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彩是丰富的,英汉颜色词词义的非对应也是多方面的,而且一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世界各民族对颜色词的运用也多寡不一,分类各异。因此,颜色词的翻译经常使译者感到困惑、不解。就六种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2.
常姗姗 《学理论》2013,(8):229-230,241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也有很多问题和争议。其中,对外汉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文化教学中,包含文化因素的词汇是讲解的重点,而基本的颜色词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所以通过对颜色词的分析研究,说明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循序渐进;在教师素质方面,应当在保证其具备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调动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5)
随着各民族高校的不断扩招,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增多,由于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一般高校学生,因而其心理适应性也有特殊性,这也就增加了民族高校中各民族学生之间发生校园暴力的可能性。在心理层面上讲,治理民族高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应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落实校园安全制度和帮助心理不适学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姜宏宇  宋魁彦  金岩 《学理论》2013,(8):159-160
以分析法和归纳法为手段,在全面考察康熙五彩纹饰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探讨康熙五彩人物纹饰的具象内涵及色彩意境。此纹饰虽为装饰语言,但深层次的研究文化心理语言,还是无几,所以,试图从具象艺术的主调及思想内涵,色彩意境的儒家观及写意化,分析其两角度的传统中国美学文化语言,以为研习者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5.
王玉峰  张雅秋 《学理论》2008,(24):70-71
英汉习语同为语言的一部分,也共同拥有着习语的语言上的一些共性,但由于英国和中国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和语言习惯,这也使英汉习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从英汉习语的五个方面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英两国习语差异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文化心理对政策执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心理环境既有对政策执行有利的一面,如有较强的认同和服从政策的文化心理传统;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人情关系经常导致政策执行走样。优化社会文化心理环境,提升我国政策执行力必须在政策制定上整合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必须大力建设公众参与的执行文化,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政策执行态度和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2)
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同盟则是中苏关系史上的重要问题。中苏关系的破裂是多方面的,不同文化和民族心理对中苏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它影响着人的心理决策。作为历史产物的民族文化,对民族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和观念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后来人的观察与思考。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心理深深地影响了赫鲁晓夫时期中苏两国领导人的思维和决策。  相似文献   

8.
地方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新时期需要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看待它,研究它。从社会属性上对地方志重新进行认识,明确其研究记述自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以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5)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民族融合的内生动力。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显著地包容性,从儒家文化,多元宗教文化,科技、文艺、语言、习俗等方南阐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对推动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从而论证中华民族融合的内在文化根源,旨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李欣 《理论探索》2013,(1):35-37
爱国歌曲内涵丰富、旋律优美、易于传唱、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教化功能.爱国歌曲展现中华民族英勇无畏、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鼓舞人民的斗志;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起到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爱国歌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以高尚的艺术享受,同时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11.
颜色词在语言中的运用相当广泛。除表示自身的意义外,还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联想意义。在理解这些颜色词时,有的可直取其意,有的取其所指事物的一部分特征代替全部,有的则需根据其文化联想来推断其引申义。了解颜色词的表意功能及它们所蕴涵的文化联想,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理解力,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广告是人们了解信息、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广告语言的变化发展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特别是广告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从交际能力、社会生理需求及语言规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广告语言的语码转换现象对人们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为语言的规划提供一点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融合必然会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而语言的融合又必然记录着文化融合的趋势.语言翻译,尤其是词汇翻译最能体现文化融合过程中语言融合的现象.从文化融合大环境的角度看,语言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吸收异域文化和丰富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价值理论将价值定义在"效用"之上,强调商品的自然属性,其分配制度为"按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将价值定义在"劳动"之上,强调商品的社会属性,其分配制度为"按劳分配".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仅强调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已远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商品应该具有三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因此,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也应该是"系统价值论"."系统价值论"充分考虑了西方价值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为人类从理论上理性地思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价值理论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目标,民族政策是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在社会治理视阈下,民族政策要在坚持公平正义和激发社会活力原则下进行创新,其路径是调整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做好民族政策的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16.
<建国大业>作为新中国成立60年的献礼作品,是一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主旋律"电影,影片中色彩的运用赋予了影片更深层次的含义.色彩语言作为影视语言的一个构成要素,于"暗处"表达着电影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建国大业>中的色彩语言,同样隐含着其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的两种基本类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族国家造就的国家民族出现以后,人类的民族就分为了政治民族与文化民族两个基本的类型.客观存在的两种民族类型反映在认识中,就形成政治民族的概念和文化民族的概念.民族概念以及有关民族与民族关系的既定认识和政策,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现实中的民族和民族关系.因此,在对待民族的问题上,既需要客观地把握现实的民族现象,也需要恰当地使用民族概念去认识和分析民族现象及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荐 《民主》2008,(11):42-42
语言是社会、生活、文化、现实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语言印证了历史,也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社会生活是鲜活的,永远像浪潮般奔腾向前,因此语言也是一个生命体。在语言这个生命体中,最能折射出社会风貌、人间百态的就是词汇.  相似文献   

19.
语言用来传递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在Dagot看来是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造成了语义的空缺.列举语义空缺的类型,针对不同的语义空缺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通过翻译语义空缺不仅能达到语言的交流,更能达到文化层次上的交流.正是这样的沟通交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20.
贾吉峰 《学理论》2010,(10):141-141
大使作为外交术语,现在被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由"大使"到"某某大使",体现出了语言记载、反映文化的功能。通过对"某某大使"的使用领域进行考察,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