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蚨的残梦与商品的“爱情”胡澄近几年假冒伪劣的东西泛滥,已是尽人皆知。假酒、假烟、假药不必说了,连专门对付假冒伪劣的东西也出了假冒的。小到专门验假钞的“验钞机”──以假验假;大到专门打击假冒伪劣的机构假“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以假打假。这一切真如...  相似文献   

2.
2000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制假售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报告,首次对国内制假售假现状及影响作出总体评价。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量已大大高于走私数额,制假售假现象愈演愈烈,其危害程度已超过了商品走私。如何正确、适当地运用刑事法律武器,加大打击力度,有效遏制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刑法理论工作者和司法实践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一、伪劣商品与假冒商品的区分认定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生产、销售的对象是伪劣商品,从其产品到商品过程,将直接决定着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  相似文献   

3.
繁荣市场必须“打假”──驳为制造销售假冒商品辩解的种种谬论董辅我国市场上假冒商品泛滥,屡禁不止,一种商品只要有了名声,销路较好,不论是国内制造的,还是国外、进口的,都有人假冒其商标和名称制造和销售。从矿泉水、酒、盐、香烟到鞋、服装、药品、空调机等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并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打假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还没有彻底清除,有些地方打假行动一过,假冒伪劣生产又继续进行。   为什么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屡打不衰呢 ?从近年来进行多次联合打假行动的情况看,假冒伪劣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某些职能部门充当“保…  相似文献   

5.
打假须见真     
李鬼系《水浒传》上的一个小人物,他冒充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在山林中拦路打劫,胡作非为,最后竟抢到真李逵身上了。此人,是虚构还是真有其人,只有施耐庵老先生知道。然而,事过几百年了,李鬼的阴魂却不散。“李鬼”层出不穷,假干部、假军人、假警察、假老外、假食品、假药品、假机械、假证件……假品泛滥,数不胜数。稍不留意,假冒伪劣产品就将你身上的钞票换了去,人们已到了谈假色变的地步。有一则故事说:一对夫妻吵架,妻子气不过,掂起瓶农药就喝,底朝天了,人却安然无恙,原来农药是假的;丈夫一高兴,拿起一瓶酒就喝,庆贺…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击制假、贩假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打击棉花掺假、制售假冒伪劣棉花制品是重中之重。我区的呼和浩特市虽然不是棉花主产区,但从这次行动中发现的问题看,市场上制售假冒伪劣棉花制品的现象却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前不久,自治区技术监督局下属纤维检验局对呼和浩特市的棉花及棉花制品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在呼市许多较大的市场内,几乎所有的个体商贩都在销售假冒伪劣的棉花及棉花制品。 内蒙古纤维检验局执法队在呼和浩特通达商场检查时看到,外观上装饰得十分好看的棉被,里面絮的却都是垃圾…  相似文献   

7.
顽疾不治危害四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全国假货货值约1000多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光盘),偷逃国家税收200多亿元。近年来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和专项打假,制假售假活动仍屡打不绝,成为存在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大顽疾。假冒产品的泛滥,不仅对消费者不利,对国家税收不利,更不利于中国整体投资环境的完善。近年来众多的“豆腐渣”工程大多与假冒伪劣产品有关;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使农民一年的劳动化为乌有;许多伪劣药品、食品、化妆品给群众带来的伤害,令人触目惊心。由于假冒商品没有研发、广告等费用,又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知假买假"者索赔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对“知假买假”索赔;有的地方法院予以支持,有的地方法院则不予支持。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消费权益保护法》中的有关“消费”基本法律特征的规定,使人们对“知假买假”的“消费”身份产生歧义。所以,应尽快修改《消法》,以明确“消费”的身份。“知假买假”作为“消费”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卖假”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理应受到法律的制度。支持“知假买假”索赔可以刺激和鼓励广大消费与不法销售作斗争,制栽和惩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人,从而有效地遏制生产、售销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通过强化对消费的保护,维护消费权益,最终还可以起到净化市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打假行动,特别是去年10月份以来开展的全国性打假联合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还没有彻底清除。我们要高度认识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危害性,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打假斗争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  相似文献   

10.
“假冒伪劣”有罪可定最高人民法院最近阐述了法院审理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按投机倒把罪定罪处罚。1、对于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包括非法制造或者销售他他人注册商标识的,按假冒商标罪从重处罚,其中非法经营或者非法...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有了商品以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便应运而生,而自从有了货币,假币便接踵而来。看上去二者都是必然趋势,其实不然,从本质上分析,前者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后者则是反假措施跟不上的突出表现。近年来,随着市场货币化程度的加深,假币已成泛滥之势。笔者认为,治标必须先治本,从分析现状入手,摸清制假、贩假的发展趋势,对症下药,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反假措施,是堵住目前假币泛滥缺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假化肥、假种子、假酱油、假奶粉、假牛肉、假药、假烟、假酒……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曝光的造假案件层出不穷,触目惊心。民以食为天,然而偏偏食品造假之风日盛一日,以致人们吃得不安,吃得愤懑,吃得无奈。被“假”包围,四面楚歌。假冒伪劣的危害几乎无人不知,为何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假冒伪劣的泛滥,是谁之过?年年打假,年年有假,甚至“假”越打越多,谁该对此负责?  相似文献   

13.
孙德训 《奋斗》2002,(10):25-25
提起假冒伪劣商品,人人为之厌恶,尤其是因用了伪劣商品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甚至致人死地的(媒体多有报道)更让人深恶痛绝。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4.
万汉松 《学习月刊》2010,(20):122-122
药品稽查工作旨在规范医药市场秩序,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社会和谐。近几年,荆州市经过大力整治.药械市场基本上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但影响药品质量、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安全隐患并未完全消除,比如药械广告泛滥、销售假冒伪劣药械等问题,这些问题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危害群众的健康权益,因此,要提升稽查能力.建立健全药械监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求真务实论     
张晓林 《奋斗》2004,(4):6-7
提出求真务实,毫无疑问是针对弄虚作假、华而不实、浮夸矫饰等不良风气而言的。不能不承认,这种风气确实存在。伪劣产品、虚假政绩、冒牌文凭等制假贩假的现象,屡禁不止,已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社会公害。问题还在于这些假东西的滋生蔓延,更严重的是这些假东西背后的那股欺瞒蒙骗、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这种看似无形  相似文献   

16.
假冒伪劣商品现在在世界市场上泛滥成灾。在一些国家的市场上的假冒商品已与正牌商品一样名目繁多,从食品、药物、服装、鞋帽、化妆品、家用电器、手表、唱片,直到钢铁、汽车零件、螺丝钉、木制品,甚至动物,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其模仿水平之高,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给各国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危害。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1986年,全世界仿冒商品的销售额达580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额的2%,1987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 :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假冒与伪劣、欺诈的含义虽然有所不同 ,但都离不开弄虚作假。近年来的情况表明 :弄虚作假 ,登峰造极弄虚作假除了在数据方面外 ,假现场、假模范、假公司、假商品 (如假烟、假酒、假药、假种子、假钞票 )、假票证(如增值税发票、身份证、毕业证 )不断涌现 ,甚至医院的结扎手术、司法机关的民事刑事案件都有假。弄虚作假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无所不在 ,无奇不有 :1999年 ,河南鹤壁市招录公办教师时 ,…  相似文献   

18.
对禁止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国家早已制订和颁布了有关法律和规定,为什么还屡禁不绝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解放“上帝     
解放“上帝"崔金生服务业商业等爱称顾客为﹃上帝﹄刚戴这顶高帽时觉得挺美虽说﹃上帝﹄并不能真的主宰一切但在这顶高帽下顾客的地位有了一定提高毕竟是好事不过现在的﹃上帝﹄在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今天却越来越感到难当到市场商场买东西要货比三家...  相似文献   

20.
市场:高悬双刃剑 打假:德法兼治好──假冒伪劣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国务院发出《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列入打击的首要内容,群众和守法经营者对此拍手称快。假冒伪劣是吸附在市场上的一个毒瘤,它破坏经济的持久繁荣、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近几年来我有关部门加大了打假力度,从去年10月26日开始的“国家打假办”与有关部门的联合打假行动,无论从声势上、力度上还是从战果上看都是建国以来罕见的。许多造假窝点连连被端,不少与造假者沆瀣一起的官员受到制裁。但是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见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