可怕的蘑菇云从广岛腾空而起.在耀眼的蓝光和红光中.一座城市从地图上消失了。三天后.又一朵蘑菇云在长崎升起。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旋即结束。人们一直认为.美国是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才决定投放原子弹的,但在深入研究后.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大型轰炸机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一颗刚刚研制出来的原子弹,两地上空升起的蘑菇云,久久不散,数十万居民惨遭其害,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打击。原子弹巨大无比的杀伤力与威慑力,展现于世人面前。而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企图故伎重演,多次密谋使用核武器对中国核讹诈,核战争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次核试验在美国的阿拉默果尔举行,当天美国官方发布的公报是:一座装有大量烈性炸药的军火库发生爆炸。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中国政府当晚发布的声明中,就宣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世界上一个有核国家首次做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对人类和平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中国在面对美、苏的核讹诈、核威胁时,伴随着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弹既是纸老虎.又是真老虎”、“要有核武器,以打破核垄断、反对核讹诈”、“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平利用.致力于核裁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阮直 《学习月刊》2010,(19):1-1
中国GDP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达到1.3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确实值得我们高兴。经济总量的银牌总比铜牌好,虽然还不能拿金牌。日本媒体也认为,“日本向中国让出了它坚守40多年的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1994,(7)
日本“广岛原子弹事件”中有位幸运的中国人年过7旬的张文彬,高个,清瘦,目光闪闪,精神矍铄,平易近人,说话还带有典型的冀南口音。张文彬系河北省鸡泽县人。1944年在河北冀南人民银行工作,当年4月,日本兵扫荡正定县时被俘。当时被俘的中国人约300之多,全...  相似文献   

19.
原子弹是美国率先于二战期间研制的一种具有巨大杀伤力和威慑力的现代高科技武器,美国等核大国曾依仗原子弹对我国及世界进行核讹诈、核威胁。但是,毛泽东认为,原子弹并不可怕,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尽管如此,为了不受人家欺负,毛泽东认为,我们也要研制、爆炸并拥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但是,我们研制、爆炸并拥有原子弹,不是为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而是为了打破核大国尤其是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威胁和核垄断,为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用于经济建设,为民造福,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20.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后,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上负隅顽抗。虽然日本的海、空军损失很大,但它仍然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总兵力为700万人。迫使日本投降,结束这场空前浩劫,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共同目标。拒绝了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命运已不可避免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试验成功。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以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为首的临时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虽然日本败局已定,但其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