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大陆、港澳、台湾同胞,迈向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构想扎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上,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国两制”的自然基础和精神纽带。因此,实现“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必然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是伴随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实施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统战工作。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既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性工作。“一国两制”构想是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依据,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是实现“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创新与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证明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模式,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8年以来学者们围绕“一国两制”的内涵、特点、实施、影响、意义及实践经验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诸多共识,但对“一国两制”的理论渊源、“一国两制”下的国家结构形式和“台湾模式”等问题存在争论和分歧。回顾和梳理近年来“一国两制”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及其中观点,旨在对今后“一国两制”研究及其实施问题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提出的战略方针。“一国两制”在港澳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是其政治构想法律化的具体表现。香港、澳门回归后,在“一国两制”法律构想之下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为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孟繁策“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的道路、任务、动力、条件、方向、战略、力量等密...  相似文献   

7.
正当举国欢庆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之际,外交学院香港发展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在京联合举办《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来自京港两地的30多位学者于6月26、27日两天,相聚在外交学院,就“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一年来的...  相似文献   

8.
从“一国两制”构想中学习邓小平的哲学思想陈钧生“一国两制”的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是邓小平同志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重大问题的典范。正如他在1984年12月所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本质属性、地位、职能和作用的继承和发展;“一国两制”突破了传统的国家结构模式;“一国两制”是运用和平共处原则处理国家内政问题的新创造;“一国两制”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一国两制”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国际争端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弄清“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把握好“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必须维护“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严格按照宪法和香港、澳门基本法治港治澳;必须筑牢“一国两制”的核心价值,凝聚爱国爱港爱澳的最大“同心圆”;必须巩固“一国两制”的发展基石,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的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展现“一国两制”的强大制度优势。通过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保证“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维护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供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奎 《外交评论》2009,26(5):6-11
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大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同”与“不同”,以及两党间的区别有多大;其二是日本国内政治潮流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其三是民主党自身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意在研究“公民宗教”对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意义。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公民社会的“瞬间”,就形成了公意,但学者们在解释公意的形成和实质时,通常过分强调了契约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对《社会契约论》文本的细致解读,作者指出,“立法者”和“公民宗教”比契约观念对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为重要和根本,并指出了卢梭的“立法者”和“公民宗教”与古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免与官当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两种适用于官吏犯罪的规定,它们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然而,两者在性质、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法律后果上均有共同点和差异之处,笔者在此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7.
翻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现象的处理.归化原则和异化原则体现了翻译活动中在处理文化因素方面的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事实证明,翻译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过程,归化和异化原则应该被灵活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8.
“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精品课程"划分为"精品"与"课程"两个关键词,分别探究其意义,并最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考察,赋予时代特点与先进理念,这将有助于人们厘清"精品课程"的真实意蕴,建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世贸后的第一道冲击波可谓"政府冲击"。这种冲击将成为政府转变职能、适应开放改革的重要契机。它会促进中国的行政体制乃至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将进入政策民主的新视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总结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思维方式与"革命"时期相比实现了由"对立"、"斗争"向"统一"、"求同"的转变."协举"的方法论是理解"三个代表"内在联系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