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冯金丽  姚敏  陈娟 《法制与社会》2012,(16):285-28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办学机制的多元化使大学生群体特征和构成都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的作用,大学生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使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争议逐渐增多.高校与学生间的争议从法律层面来讲,就是高校与学生权利和义务的问题,因此,要解决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纠纷问题,就要从理论上分析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变换方式方法,建立严谨的法律制度.本文将针对新环境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争议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促进我国法律的完善,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
由于高校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对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认识模糊致使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不断。本文指出在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必须明确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多重法律关系,全面把握二者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确保高校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吴涛 《法制与经济》2009,(23):80-80,82
文章从我国高校“禁租令”出发,主要探讨了由普通高校的双重性质所产生的其与学生之间的平权型和隶属型双重法律关系,并针对我国普通高校与学生关系的现状,从加强国家立法进一步明确两者关系、学校内部规范规章制度程序、完善学生权利救助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存红  许佩宁 《行政与法》2012,(12):113-117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法律规范体系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调整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所涉及的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学生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的救济等方面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本文通过解读并分析其主要内容,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法律规范体系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立法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有利于保障高校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5.
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司法实践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有惩戒学生的权力。但是,高校惩戒学生行为的性质如何界定,上述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混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进行剖析,认为高校处分权是一种公权力,高校要尊重大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保障大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实习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实习中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成为目前热烈讨论的问题。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首先要界定大学生实习的含义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实习中存在哪些法律关系,各个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权利、义务和责任。这样才能构建保障大学生实习中合法权益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目前数量较大、特征较为明显的一个特殊公民群体,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速,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和高校隐私权侵权案件的屡屡发生,教育领域中的权利与权力博弈也日益激烈.本文指出为了给日益复杂的司法实践提供指导,就必须对如下法律问题予以厘清: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学生隐私权、学校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问题等.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权利发展与法律发展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权利发展与法律发展有着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体现了共同的意志关系.另一方面,权利发展与法律发展还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权利观念的进步是引导权利法律制度发展的精神力量,而一定法律制度的推进是确保现实权利实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吴春岐  王彬 《法学论坛》2006,21(4):47-52
对受刑人权利保护必须对受刑人权利进行准确的法律定位,在受刑人权利的价值基础上,正当性的权利本质是受刑人权利法律定位的逻辑起点;在受刑人权利的逻辑结构上,可以将受刑人权利分为受刑人人权、受刑人公民权和受刑人基于矫正产生的特殊权利;在法律关系的考量上,将受刑人权利和刑罚执行权力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范畴,而不是将受刑人的权利与义务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范畴;在刑事法律关系的运作中,以受刑人权利为本位,而不以受刑人管理为本位,以实现对刑罚执行权力的制约和对受刑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法律关系的内容重估和概念重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有法律关系学说产生在广义权利与狭义权利不分、权利与权力区别和联系不明的认识论背景下,它的一个不可弥补的缺陷是用权利义务来概括法律关系的内容,而权利义务概念却涵盖不住法律关系中的权力因素,从而使得现有法律关系学说只能解释私法关系,不能合乎逻辑地解释公法关系。本文认为,法律关系内容分别体现在权利-权力、权利一权利和权力一权力三重关系中,这三重关系又外化为权利义务和权力义务两种形式。对于法理学而言,法律关系的法律内容是权利、权力,社会经济内容是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利益,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财产,对于部门法学而言法律关系的内容须做具体分析。本文主张,在抽象的一般的意义上将法律关系内容表述为“法定之权” (简称“法权”),并相应地将法律关系主体表述为法权主体,法律关系客体表述为法权客体,将法律事实表述为引起法权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各部门法学中法律关系有关要素的表述方式,应根据不同部门法的特点分别确定。将上述内容综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有利于从总体上改善和扩充现有法律关系学说学理功能的法律关系新概念。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及规权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怡祖 《河北法学》2008,26(1):32-35
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是指这种自主权在法律上公、私属性的界定。高校自主权的源头可追溯至学术自主权、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这也是高校自主权在法律上产生公、私属性界分的根源。高校自主权与高校法定之权同为一物,既包括权力,也包括权利。体制改革使我国高校走向"法人化"成为现实,我国高校客观上具有多种法律主体资格。我国法律并非没有设置对高校行为公、私属性的应有关注,"事业单位法人"界面承载着复杂的"法律内象"。具体界分公立高校自主权的公、私职能,设置"角色串通"的防范机制,对于完善我国教育法制,促使高校更准确地履行其法人权利与义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时有发生,深刻影响了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现有防治对策存在单一化、被动化、规范化程度低、实效性差等缺陷。随着群体性事件法律化解机制的研究日益完善,依法治校进程的推进,从法律角度探析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对策也必将取得实效。高校应转变管理观念和模式,畅通学生利益表达机制,重视高校行政信息公开,完善学生多元化权利救济途径,有效化解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3.
吴山  苏炳恒 《法制与社会》2012,(25):209+218
高校宿舍管理过程中,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具有双重性,有时是行政法律关系,有时又是民事法律关系.针对不同的事件,采取不同方法解决,是基于两者不同法律关系的处理方式,这有利于高校宿舍管理质量的提高,亦有利于理顺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保障学校及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管理风险的法律防范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渐深入,学生管理越发受人重视,它将是影响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国家法治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与学生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本文在总结近几年高校与学生发生的权利冲突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力求探索一条现实可行的法律防范与救济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型农地关系的法律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春燕  郜永昌 《现代法学》2003,25(1):107-112
农地关系是与农村繁荣,农业稳定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土地法律关系,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呼唤农地关系的变革和农地制度的创断。而现行农地关系存在着主体和权能方面的缺陷,影响了科学的农地权利体系的构建;而构建新型农地关系即是要强化农地所有权人,农地使用权人等农地权利人与农地的私法联系,期待为农地权利人提供较为充分的法律保护。本文对有关农地关系的法律规范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蓝海滨 《法制与社会》2010,(22):91-91,93
高校名称是各个高校进行民事活动的基础,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它已远不只起对众多的高校进行区别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校名称背后所蕴含的是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然而对于这股硕大的财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吸引相关人的注意力,导致被社会中一些不相干的人偷偷加以滥用,为自己谋取私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破坏了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同时也容易让群众在他们之间产生联想,混淆,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利。所以有必要对其加以研究,以建立有效的高校名称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保研风波显露出中国高等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中存在一些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高等学校与学生在法律关系上具有明显的双重地位,即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高等学校与学生具有一系列不同的权利与义务,双方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充分尊重另一方的权利,高等学校作为特殊主体不能凭借这种特殊性去损害学生的知情权、受教育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而学生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面前也要充分寻找各种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论权力与权利的一般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莉君  孙国华 《法学家》2003,(5):107-113
在某种社会关系中,权力是一方当事人作为权力的拥有者促使受权力管辖的另一方当事人服从前者意志的力量;而权利则是一种被认为正当的权力.权力与权利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表现为一方面,权利的具体类型与内容都要依赖于社会权力结构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如果权力要稳定地存续下去,就需要向权利转化.在法律活动中,由法律所规范的权力已经转化为法律权利.法律关系就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非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潘智伟  刘剑 《法制与社会》2011,(27):233-237
消费者要购买或者使用商品,首先要了解这件商品的真实信息,否则消费者其他权利的实现会受到限制,因此,知情权是消费者行使各项权利的基础,我国法律虽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做了许多规定,但是法律对于经营者侵害知情权要承当的责任规定不明确,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等阻碍了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不利于知情权的保护。法律上的各种保护措施与救济手段仍存在一些不足,根据理论界的研究和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人们为什么服从法律是建构法治的前提问题。服从发生的基本类型是主动服从和被动服从,基本变量是权力和利益,发生机制是奖励—惩罚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按照认知系列和序列的方式对法律信息进行加工,核心就是利益主导法律信息的编码化、主导信息整合、主导权力预警。对于正处于利益多元化的转型中国社会而言,必须遵行法律服从产生的内在机制和过程,将"权利本位论"深入推进到法律信息加工的整个过程之中,建构权力保护权利和权力服从法律的信息、重构权利的德性基础、创新和健全权利的表达机制并促进权利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